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高辣小说 - 水乡人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89

分卷阅读1089

    送方利一同去了蔡家。

方利和严暮阳还常去请教龚大人。

龚大人作为他们的蒙师,自然更加不遗余力地指点。

许翰林也看在方制份上,出手指点他们。

所以说,科举看似公平竞争,其实也不公平,没有条件的寒门子弟若无人提携、不得指点,便是读了一肚子书,在考场上也会“差之千里”,得不到好名次还不算运气差,名落孙山常见。

巧儿仿佛看见严暮阳金榜题名,嘴角露出浅笑。

正月十八,是方制大定的日子。

方瀚海和严氏再次亲自出面,和龚大人、许翰林一道去王家下大定,蒋mama也随同严氏一起去了。

王家那边,睿明郡王妃也回了娘家。

内院,几位王家太太陪同严氏、许夫人、龚夫人吃茶,方家的定礼摆在堂中央,供人观看。凡见的人都眼露羡慕和赞赏,觉得方家果然出手不凡,这定礼不见一点俗气,又珍贵又吉祥。

一对灵芝头的白玉如意,玉质乃极品。

丹凤朝阳和凤戏牡丹镶珠嵌宝头面,都镶了金刚钻。

这三样聘礼是极品,其他各种彩缎和首饰礼物也不用一一细数,耀花了众人眼目,排场很隆重,一点不像庶子娶媳妇。

王三太太觉得面上很有光,严氏的态度也让她满意。

说笑间,有人问起方制到底是如何被选中的。

对于这个问题,王家早有准备,并不打算掩饰,否则的话,人们要怀疑王瑛和方制有私情,再不然以为王家图方家的财富,故意把嫡女嫁商贾庶子,必须要将方制的画展示给客人看。

王三太太忙吩咐人去将那两幅画取来。

众人见她一派坦然,可见这女婿有些本领,所以才不露怯。

众人便纷纷凑趣恭贺,夸方制有才。

睿明王妃听了很不耐,眼中不屑一闪。

她实在想不通,为何族兄这样糊涂,将王家如此出色的女儿嫁与方家一个庶子为妻,且这个庶子还声名狼藉,这简直太儿戏。

别人问起来,她都觉得没脸极了。

当日,她刚回京时曾经劝阻过王源和王大人,可惜他们已经做了决定,回天无力了。王妃愤愤以为,这都是方初的算计。以一个庶子攀上王家,真打的好算盘,做的好买卖!

因此缘故,王妃今日对严氏淡淡的,不冷不热。

严氏也不大趋奉她,只和王家几位太太说话。

一时丫鬟将画取来了,展开给众人瞧。

睿明王妃听众人纷纷赞不绝口,以为她们定是奉承之词,便伸头瞧了一眼,想挑些毛病出来打击方家,给严氏没脸。至于她堂嫂,她暂时顾不得了。这也是帮王家压方家一头。

然一看之下,不由愣住。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章诗词书画这些东西,除非差别悬殊,不然很难分出个高下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嘛。但内行的人都能看出个好歹,若刻意将好作品贬低,别人一是怀疑你别有用心,再不然就会觉得你不懂鉴赏,妄自评论,贻笑大方。

王妃当然具备鉴赏的水平。

方制这两幅画,她无法自欺欺人地说不好。

实在是画得太传神了,蕴含的情感太丰富了。

那题字也写的很有功底,绝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可以写出来的,很有书画大家的潜力,假以时日,将来必有成就。

看着第一幅画上的洛神,这次方制连美人眼睛的处理也朦胧梦幻的很——因为他没见过王瑛,只能这样处理;不像在家里画洛神,多多少少带有清哑的影子,眼神很像清哑——王妃一刹那间有些疑惑,怎么方家出情种,一个两个都这样深情?

面对众人夸赞,严氏笑说:“这孩子从小就聪明,尤其喜欢画。以前淘气还不显,这几年用功,立马就显出来了。”

王大太太喜悦地看着她,暗赞她对庶子大度。

有人便问,为何方制不自己作诗作词。

严氏坦然解释道:“他擅长作画,这方面有天分。作诗作文章就不如人了。这孩子实诚,也不隐瞒,就扬长避短。”

众人便看向王三太太,想知道王家的想法。

第1098章表哥表妹间的故事

王三太太微笑道:“我们老爷说,作诗、作画、做文章,都要胸中有丘壑,否则难出佳作。方三少爷能别出心裁答题,且答得高妙,这也是他的才能。我们自然不能因此挑剔他。”

严氏笑道:“我们老爷也说呢:王羲之书画大家,谁敢说他无才?当然,制儿比王大家差远了。他父亲要他潜心努力,向古人学习。又要他考科举。说:‘读书是为了明理,你即便不为了考功名,也该多读书。书画是一家。书读多了,画才有内涵和意境,否则终究是画匠,而不能成为名家。’他这几年读书都用功的很。”

这些话都是方瀚海教导方制的话,她拿来用了。

她没敢说方瀚海要儿子“考个进士回来”,怕将来考不上,遭人笑话,不如谦虚些,留有余地。

众人听了纷纷说有理。

独王妃听得心烦、不以为然。

方制纵然画得不错,也不值得王家选他做女婿。严氏商贾之妇,真一张好利口,简直舌灿莲花,说的方制成了王羲之了。

她心里不耐,又不好表现出来,便低头装喝茶。

蒋mama一直若有若无地关注她,就在她揭开茶盏盖时,手指一弹,对着一个用托盘托着一茶壶四处为人添水的丫鬟手腕弹去。那丫鬟手一凉,尖叫一声,托盘撒手,“哗啦”一声,瓷壶跌得四分五裂,热水也溅了一地,众人一齐转头朝她看去。

睿明王妃也停止喝茶动作,朝响声处看去。

就在这瞬间,蒋mama朝王妃的茶盅里弹了点东西。

这边,王大太太看着那丫头脸色一沉,就要发作。

严氏抢先一步拍手道:“好!碎碎平安!好兆头!”

一面对蒋mama道:“赶快打赏!”

蒋mama忙笑吟吟地掏出两个荷包,上前赏那丫头。

那丫头骇得面色惨白,哪里敢接,只惶惑地看着王大太太。

王大太太笑道:“亲家太太这样宽宏大量,是她的福气。”

遂命那丫头接了,然后谢赏。

严氏笑道:“她肯定也是无意的,这才巧呢,才是真的‘岁岁平安’呢。若有意把个茶壶往地上摔,倒显得假了。”

众人纷纷附和,都说这是个好兆头

王三太太见严氏把这失礼的事件翻转过来,分明照顾王家脸面,自然感激,又暗赞她脑子反应快、应对得体。

出错的丫头接了赏银,感激地拜谢了严氏。

睿明王妃越觉得严氏巧舌如簧,和严未央一个样。

王妃淡笑低头,继续喝茶。

蒋mama见她把一盏茶喝了一半,也淡笑。

这一节事故因为严氏的打岔,终究没造成大影响,众人继续说笑。须臾,王妃起身,往别的院子去了。

半个时辰后,开席了。

蒋mama便出来,说方瀚海有事找她。

她去前面,在方瀚海面前打了个转,又进内院来,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