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耽美小说 - 编辑部那些事儿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8

分卷阅读28

    场。呵呵……

第16章第十六章梅花场合

梅花放下笔,到楼下溜达。

跨年夜的时候,编辑群里还有人在说过年带稿件回家的事,她也是那类编辑狗。

在门口逗了会猫,看几个小屁孩玩了一轮三国杀,然后又回去了。

“你不要整天窝在房间里,上班也看稿,放假还看稿,你是有多喜欢这份工作啊,钱又不多,又枯燥无聊,你看你眼镜度数都多深了。真是天底下都没有你这样的好员工,这样子以后结婚怎么办?”

老妈啰嗦过很多次无果后其实已经放弃规劝了,只不过还是后遗症般要唠叨几句。

她说对了,梅花喜欢这份工作。

说起来,梅花已经工作八年了,但整个人的气质看起来还跟刚毕业没两年的人似的。职业造就人,同时职业限制人。单纯的环境培养出单纯的人。

梅花进穗城社已经4年了,进社前,她在幼儿园做过半年老师,在书店做了近一年的店员,在一家民营图书公司做了2年的文字编辑。

在穗城社适应下来之后,她觉得自己的个性适合这个工作,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处理琐事,但慢慢地也能从中找到乐趣,便稳定了下来。

编辑这个工作,每天都要和稿件打交道,与跟人打交道相比,梅花更喜欢跟文字打交道,这是她一开始选择编辑这一行的想法,挺单纯的。后来做得多了,接触多了,也就知道了编辑还要干很多杂七杂八的事,并不只是审稿,更不是“老板雇我来看书”这样的美差,还是有很多俗务的。有很多新人确实有着这样偏颇的想法,结果就是现实与理想差距太大,干了一段时间,接受不了,跑了。

想到这,梅花轻笑,自己也曾经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年轻啊。不知不觉就做了好几年了,也慢慢学到了一些东西。说起来,其实只要静心去做,哪一行不能学点东西呢?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伟大起于一砖一瓦。

她想,或许自己会一辈子做编辑。毕竟就算现在让她转行,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何况她并不想离开。

一开始可能会被编辑工作的庞杂牵着鼻子走,而且还会有各种问题,网上流传的“气死编辑系列”可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但习惯之后也没什么,还能游刃有余。

开选题会是最能感受到出版乐趣的情景之一,不论是自己汇报还是听别人的选题报告,都很有意思,汇报之后的一起讨论通常是热闹的,各种想法碰撞,有的引起共鸣,有的激发灵感,偶尔则会获得截然相反的意见。

而参观书展则是另一类的“热闹”,一眼扫去,千百个品种的书无声地竞赛着,传达着编辑们的心血付出。编辑比之普通读者更能为别出心裁的设计而惊艳、喜悦、激动不已,并且会暗暗想着“原来还可以这样”“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去做”“这个做法我可以借鉴到某本书上”……

有时做的并不是新的东西,反而是旧东西的整理和记录,感受事物的兴衰变化,编辑便成为文化的储藏者。这是使命,也是荣耀。

编辑也不能闭门造成,至少要和作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偶尔也会上门拜访,而作者很多都是各个领域的妙人,跟他们交流也很有意思。

编辑最好还要常逛书店,了解一下市场。偶尔遇到觉得惊艳的书,就会爱不释手,往往再三挣扎之后还是忍不住剁手。编辑审稿虽不同于读者看书,但从量来讲绝对超过很多人。而且因为书稿涉及各种领域,常能得到不同的体验。梅花喜欢看书,也经常买书,于是家里的书架总是不够用。

她甚至毫无根据地想,能把书做得这么好的人,一定是个深情的人。

或许有人认为网上的信息就非常丰富,需要什么直接上网找就好了,而且电子书还便宜很多,也不占空间,没有必要买纸质书。但上网和看书是如此不同的两件事,一个躁动,一个静谧,一个是情报搜集,一个是与灵魂对话,上网代替不了读书,正如电子书代替不了纸质书,只能提供一些更为便利的服务。

认可自己的职业,又有值得仰望的榜样,还有什么好疑惑的呢,不过是好好干罢了。

出版的流程很长,很多稿要同时进行着,最多的一次她手上有十几本稿同时在cao作,一本书可能一年都还没做完,要做好所有稿件的进度管理。但这都不成问题。

在做好准备的基础上,她可以安安静静、老老实实地做自己想做的书,并且由此获得一定的价值感。我并没有“说话”,而最终看到书的人,却都听到了我“说”的话,而这些人还是在不同的时空中的。这种感觉不是很奇妙吗?

单单完成一本书都能有成就感,而当知道自己负责的书畅销了,那种感觉是妙不可言的。编辑的喜悦不会弱于作者,那种感觉只可意会,无法跟行外人甚至没有体验过的同行分享。

没有偶然的成功,只有必然的努力。封面要什么风格的,跳跃率大还是小,这样的封面放在众多书中能不能一眼注意到,目标群体是哪些人,广告语要体现什么内容,要不要印制海报,写不写作者的成就,要不要腰封,书名能不能换个更吸引人的,或者要不要加副标题,要请哪些名家来做背书推荐,纸张要薄一点还是厚一点,定价要高一点还是低一点,营销重点要在书的故事还是在作者的故事,要不要做相应的文创产品……每一本畅销书背后都是一个团队的精诚合作。收集信息,做研究,拟方案,落实执行,预测结果,收集反馈,修改经验。每次做完一本书,都是一次实战演练。甚至在不同的销售渠道还要想不同的广告语,有时候那一句广告语就决定了那本书的命运。

出版可不是高居云端的“高尚优雅”的行业,图书是兼具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的,在能够优雅地赚钱之前,踏踏实实地干才是硬道理。现在的她还是太嫩了,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学无止境,出版涉及的东西很多,感觉可以学一辈子,这样也很好。她不急,细水长流。路虽漫长,方向却不会迷失,走在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上未尝不是一种幸福,不是所有人都想要追求并能够承受“尽头”。

所谓欲带皇冠,必承其重。在成功之前,必忍受寂寞。以前,有多少个日日夜夜,在苦思冥想、跟笔杆子作伴中度过,以后,又还需要多少个日日夜夜?说实话,梅花并不是很在乎,她自认是个没有什么野心的人,不过是坚持,还不算什么难事。

冬日黑得早,台灯早开了。梅花看得有点倦了,趴在稿子上小憩,不知不觉便睡着了。台灯的光照在她身上,地上投射下一片阴影。

梅花在眠中似梦非梦。老妈似乎在她耳边说了句什么,又是催婚吗?

对于现在的生活,梅花没什么不满的。至于人生伴侣,顺其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