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耽美小说 - 编辑部那些事儿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

分卷阅读3

    年了?”

尽管已经听他叫了几次“老大”,吴纯钧还是对这个称呼很不适应,现在是在公司外面,听起来就更不自在了,“你还是叫我名字吧,‘老大’听起来有点怪,其实我还比你小一岁呢。”

“好吧,”陆鸣鸿从善如流,“纯钧,你进公司几年了?”

吴纯钧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才两年,也还是个菜鸟,出版的很多东西都还不知道,你刚来我还能带带你,往后你大概很快就能追上我,之后的问题你就得多请教其他人了。”

陆鸣鸿笑,“两年还是菜鸟?那我这个新人岂不是连菜鸟的一根毛都算不上?”

“这不是谦虚,编辑是个需要积淀的工作,入行两三年确实还谈不上什么经验。”吴纯钧放下茶杯,把手收拢放到膝盖上。

“那其他的编辑都入行多久了?”陆鸣鸿把手放在桌上,俨然一个认真听讲的学生。“你给我讲讲他们的事吧,我现在连他们的名字都还记不住,跟人也对不上。”说完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吴纯钧见他这样说,从包里翻出来纸笔,陆鸣鸿心想难道随身携带纸笔是编辑的习惯?吴纯钧把纸铺在桌上,在上面画了起来,陆鸣鸿看出来了,是编辑部工位分布图。

吴纯钧画完,递给了他。陆鸣鸿接过来一看,除了四室的两人只写了姓,其他工位都写了全名。

“嗤,”陆鸣鸿笑了一下,“我们俩的姓氏合起来还是只神兽呢。”

吴纯钧反应过来,也微笑了一下,又继续画了。

陆鸣鸿看了一会,回想了各个工位上的面孔,一一对应上。那边吴纯钧还在画,一会就递过来一张稍复杂的,上面是公司组织结构图,下面是部门分布图,同样是各个工位的人都标出来了。

“我们公司规模不大,全部人加起来也才四十个左右,编辑部的人数是最多的了。其他编辑入行多久我不清楚,大家在进‘穗城社’之前也在别的地方做过。编辑里进公司最久的是刘哥,8年了,阳春跟西凤是6年,其他也都是三四五年,我跟佳瑶资历最浅,哦不,现在是你资历最浅了,哈,”吴纯钧笑了一下,“总算不是垫底的了。不过其他部门有些人在公司是待了十几年的了,真正的老人。能在一家公司一待这么多年,也是厉害。”

陆鸣鸿拿着那两张纸,听他侃侃而谈,忽然有点感动,郑重地收起来放进包里。

吴纯钧还在说:“刘哥、程西凤、柳阳春还有龙芽芽,他们四个都是拿了中级证的,其他的人还只是初级。三分之一,这比例还是有点少啊。”

“什么中级证?”陆鸣鸿给他添了下茶水,吴纯钧顺势端起来喝了一大口,接着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分初级跟中级。”

陆鸣鸿夹了一点小菜,“咦,还有这个证啊?”

“这也不奇怪,各行各业都有规范,自成系统。你既然入行,可以先把初级考了。7月份会出通知报名,10月份考,大概12月出成绩。初级很简单的,随便看看书就能过。你是硕士学历,只要从业满一年就能考中级了,明年就可以报名,说不定你还比我早拿到中级证呢。”

“本科就不一样吗?”

这时鱼盆端上来了,吴纯钧边心不在焉地回答“本科要从业满四年”边招呼着吃。“阿强酸菜鱼”不愧是老字号,一顿饭吃得心满意足。

第二天,陆鸣鸿很早就来了,吴纯钧心想,果然新人的态度好啊。

吴纯钧刚把早餐处理了,正准备开始看稿,对面的人就发问了:“纯钧,大陆对香港的贸易能用‘境外’这个词吗?”

卢绿沉刚好走过,听见陆鸣鸿喊吴纯钧的名字,绿着眼睛看编辑四室的两人,才一天就改称呼了,有进步,前途光明啊,心里已经开始想CP名叫“明君”还是“红军”了。(吴纯钧:为什么不是“军民”?……重点错!!!腐女:师徒,当然是徒攻师比较刺激嘛。哦,心脏。噢,鼻血。)

对于腐女内心的激动,四室的两人表示,陆鸣鸿一无所知,吴纯钧麻木不仁。

“这类问题就要比较慎重了,一个不好就是政治错误。我记得是可以的……你电脑开了没有?”

“开了。”两人虽然是面对面坐的,中间其实还隔了两个电脑显示屏。

“你登一下QQ,加一下我,我传个文件给你。”

陆鸣鸿看着那个嘴巴跟鼻子之间挂了根毛笔的Q版漫画人物形象,嘴角不禁起了笑意。加为好友,接收文件。陆鸣鸿打开文件,仔细看起来。

1.中规定,境外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以外或者领域以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尚未实施行政管辖的地域。境外不等于自然的国土疆界之外。据此,台湾、香港、澳门均属于境外。

2.区分国境与关境概念。国境是指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领土范围,从国境的角度讲,港澳属境内;关境是指适用同一海关法或实行同一关税制度的区域,从关境的角度讲,港澳属单独关税区,相对于内地属于境外。内地人员赴港澳不属出国但属出境,故内地人员赴港澳纳入出国(境)管理。

3.不直接使用台湾当局以所谓“国家”“中央”“全国”名义设立的官方机构中官员的职务名称,可称其为“台湾知名人士”“台湾政界人士”或“xx先生(女士)”……

陆鸣鸿往下拉动文件,有二三十条之多,确实繁琐,看来这个以后看到这类问题都得查查,免得遗漏了。比如他刚才问的“大陆对香港的贸易”,照这文件“台湾对大陆,内地对港澳”的说法,就是错了。

陆鸣鸿做好笔记,又投入稿件之中。

午休的时候,陆鸣鸿从书架上抽了几本书,对照着电脑里的“书籍构成图”一一比对。封面、扉页、版权页、书脊、衬页、天头、地脚、版心、勒口、订口……书架上基本都是平装书,护封、腰封、函套这些没看到。

吴纯钧正趴桌子上睡午觉,偶尔抬下头调整姿势,看到新人正努力学习,倍感欣慰。对方察觉了,也看过来,四目相对,吴纯钧鼓励地一笑,然后又趴下去睡了。陆鸣鸿看他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也是微微一笑,然后又继续用功了。

两天之后,陆鸣鸿的第一本稿审完,交给吴纯钧过目。

吴纯钧仔细翻了翻,好歹本科是汉语言专业的,语感不错,标点、错别字跟病句之类的差错基本都找出来了,逻辑没有问题,这本稿也是比较简单的,不会有什么知识性错误,政治错误也规避了。

“做得还不错,我抽检了一部分,差错率不到万分之一,稿件合格了。”吴纯钧对他点点头,表示赞赏。

“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就不合格吗?怎么算的?”陆同学本着好学上进的态度虚心求教。

“谁都不能保证出版的书一点差错都没有,不管做过多少审次,所以差错率只要在万分之一以内就合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