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高辣小说 - 水乡人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02

分卷阅读702

    蹲下去。撩起清清的河水,水下的游鱼便惊走了,顿时她觉得刚才因高三少爷之死带来的沉闷消散了好些。

方初看着单纯悠闲的她,心极为柔软。

如果可能。他希望她永远无忧无虑。

但是不行,他们成亲了。有家事需要打理。

他想,她不像谢吟月和严未央,虽然擅长织布织锦,却不大管家的。下人心思复杂,有忠心有刁钻有恶毒,须得嘱咐她一番。

他便也蹲下来。对她道:“回头管事下人们都来见你,你只管像平常一样就好。无需紧张。我特地让圆儿做管家,这小子聪明机灵,还忠心,有什么事只管使唤他去办。还有两个小子,一个叫小豆子,一个叫小黑子,家人都在清园竹器坊做事,你留着他们使唤跑腿。张恒和细腰依然跟着你,平日一个守护外院一个守护内院。账目你先接下来……”

清哑一边听,一边点头,并不十分在意。

因方初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她便道:“我要不懂,就问你。”

方初抬手,捏了下她鼻子,笑道:“好。你夫君可厉害的很。便是你懒得管家,我也能帮你一并代管了。总之你无需太cao心。”

说到这,心中一动,觉得这也是个办法。

清哑却道:“我能管好。”

方初笑道:“那是当然。郭织女什么做不好。”

说着,凑过去亲了她一下。

清哑笑了,他这样活像她爹娘,一副“我闺女就是能干”的样子。

少时,他们回到东院,圆儿已经将所有人都聚齐了,男左女右,站了一院子,方初牵着清哑,从中间通道走向正屋。

二人在堂上分左右坐下,众人分批进来拜见少奶奶。

清哑对着账册逐个辨认,并弄清他们各自的职责。

当她专注于某项人事时,她散发的安静几乎是凝滞的,目光更是直透人心。譬如眼下,她不言不笑,不像一般新媳妇腼腆和羞怯,也没有世家贵女的威严,或者表面含笑实则绵里藏针,她就那么静静地打量每一个人,十分认真专注,被看的人不由自主屏息凝神。

“你做什么?”

“奴婢在后园秋阁值守。”

“你做什么?”

“奴婢管厨房。”

“你做什么?”

“小人管厨房采买?”

清哑一边问,一边随意浏览相关账本,秋阁有秋阁的陈设账册,厨房有厨房流水账册,采买更是有厚厚的账册。

在看采买账册时,她翻得哗哗响,忽然目光定在某处不动。

采买的汉子心下打鼓,想今儿只是认人,又不查账,少奶奶看这么仔细,能看完吗?前面可都是翻了翻就过去了。

正想着,忽听上头问道:“什么鱼要五十文一斤?”

那汉子一惊,急忙回道:“是大鱼,有七八斤,还有十几斤的呢。这么大的鱼难得碰见,自然要贵些。少爷成亲,样样都要讨彩头和吉利,东西都要好,老爷都吩咐的……”

清哑打断他,道:“我家卖的大鱼,最贵三十文。”

那汉子忙道:“那肯定不够大。”

清哑道:“都在十斤以上。”

那汉子一呆,脸上急红急白,回不出话来。

清哑继续问:“鸡蛋要二十文一斤?我家都是卖十三文,运气好能卖到十四文。这什么猪rou,怎么要三十文一斤?这青菜……”

她也不看账册了,只盯着那汉子瞧。

她可以肯定,这人中饱私囊,借着她成亲发了一大笔。

可惜他碰上了她,她可是生在农家。虽然她平日不大管事,谁让她有一对会算计的爹娘呢。每日晚饭后,一家人坐着闲聊那会子工夫,郭守业和吴氏喜欢掰扯家长里短、农家生计,因此她对鸡鸭鱼rou蔬菜的价格门儿清楚,甚至因天灾人祸引起的波动都知道。

若耶溪每年网上来的鱼,三斤以上的全都卖了。以前是舍不得吃,现在……还是舍不得吃。比如这次婚宴用的鱼,做碗头的要整鱼,两斤重左右很体面了,太大了没有那么大的盘子装。做鱼丸鱼块鱼片的,两三斤的净够了,特别大的都被会过日子的郭守业叫弄去卖钱了。

至于鸡蛋和菜蔬等,郭家一年到头不知要买多少。

西坊那么多女工,哪一天不吃上千斤米菜?

第671章毒眼

郭守业两口子在这方面算得精细。就这样,郭家的采买能赚多少,他们心里也清楚的很。也就是说,郭家的这个价,还是有压缩空间的。郭守业说,不能管太紧了,得让人有点好处,人家做事才有劲头。

所以,清哑很不满方家这买办,太黑心了!

那汉子承受不住她镜子一般的目光,“扑通”一声跪下,颤声道:“小人猪油蒙了心!小人愿赔偿,只求少爷少奶奶饶恕小人!”

说着不住磕头,苦苦哀求。

方初板着脸,一言不发,任凭清哑处置。

清哑命那汉子起来,出去等着,她要接着认人。正如那汉子所想,她今日不是来查账的,她分得清这个主次,所以回头再处置他。

那汉子认命地爬起来,退出去了。

经此一事,其他人未免有些战战兢兢。

接着,一四十出头的媳妇走上前来。

这是方初乳娘的meimei,人称樊林家的,管针线房。这次,新人的所有衣裳都是她负责采买制作。

清哑才翻了头一页,目光就被勾住。

账上一套花开富贵的刺绣家常小袄配粉色绫棉裙,就要一百五十两银子;一套缂丝锦衣要三百两,一套镶珠玉绣牡丹的秋装要二百五十两银子……还有方初的,清哑看得心一缩。

她问:“这衣裳价格可包括镶嵌的珍珠、玉和宝石?”

樊林家的笑道:“回少奶奶,不包括。”

清哑将账本递给赤心,命她:“把这上面衣裳取几套来。”

方家制作的衣裳放在哪,赤心最熟悉。

赤心忙答应,接过账本去了。

清哑问:“这衣裳比我伊人坊价格还贵。好在哪里?”

樊林家的先还没当回事。听见“伊人坊”几个字,脸色大变。

清哑一见她这样,便知又是一个黑心的。

而且,这人比前面厨房那买办黑心多了。

若论鸡鸭鱼rou菜这些行情,清哑只是从家人茶余饭后听来的;而纺织服饰这一项,则是她的专长。这方面她就是行家,从一根丝一朵棉开始。到织成布、织成锦。再到绣花、做成衣裳,哪一个环节她都门儿清楚,谁能比她更清楚这中间的成本和利润?

她伊人坊做的衣裳:布料是她这个御封织女设计的。最新出品的好料子,甚至有些世面上还没的卖,她就开始在伊人坊推行;衣服样式也是她这个织女设计的,可谓独一无二;裁衣时。她们还要根据顾客自身条件不同,做相应调整和处理;伊人坊用的是最好的绣娘和针线女工。这样的质量和服务,建树的就是郭织女的“口碑”,搁她前世那叫“品牌”!

她倒要瞧瞧:整个大靖,还有谁家比她的伊人坊口碑更高?

樊林家的已经意会过来了。后悔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