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高辣小说 - 水乡人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37

分卷阅读1137

    蔡氏没听见,继续提高拉长了嗓门叫嚷。

严氏又咳嗽一声,叫道:“大舅奶奶!”

蔡氏这才发现她,一愣道:“亲家太太!”

严氏以为,蔡氏看见她总要收敛些。

谁知,蔡氏见了她如同见了青天大老爷,拉住就诉冤屈,把刚才她回来,听见这些人怎么说闲话,一五一十都告诉严氏。

不等严氏开口处置,她又把自己的见解重新述说一遍。

“太太你说,我郭家怎么就穷到让人笑话了?”

“要是这样,谁还敢养闺女?生下来都要掐死!”

“太太你公平地说:方家是不是靠着郭家女儿赚了许多钱?这些年我们姑奶奶帮大方氏的还少吗?可得了一分红利?我郭家那两个小作坊,还有我们姑奶奶的股分呢。我公婆为人最讲公道的……”

严氏双耳嗡嗡响,额头青筋直跳。

郭家婆媳中,严氏最不愿同这蔡氏打交道。

她吃不消蔡氏的泼辣和粗俗。

她自己也是爽直的人,和蔡氏比还是自愧不如。蔡氏什么话都敢说,且说得直白又大胆,有理讲理,无理也要搅出三分理。

严氏不愿同蔡氏分辨,那是分辨不清的。

她果断作出处置:将那几个媳妇罚一年的月银,打二十板子,都撵去乡下庄子上;再三对蔡氏赔礼,说自己管教不严,下人们碎嘴说闲言闲语,绝不承认方家主子说过这些话;一面命身边杨mama送蔡氏进去,说自己要送客,不然亲自去对郭亲家赔罪。

她本想亲自送蔡氏回去,免得蔡氏在吴氏面前乱说。

后来又想:她能拦住一时,还能拦住一世?横竖这件事吴氏总会知道,不如就让蔡氏告诉吴氏,自己这里想个妥当法子善后。

是的,这件事绝不是赔个罪就能完事的。

杨mama得了严氏吩咐,殷切地拽着蔡氏走了。

蔡氏还意犹未尽,一路叨咕叨咕,说方家说严家。

严氏是送客出来的,客人是严家请来的媒人——龚夫人和蔡家三太太,来方家和严氏商议亲事细节,再由严氏转达郭家。

送走龚夫人后,严氏回屋,坐着生闷气。

蔡氏一番话很令她羞恼。

蔡氏说的没错,“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

大方氏这些年靠着清哑这个儿媳赚了不少银子,原本严氏这次给巧儿添箱,就是间接向清哑向郭家尽一份心意的意思。如今被下人这么一说,再被蔡氏这么一闹,方家成了无情无义的了,得了便宜还卖乖,怎不叫她羞愧。羞愧之下,她觉得原先准备的东西少了,若拿出去添箱只怕要被郭家人笑话,说还不够郭家女儿奉献的九牛一毛。

第1151章郭家的未来

她最要脸的人,蔡氏咋呼呼的,说话她还能承受,若是亲家吴氏知道了,不咸不淡地说上一句,她可承受不起,这也是她没有当场跟着蔡氏去对吴氏赔罪的原因之一。

吴氏比蔡氏,那是绵里藏针,戳人不眨眼的。

吴氏比阮氏,说话更锋利、手段也更老道。

这婆媳三个,是各有特色。

严氏赌气,要争这口气,要大方氏还这个人情。

等方瀚海回来,她便命人请他来商议。

她说,这添箱不能用方家二房的私房来添,必须从大方氏公账上走。蔡氏说的对,方初已经分门立户了,凭什么清哑要白白对大方氏贡献技术?如今清哑侄女出嫁,大方氏难道不该添一份嫁妆?

一面将蔡氏说的那些话、算的细账学给他听。

方瀚海也听得眉头直跳,这不等于打他的脸吗?

他虽然不做方家家主了,但还暗中掌着大方氏。

他便气呼呼道:“按十万银子给她添箱!”

严氏皱眉说太多了,巧儿不能同清哑相比。

当初清哑出嫁时,各世家都花了十万以上的银子,变相偿还她转让技术的人情。若对巧儿也按这个数添箱,严氏怕族中人认为她有私心,毕竟巧儿是嫁去严家做媳妇,这等于从方家搬银子去严家。

等适哥儿娶媳妇时,大方氏多花些还能说得过去。

再说,巧儿还有几个meimei,若对她同清哑一样添箱,将来郭家其他女儿出嫁,方家要如何添箱?一个多一个少显不公平;全都一样方家吃不消,也没那个道理。

两人又商议一回,最后定了三万银子。

这就算还人情了,否则的话,嫁女儿这么多也够了。

方瀚海又严厉地问:到底是谁这样大胆碎嘴,说这样闲话?可查出来这闲话从哪起头的?可是有人居心不良、存心挑事?

说起这个,严氏又头疼了。

说闲话的几个媳妇,有两个是她身边伺候的,还有两个是幽篁馆的管事媳妇,还有一个是方初清哑从南边带来的。

郭家人来后,她们都参与了整理巧儿嫁妆。她们见清哑给侄女的陪嫁,远远超过了郭家给巧儿的陪嫁,不免背后议论,说大奶奶把婆家东西往娘家搬什么的,硬给娘家撑脸面。

还有就是从严家那边传过来的闲话,说巧儿要家世没家世,嫁妆肯定也少的可怜。幽篁馆这边下人要为郭家争脸面,分辨说巧儿姑娘的嫁妆必不会少,大奶奶肯定为侄女添箱,还有方家也不会坐视不理,也会帮衬亲家长脸面,不信等着瞧好了。等郭家来京城,嫁妆一摆开,她们都眉开眼笑,都觉得自己猜对了,因此议论。

后一个原因严氏不愿意告诉方瀚海,那都是梅氏惹的祸。

梅氏丢的是她娘家的脸面,她胳膊折了袖里藏,自个憋着。

她便将前面那个理由说了,又说自己处置结果。

方瀚海骂道:“惹事的东西!”

又叫她严加管束,不可再生事。

严氏便把家中上下男女执事人都聚齐了,严厉训诫了一番,告诫他们:接下来搬入忠义伯府、郭姑娘出嫁,都要小心谨慎,再有今天这样事发生,就不是撵去乡下庄子那么简单了,直接卖了。

众人齐齐答应,心里对蔡氏便存了几分忌惮。

人人见了她都绕道走,都说这个煞星不能沾惹。

再说蔡氏,回到后院,添油加醋将事情告诉婆婆吴氏。

吴氏正和清哑说话呢,闻言把脸一垮,气得心口疼。

养闺女就是亏本,有苦说不出。

先不说巧儿的嫁妆,先说巧儿这个人:郭家好容易培养她这么大,能像清哑一样为郭家出力了,结果要嫁人了,到夫家为夫家挣钱去了。清哑好歹还帮郭家建立了棉纺织作坊,还通过转让织锦技术为郭家经营了商场人脉,巧儿还没怎么为郭家做贡献呢,就嫁了。

这还不算,郭家还要搭上嫁妆,少了还要被人笑话。

再说巧儿的嫁妆,其实一点不比世家女儿陪嫁少:

首先,是郭家公中出的嫁妆银子,一万两。这很不少了,是根据巧儿对郭家的贡献来的。差不多的乡下土财主嫁女儿,不可能陪嫁这么多。清哑帮郭家建立了棉纺织作坊,所以另当别论,出嫁时郭家不但陪嫁东西和田地,还分了作坊的股份给她。

其次,郭大有这一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