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耽美小说 - 盛世明君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6

分卷阅读56

    得此人贤德吧。但草民也绝不会与此人结交。只一想,就觉得胆寒。”

司俊叹气。

这件事可在这个世界没发生过,而是萧悦给刘荨讲的故事。这故事发生在萧悦那个时代的三国时期,被人rou款待的贤人就是刘备,褒奖那人,给那人钱财娶新妇的是曹cao。

因想着刘荨所处时间和汉末差不多,萧悦塞了一堆汉末三国南北晋的故事在刘荨脑子里,让刘荨的记忆都有些混乱了。

司俊可没想到刘荨会突然来这么一招,还好没吓到人。

司俊很想吧孔瑾扒拉进碗里,刘荨要是把人吓走了,他可会头疼。

孔瑾是聪明人,聪明人就想得多。他不由想,皇帝陛下肯定不会心血来潮,那么皇帝陛下说这些故事,到底是有什么意图?

孔瑾思来想去也想不明白。

最后孔瑾老老实实问了。

刘荨看着孔瑾这么直白的样子,十分惊讶。聪明人不都是喜欢绕弯子吗?这个聪明人居然会直接问!真是奇怪的聪明人!

刘荨道:“朕今日和你对谈之事,很快就会传出去吧。朕来寻了一次隐士,他们肯定就等着朕去第二次、第三次。一个个自恃身份也就罢了,若他们有和自己自傲相提并论的才华,有匡扶苍生之能,朕愿意一个个去请。但再弄出什么所谓隐居就是靠妻子父母养,甚至杀了妻子父母儿女来标榜自己是清流的人,朕可不会收。”

“朕希望今日之事传出,让那些人息了用猎奇的行为来宣传自己的心思,免得害了无辜人。”刘荨做悲天悯人状,“楚王好细腰,宫众多饿死。朕一言一行,都可能有难以估计的影响。朕必须事事三思而后行,不能让本来的好事,被其他人为了讨好朕,变成了恶事。”

孔瑾顿时茅塞顿开。

的确如皇帝陛下所说。当皇帝陛下取得了荆州之事传开,世人皆知皇帝陛下并非傀儡,当是值得托付抱负的明君。到时候,想要引起皇帝陛下注意力的人肯定非常多。

皇帝陛下已经遇到一次用杀妻来宣扬自己名声的人,以后会不会有更多想要走如此捷径的人?皇帝陛下仁德,怎能容忍这种事?定是要早早断了这些人的念头才是。

皇帝陛下一箭双雕,先考验了自己品行心境,此事传出之后,想要独辟蹊径之人也会偃旗息鼓,

孔瑾深呼吸一下,对刘荨叩拜道:“陛下仁德!”

刘荨眼神有点飘:“先生请起,朕当不得此名。”糊弄过去了。所以一紧张就忍不住嘴上跑火车什么的,这毛病一定要改。只是这是上辈子带来的习惯,要改不容易啊。

啊啊啊啊子杰你的眼神不要这么可怕,回去不要唠叨朕,朕已经错了,真的错了,朕有在反省QAQ。

司俊微笑,微笑,保持微笑。

陛下,以后咱们提前写好剧本,你背台词好不好?

刘荨心虚别开视线:“不说这些难过事了。先生既然亲自耕种,对粮食肯定很是关心。先生是否有听过益州推广的新作物?”

孔瑾眼睛一亮:“草民听农人说,益州有不占良田的新粮食,还有比麻更轻柔保暖的新织物,可是真事?”

刘荨点头:“的确是真事。”

刘荨详细介绍了一下玉米、土豆、红薯和棉花,道:“等这些丰收之后,朕还想推广南瓜、辣椒、白菜等。这些都是丰富百姓菜篮子的工程,让老百姓饭桌上能多几道菜。这些作物都很好储存,放在地窖,可以储存一个冬季。不过朕有些犹豫,现在需不需要向其他州郡推广。从大局来说,新的作物能提供更多的粮食,让朕这边实力更加强大,也能吸引更多的老百姓来益州……嗯,现在还要算上荆州。”

“但朕在荆州一路看来,即使荆州牧治下已经算较为安定,百姓面上仍旧很是凄苦。朕问过荆州官吏,荆州虽内部动乱较少,但未抵御外敌,内御贼寇,征兵征粮仍旧不可少。若遇上风调雨顺之年,百姓果腹仍旧很勉强,稍稍遇上些灾害……唉。”

“若现在就将种子和种植方法带往其他州郡,老百姓能多得些口粮,可能在朕平定天下之前,日子会好过一些吧。”

刘荨苦笑:“虽朕知道这不符合大局,大丈夫行非常之事,做非常之人,有时候得狠下心肠。可朕……真的心疼。无论现在他们被谁割据,但他们都是朕的子民,朕心疼啊。”

“以先生高见,朕该如何是好?”刘荨沮丧。

他这件事也已经和益州讨论过了,益州上下都不同意他“资敌”的行为。只有司俊理解他,说会支持他的一切决定。

司俊这么理解他,他就更不敢轻举妄为了。

他不能因为自己的恻隐之心,害了将身家性命压在他身上的人。

孔瑾沉思半晌,才道:“益州官吏肯定不同意陛下将新粮种分享吧?”

刘荨道:“除了子杰之外,都不同意。子杰说支持朕的决定,所以朕就更不敢乱来了。人有亲疏远近,朕不能因为仁德的名声,害了益州将士。”

孔瑾忍不住微笑:“陛下这是真的仁德。”

若因为仁德的名声,反而误了大事,这不是圣人之仁,是妇人之仁。

不过……看着刘荨脸上不作伪的心疼纠结神色,孔瑾心中叹气。

若天下无jian臣,若世间无割据,现在皇帝大概已经在造就一个他心目中的盛世了吧。

这不是皇帝的错,是天下自私自利,想要自立的人的错。

孔瑾觉得,他一定要竭尽全力,替皇帝陛下分忧。

他勤读苦学,不就是为了这一日吗?

孔瑾跪下磕头道:“不过也不是一定不能推广,若陛下信任草民,给草民些时间,草民思索一个完全之策。”

刘荨瞪圆了眼,像只猫儿一样:“真的?那真是太好了。不过先生也不要太为难自己,成最好,不成,朕早日平定天下,百姓们也能少些受苦。先生是先随朕在荆州住一些时日,还是朕先派人送先生去成都?”

孔瑾虽很想跟皇帝多处些时间,但他必须先更了解那些新作物,才能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因此他道:“草民想早去成都,了解新作物之事。”

刘荨点头:“好,先生收拾一下,朕明日就派人来送先生去成都。先生去了成都就去寻刘初,朕会修书一份给先生。刘初会尽力配合先生。”

孔瑾自然知道刘初是谁。刘初本早年成名,后隐姓埋名,谁都不知道刘初去了哪。后来传闻陛下入成都之时,也同时传出刘初一直在益州做官之事。

孔瑾在心中细数益州现在的贤才,突然觉得压力有点大。

不过,既然司益州都对皇帝陛下推荐他,皇帝陛下也如此信任他,就算同僚再厉害,他也不会畏惧。

孔瑾在心中燃起熊熊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