景田装饰 - 高辣小说 - 水乡人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38

分卷阅读1138

    用私房银子给女儿添箱。

第三,郭家大房和三房给巧儿添箱:郭勤要父母把巧儿当亲meimei一样陪嫁,而三房的沈寒梅私房丰厚,也愿意为侄女长脸。

第四,沈家和郭盼弟大手笔给巧儿添箱。

第五,方初作为姑父,必须给巧儿添箱。

第六,清哑用自己的嫁妆产业给巧儿添箱。

最后,大方氏、高家等另外计算。

这些人给巧儿添箱,那原本都是应该的。

如今听蔡氏这么一说,外面居然传郭家嫁女儿靠有钱亲戚贴补,把郭家对方家等人家的贡献都撇在一旁,吴氏如何能忍下这口气!

这话蔡氏今天听见了,那没听见的还不知怎样难听呢。

比如那个梅氏,吴氏在家就听细妹说她在京城踩踏巧儿。

虽然清哑和阮氏也没退让,可是吴氏觉得:清哑和阮氏是斯文人,只适合和斯文明理的人对话,和这种人说话,响鼓不用重敲,点到为止。梅氏别看出身富家,却是个厚脸皮的,这种人就该蔡氏去对付她,骂得她抬不起头来,才管用。

不是她小气,“人嘴两张皮,翻过来搭过去”,那些闲言碎语最是伤人。严氏能把这方家这几个说闲话的媳妇打发到庄子上,还能管得住整个京城说闲话的人?能把人家嘴都堵上?

既然堵不上,那郭家就不能任人这么鬼扯。

郭家人也长了嘴的,谁不会说话?!

吴氏便看着蔡氏转开了念头。

清哑听了大嫂的话也不舒服,还不平。

说起来,这件事起因是她给郭家定下的长远发展计划:郭家无秘密,凡是有技术创新都要公开,舍弃利益,为郭家赚名望。

谁让郭家根基浅、底子薄呢。

那些技术对郭家是祸不是福。

一再公开创新技术,让有些人平白得了郭家的好处,却忘记了郭家的好处,以为是理所当然的了。

她心里存了这件事,便要想一个法子,改变现状。

第1152章清哑的回击

傍晚方初回来,在廊下便看见窗前清哑侧影,屋里孩子们欢笑阵阵,她却望着一个方向出神,似乎想什么心思。

方初脚下一顿,进屋先不回房,先找紫竹等女问话。

原先他们小夫妻带着孩子住,家事要简单明了;后来父母进京,也住在幽篁馆,弟弟弟媳也常来,又有严家那边姻亲,家事便繁杂许多;现在郭家人也来了,两亲家住一屋檐下,牙齿和舌头还要打架呢,何况赶在严暮阳和巧儿成亲的当口,有些矛盾再正常不过。

他找紫竹问话,是想知道他不在家的时候,家里可有什么事发生,先弄清楚了再去见清哑,心里有了腹稿,劝慰起来就容易些。

他没找到紫竹,水竹在屋里。

水竹是个天真的姑娘,从她嘴里问话更容易,见方初问,便一五一十将蔡氏听见闲话、大闹一场的事告诉方初。

方初听了蹙眉,忙匆匆回自己房间。

果见清哑坐在窗下,望着套间内孩子们玩笑,目中带着深思,见他进来,忙站起来,上前帮他宽衣,换上常服。

方初不叫她劳动,等她拿了衣服来,自己换着,一面问她今日身子可还好,吃饭如何,家中可有什么事等等。

清哑也没多说,只道:“还好。”

跟着反问:“宅子找好了吗?”

方初便明白了,她这是为那件事不痛快了。之所以不在他面前说,只有一个原因:那说闲话的人肯定是他母亲身边人。她不说,却催促他给郭家找宅子,是想要娘家人搬出幽篁馆。

对此事,他也不好做什么。

那闲话不是母亲说的,是下人说的,母亲已经惩罚了下人,他若再去找母亲,母亲还以为是清哑在他面前说了什么怨怼的话,撺掇他去给婆婆脸色看呢,反弄巧成拙。

换好衣裳,他扶着清哑重新到窗前坐下。

清哑便叫水竹,倒一盏茶来给方初。

方初先喝了一口,才对清哑道:“看了几处地方,宅子都还好,就是离忠义伯府有些远。我想最好在清华路找,离我们近些,将来两家能互相照应,你想看娘家人也方便。”

清哑忙问:“清华路有没有呢?”

方初道:“倒有一个宅子,可惜主人清明前回乡祭祖了,一时半会儿还不能来。我就想再等两天。那时候二哥二嫂也回来了,也去瞧瞧。岳父岳母才来的,对京城不熟,还得他们瞧了才放心。”

清哑道:“那就再等两天。”

方初道:“好。”

说完牵她起身,一同去看吴氏。

过一天,郭大有夫妇和巧儿郭俭便从奉州回来了。

他们圆满解决了用水力驱动纺织机器的问题。

第一,驱动纺车:通过水力带动纺车运转,一人可以同时照看几台纺车,大幅度提高了产量。第二,驱动织机:这个运用要困难的多,只能针对素色的布和锦绸(没有花纹),因为没有花纹的布和锦缎织造手法单一,可循环往复cao作,不用人工织花。

这也已经非同小可了。

可想而知,若是这项创新推广开来,棉纺业和丝织业的产量都将大幅提高,将对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

清哑瞬间便拿定了主意:公开拍卖这项技术!

她只承诺“郭家无秘密”,却没说白送。

她公开纺车、织布机等机器是利百姓的好事,但这半机械化的创新若是公开,得益的却是各大纺织商家,不但对百姓没有好处,暂时还会对一些小商家造成冲击,导致许多小手工作坊破产。

她便想公开拍卖技术,实行有偿推广使用。

拍卖方案:用暗标的方式,将这项技术同时转让给报价最高的前七位商家。郭家的姻亲方家(包括大小方氏)、沈家和严家都不能参与拍卖,事后根据最低拍卖价计算转让。这算是郭家照顾姻亲,再者也表示公正,防止别人说郭家通过亲戚哄抬竞价。

对严家的处理又特殊:郭家用这项技术给巧儿做陪嫁,带去严家,严家要么把银子折算给巧儿,要么每年分巧儿红利。

晌午,方初摆宴请岳父舅兄。

宴罢,清哑和方初特意送爹娘哥嫂回到第四进院子。进屋后,清哑对郭家众人说了自己的想法和决定。

郭守业等人听了都震动,第一反应都看向方初。

方初笑着赞道:“这主意好!这主意好!”

郭大有迟疑道:“给你们也收银子?咱们一家人……”

清哑坚定道:“咱们不是一家人。我出嫁了!”

方初急忙道:“不管是不是一家人,亲兄弟,明算账!”

这项技术是郭俭和巧儿弄出来的,清哑这个做姑姑的也不能白白使用,大方氏更不能白白使用,沈家也一样,严家虽不拿银子,却是巧儿当嫁妆带过去的,严家要把这银子折算给巧儿。

通过这次拍卖,郭家向天下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通过这种方式,将郭家的技术明码标价,让大方氏、严家、沈家等世家明白郭家之前对他们的帮助到底有多少,不再因为习惯而忽视。

这是对外面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