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穷济天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64

分卷阅读464

    的安排这种此地无银的假象,为的是麻痹那些谍报人员,让他们以为咱们还不知道自己的行踪已经暴露。”

中国和苏联的国旗都是红色的,西方国家当然担心这两个国土庞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过于亲密,不过以他们的职业素质来说,当然也知道苏联zf现在所面临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很多不满情绪的煽动者还就是这些隐藏在合法外衣下的家伙。只不过有时候潜藏的规则对他们起到了庇护的作用,而我这个看似是酒店的地方则变成了问题人士的集中地,我们能更好的探听到一些消息,而KGB则更容易监视他们。

谁都不是傻子……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这个名义上是我财产的地方。”我一边说着,一边急不可耐的拔下自己身上的正装,换上一身轻便的睡袍:“现在你可以交代了吧,我究竟要做什么?”

“很简单。”看上去很疲惫的赵宏林似乎不打算先洗个热水澡而是直接将毯子拉到了胸前:“先做个好梦,然后展示一下你jian商的嘴脸吧……”

睡得并不是很舒适的我难掩脸上的疲惫,不过我还是像个暴发户一般穿金戴银的走上了苏联的街头,我的身边自然有保镖跟随,他们一个个都身着统一的黑西装,带着能遮住整只眼睛的大墨镜,耳麦卷曲的线缆伸进领子里边,配上我这个招摇过市的造型看上去就像港台片中的黑社会太子爷,负责导游的苏联翻译都有些不敢正视我。

“基里杨诺维奇同志你知道吗?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总是听人说莫斯科有个红场,现在看来还是比**广场小了一点,我一直都有个愿望,那就是在红场举办一个盛大的酒会!我听说苏联人都是很爱喝酒的,而我们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可以说是天下第一,所以我们不妨让两种悠久的生活习惯共同出现在这伟大的地方,算作是对我们良好的伙伴关系的一种祝贺!”拿腔作势的我看上去不仅像太子,甚至那种欠扁的神态连我都快装不下去了,不过我还是站在熊熊燃烧的火焰旁用一种带有蔑视意味眼光提议着。

眼前这个有些心力交瘁的瘦高个子努力的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态才认真的说道:“您的提议很有趣,不过我想在红场举办酒会这很难如愿,不如我们选择一些热闹的地方如何?我觉得您的酒店就很不错,而且守着厨房很近我们也能吃到热腾腾的中国饭菜!”

我知道他现在一定在心中对派他来的领导咒骂了无数遍,但外交无小事,他只能忍受着我那种骨子里的优越感,现在我倒是明白那个不愿回国的家伙为什么觉得在这里很有尊严了,你也许并不被人所接受,但只要对方有求于你,那种一朝扬眉吐气的感觉的确不错。

“在我的饭店吗?地方太小了吧……不过为了让所有的莫斯科人民和我们一起联欢,不如就延长一点时间吧?嗯……一个星期如何?”

第二卷、飞扬的青春第三百四十五节、垂死挣扎

16K网更新时间:2009-6-220:20:14本章字数:3275

我一直都很渴望在苏联的街头漫步,看一看这个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分裂前的市井百态,我现在好像实现了这个愿望,真可惜周围的苏联民众似乎并不打算欢迎我,也许他们很想跑出来将我扔上天空以示庆祝,但碍于站在街头造型明显的便衣警察所以保持了应有的克制。现在对外宣称我这个大老板突然跑到了莫斯科检查下属工作,所以酒店才封闭了一个晚上,而“慷慨”的中国老板决定举办个盛大的酒会来庆祝自己在对苏贸易中的阶段性成果。而酒店要按照我的想法重新布置一番,所以现在继续封闭。

我们都知道这是个谎言,是掩盖考察团真实身份的烟幕,每天我在外边夸张的表演一番吸引别的人目光,而考察团的人在集团的掩饰下每天进出酒店而不被人怀疑,其实是怀疑也没有用。我这次同行并不仅仅是用来掩护谈判,必要的时候我也是重要的谈判代表,所以苏联方面并没有拒绝我的理由,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我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要求。

其实我们之间的贸易都是和政府之间的往来,大多数苏联人并不知道我和他们交易了什么,只有城里的居民才能看见那些打着中文标签的方便食品,所以对他们来说,我的那些贸易站并不是什么前来帮助同志的革命战友,最初也就是某个兄弟国家派来的代表驻地,只是我们这个敌对了二十多年的邻居加兄弟似乎在苏联境内的驻地也太多了点。直到后来对苏贸易越来越大,各种小道消息逐渐充斥于苏联的各个阶层,我们的身份才被广大的普通群众所了解。而那些方便食品和日用商品的中文标签也有了统一的解释。

这个过程很漫长,其中还有那些驻苏人员散播消息的功劳,只是我下手比较早,苏联当局一开始也没有想到这种逐渐侵蚀自己统治权威地事情发生,直到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时候他们也离不开对我的依赖了,这个时候索性就坦然承认我们的合作关系,让民众看看现政府努力改变现状的姿态。所以说我们之间的平衡才没有被打破。

在那之前我曾经指示过各各贸易站要多多地展开这种和当地居民的互动工作,他们也很好的执行了我的命令,毕竟不是在花自己的钱,他们自然也没有心疼的道理,一开始居民们只是被这里提供的免费食物或者赠送的小玩意所吸引,逐渐的他们发现我提供地东西无论是饮食还是日用百货都和传统常见的商品不一样。这其中包含了一种铁幕之后生活百态的信息,他们看着这些冲击自己固有观念地东西逐渐的想了解更多外面的世界,但是谁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表示出自己的渴望,只能打着交换商品的旗号从我这里兑换一些东西,毕竟免费提供的东西越来越少,人参与的人却越来越多,大家都想利用这个机会尽量的多得到一些物资,没想到当初那种自发性地行为却逐渐的发展成独立于苏联商品制度,类似于跳蚤市场的民间商品交易集散地!

一开始我们都还有些遮遮掩掩。大多数人也是用手中的卢布换取急需的食品和生活物资,而我们将这些卢布集中起来就地购买工业原材料,苏联政府不能不承认自己印刷的钞票没有购买力。所以最后我们并没有吃亏。后来这种交易的规模越来越大,逐渐演变成了围绕当地贸易站,周边地区全都参与的大规模市场买卖活动,临管会当局也曾想干涉这种违反计划经济的行为,只是最后只能有心无力地默许了市场的存在,不过也只是承认每周我们举办的所谓的“交流活动”的合法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