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高辣小说 - 水乡人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57

分卷阅读1157

    :“说得也对。你太实心眼了。”

刚才的怒气顿时烟消云散,转变为担忧。

她便对吴氏道:“奶奶,弟弟要找个性子直、泼辣的,再不然就温柔贤惠的。还要本分实在……”一面说,一面脑子里走马灯似的,将自己认识的尚未定亲的闺秀过了一遍,看谁适合做她弟媳。

巧儿和蔡氏想法不同,那些瞧不上郭家的高门大户,她也未必瞧得上,这种人家的女儿大多骄纵高傲,不适合做郭家媳妇。

同时,清哑心里也在过滤。

谁适合做她侄媳呢?

吴氏谨慎道:“这说的是。郭家小门小户的,找个本分实在的就好。”

严氏见这样,只是微笑,没有接话。

很快,郭俭的亲事就被各方关注。

六月三十日,郭家的技术拍卖开始。

郭守业、郭大有、郭俭和巧儿一齐到场;方家,方初和方瀚海都去了,方无适也去了,严氏方纹和清哑在家。

早饭后,清哑和方纹带莫哥儿几个孩子去花园闲逛,太阳大了,才转来。方纹怕孩子们闹大嫂,把最淘的极哥儿和刘志带去自己屋里照看,清哑则带着莫哥儿和方丹青方无悔回房。

上房东起居室,丹青和无悔各坐在一矮几旁画画,小丫头在旁轻轻地摇着鹅毛扇;清哑斜倚在罗汉床上,莫哥儿坐在她身边,正读成语故事,有时停下问清哑生字怎么念。

清哑道:“莫哥儿,你要做弟弟meimei的表率。等弟弟生下来,你要教他说话;他做错了事,你告诉他改正……”

她自从发现莫哥儿不喜欢她肚子里的方无憾后,便努力培养他身为兄长的责任感和担当,让他参与弟弟的胎教,让他说成语故事给弟弟听,说将来弟弟成器了,有他一份功劳。

她这么做,一方面是想改变莫哥儿对无憾的印象,另一方面是训练他说话的能力。这孩子太静了,长久不开口,语言组织能力得不到锻炼,不是好事,就像她以前一样。

莫哥儿听说弟弟在娘肚子里能听见他说话,便对这事重视起来,决定从现在就教弟弟,省得他生出来不乖。

清哑很欣喜,觉得小儿子真贴心、懂事。

适哥儿今年八岁,所谓“九岁十岁狗都嫌”,他如今有了自己的小主意,比以前淘气难缠多了,越发难管教;而莫哥儿和无悔却正是可爱乖巧的时候,每每说话行事都叫大人暖心。

一般初学识字的孩子念书,都念得磕磕碰碰的;莫哥儿不同,总是先把一小段的生字都问明白、记住了,再在心里默一遍,然后才很流畅地念出来,其谨慎的性子由此可见一斑。

童稚的声音停止,莫哥儿看向清哑。

他早发现,今天母亲有些心不在焉。

他没有吵闹,低下头又念。

又念了一个小故事,终于还是停了。

没有母亲的关注,他也提不起兴致。

他朝床边的紫竹伸手,接过她手中的扇子,轻轻帮清哑扇着,因为人小力气弱,举着扇子扇了几下,就碰到了清哑身上。

清哑惊醒,看向他。

莫哥儿抿嘴一笑。

清哑避开肚子,侧首在他脸上亲了一下,又碰碰他额头,小声道:“对不起,娘走神了。”反拿过扇子帮他扇风。

莫哥儿眼亮亮的,道:“没关系。”

清哑觉得儿子贴心极了。

莫哥儿又问:“母亲,弟弟又闹了?”

一面用小手摸摸她圆滚滚的肚子。

清哑微笑道:“没有。娘在想你舅舅他们,也不知拍卖怎样了。”说着看向窗外,又有些出神。

拍卖的事莫哥儿可不懂,嘴唇动了动,不知说什么,便也跟着她看向窗外。忽然道:“爹很快就回来了。”

清哑听了点头道:“是该回来了。”

她收回目光道:“来,娘和你下棋。”

适哥儿顿时精神振奋,忙叫紫竹jiejie拿棋来。

城外渭水边,郭家工坊,所有参加拍卖的商户在郭家父子引领下,现场观看水力驱动机器运作——不见到成果,谁肯掏钱呢。

机器安装在一排宽敞的大房子内。

众人没有靠近,只远远地看着。

一是不便靠近观看,二是水声太吵。

第1172章空前成功

远远的,只见两个女工脸上蒙着口罩,只留一双眼睛在外,穿插在五台纺车和三台织布机前。哪台机器出问题,立即被扭动机关停止运转,然后解决问题。解决好又重新开始运转。

众人看得眼冒精光,震动万分。

郭俭在旁站着,对他们解说。

半个时辰后,机器全部关了,巧儿和那个女工将纺的纱线和织的布从机器上取下来,命人捧了,拿过来给众人看。

众人见这一会工夫产量这么大,再次震动。

无需废话,大家当即返回城中,进行拍买。

清哑是午后得知拍卖结果的,小豆子回来报的信:拍卖了七家,都是暗标,最高标价三十万两,最低二十万两。

小豆子兴奋地对清哑道:“大奶奶没瞧见那个场面,说好了先交五万抵押银子才准进场,结果一下子就进了上百人。还没开始拍卖呢,他们就对亲家老爷和二舅爷说:等会要公布拍卖结果,告诉众人谁得了这技术。公开了,不怕人偷,也不怕人抢。说谁要是偷了抢了去,用这技术开了坊子,说是他自己家弄出来的,那也要有人信才行。到时候,就到官府告他一个偷盗罪!”

清哑点头道:“这说得对。”

小豆子道:“可不是吗!后来就开始拍卖了。用的是暗标,都不知道别人出什么价,都紧张。怕出低了没标中,出高了太吃亏。结果,有钱的人还是多。要不怎么一下子就标到三十万呢?连我们大爷都吃惊呢。说他预计最高能有二十万,没想到竞争这样激烈……”

他一面说,一面手舞足蹈。

他的激动感染了清哑等人。

严氏笑容满面道:“这真是想不到的圆满。”

清哑则吃惊道:“这么高?”

严氏道:“这不算高。今天付出去了,将来都能赚回来的。”

清哑想,是啊,今天他们付出代价买这技术,将来都要赚回来。若不能赚回来,是怎么也不会甘心的。

如何赚回来?

当然是凭借这技术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织造成本,拓展利润空间。

清哑隐隐有些不安。

她前世没有上过学,没受过系统的义务教育。爸爸mama对她的教育,都是有选择有针对进行的。所以,她没学习过政治经济学。爸爸的同事是学这个的。有次她听见他们聊天,说工业化对传统手工业的影响,又说资本是血淋淋的,她听不懂。

现在,她依然还是不太懂那些理论。

不过,通过这些年经营纺织积累的见识,她完全能预见此次技术革新对市场的冲击,不是以前任何一次公开技术能比的。

试想:一个农妇cao作一台纺车,每天能纺多少纱?郭家用水力驱动,一个女工可同时照看几台纺车,每天又能纺多少纱?

还有织布和织锦也是一样。

大商家有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