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高辣小说 - 水乡人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09

分卷阅读309

    逃上大街,无数人亲眼目睹,无可抵赖,无可解释。

她因为帮谢家作证,成了帮凶。再次沦为人们指责焦点。

鲍二少爷对郭大全说。过几天便好了,显然不是指冯佩珊目前境况,而是另有所指。仿佛她遭受的还不止这些,只不知为何。

清哑正在厨房做鱼锅汤底,人回韩希夷韩少爷来了。

韩希夷特来看望清哑,并送了四盆花草和盆景。

前几日他也来过一回。是郭大有招呼的,清哑根本没出来。

今日。吴氏却叫人去喊清哑。

她心里有了点想头。

一来韩希夷名列锦绣五少东——现在是六少东了——家世人才上上好,又不像方家跟谢家有莫大牵扯;二来危难时刻见人心,这次他居然相信清哑无罪并出手相救,可见心性正直;第三。他毫不在意清哑坐过牢,上门看望安慰她,更显人品贵重。也显露了心意。

因此几点,吴氏便动了心。

她很怕清哑一辈子不嫁人。

但她也谨慎。不敢太热心。

好在韩希夷这回送花儿来,叫清哑来看花,就不显故意了。

清哑听后,带着细腰和细妹来到前院厅堂。

进门就见一袭白衣的少年公子,正含笑向吴氏和郭五婶子等人介绍那花,温文儒雅,丝毫没有对几个老婆子不耐烦。

正说着,听见门口动静,便转过脸来。

顿时他眼前一亮,笑着招呼“郭姑娘!”

清哑穿着嫩绿色的褙子,白绫裙,梳着垂鬟分肖髻,面含微笑,和以往的安静相比,多了些清新活泼的气息,好像春日刚抽出嫩芽的花枝。韩希夷情不自禁低头看向带来的那盆牡丹,又抬头看看眼前少女,目光别有意味。

是觉得人比花娇?

还是觉得花人两相宜?

吴氏赶忙过来,对清哑道:“韩少爷是给你送花儿来的。”

清哑先对韩希夷道:“谢谢。”

一面观看那花和盆景。

两盆花,一盆黄色茶花,一盆绿牡丹。

那茶花花瓣形似荷花瓣,层层叠叠,汇聚起来好像观音座下的莲台一般,一看就不是普通品种,韩希夷说叫荷花仙子。牡丹更不用说,乃豆绿色,和她身上衣服颜色一样娇嫩。怪不得刚才韩希夷看看她转头又看看花,满眼赞赏。两盆花都正当其时,有全开的,有半开的,有未开的,十分明艳动人。

两盆盆景,一株铁骨铮铮的老松,另一盆则是石头盆景。

那石头非是普通石头,上面居然有字迹,好像书法,却不是雕琢成的,乃是天然形成,带着古朴的韵味。

清哑便道:“这么贵重?太费心了!”

她看花的时候,韩希夷在看人,看细腰。

乍见细腰,他微微一愣。

然他很快恢复自然,并对她微笑致意。

他认出她就是住清哑对面牢房的那个瘦女人。

细腰冷冰冰地不理他。

韩希夷也不在意,对清哑道:“这茶花和牡丹是我暖房里种的。我见开得正好,便搬了两盆来给你玩。花,开了就是让人看的。看了心情愉悦,方不辜负它盛开一场。等它谢了,你也不用cao心,我再搬回去养,下次一样开花。我想你未必耐烦弄这花儿,所以另选了这盆景。这松很好养的。这石头是那年我去西南雪州捡到的。那里的河流净是些险滩激流,枯水期时水落石出,我便发现这块石头。叫匠人略雕琢了一番,顺应它本来的纹理,便成了这个样子。你可瞧出来这是个什么字?”

清哑仔细辨认了一番,摇头道:“认不得。”

好像是篆体,她哪里认得。

韩希夷笑道:“是‘真’字。”

因用手指顺着石头纹理描画,教她认这个字。

由书法又延伸到其他方面,他始终侃侃而谈。

清哑发现,韩希夷确实不负风雅才名,通音律、绘画、书法以及诗词曲赋等,对金石雕刻也能说上一说,经济更不用问了,那是他的专长。

两人说着话,吴氏在旁听着。

虽听不懂,却不嫌不耐烦。

她看韩希夷越发顺眼,觉得他一点不像外面传的那样。

她自有相人标准,觉得他眼神很清明,风流公子哥儿不是这个样子的。跟江明辉比,他表现更从容,身上有一股她说不出的味道,叫人十分舒坦。

她亲去端了些茶点来,招呼韩希夷坐下喝茶吃点心,又留饭。

韩希夷笑道:“郭伯母这样盛情,晚辈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第280章劝说

因吃了个小点心,对清哑道:“这个我倒没吃过。”

清哑道:“我做的。”

韩希夷眼睛一亮,夸道:“姑娘好能干。”

原来,郭大贵婚期延后,时间充裕了,各项准备就更加精细起来。比如床帐绣枕等,都请了卫晗的金缕坊绣工来做;酒宴上用的菜式点心饮品等也是挑选了又挑选,斟酌又斟酌。

清哑见娘和嫂子不辞辛苦向沈家、严家讨教,她便想,这么做得再好也比不上那些富豪之家,倒不如把前世的菜式弄些出来,不管好不好,胜在新奇。

于是,她这些日子挖空心思想前世的吃食。

有些她会做,有些却不会,要反复试验改进。

听说了缘故后,韩希夷笑道:“今晚上我不是有口福了!”

清哑知他客套,也不当真。

他生在那样人家,什么美味佳肴没吃过。

她便转而请教他各地商贾详情和背景。

原来,江明辉的案子了结,郭家腾出工夫来,除了抓紧收购囤积棉花外,就是忙着甄选特许经营郭家棉布的商贾。

为防止恶性竞争,并考虑原料来源等问题,初步定一府只选一家。挑选对象要求有实力和口碑,方能经营稳妥。

因各地情形都不同,所以挑选很不容易。

沈家也提供了些人选,然各家占据市场不同,沈家的势力范围也有限,所以清哑想从韩希夷这里问些有用的信息。

韩希夷听后,实心实意帮她推荐了些人。

“这些都是与韩家一直有来往的商家,信誉是不用说的。便是有什么问题。我韩家也能居中调停。我想你们更应该注重口碑才是。毕竟大量织棉布以前没有,百姓们多是为了自己织布穿衣,还是不要cao之过急的好。依我看,一府选一家都嫌多了,除非产棉区。”

清哑不住点头,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到底是行家,所以比一般人看得更透彻。

韩希夷见她静静倾听。语气更温柔。

后来。他忽然停住了,看着她欲言又止。

清哑早在说这个问题之前,便发现他有些异样了。

“有什么话。你就说吧。”她道,“要是想为谢吟月求情?那你还是别说了。”

韩希夷见她前一句要自己说,后一句又叫别说,笑了。

他道:“姑娘上次就叫我别说。我怎会不记得呢。我刚才是想告诉姑娘,大理寺的蒋大人已经到湖州了。听说他最擅断案。常出人意表。这会子说不定微服来了霞照也不一定呢。”

清哑道:“那不是更好。”

韩希夷迟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