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耽美小说 - 所有人都在攻略朕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39

分卷阅读239

    。

毫不意外,大魏获得了冠军,亚军由大辽所得,季军出乎意料不是匈奴也不是早就熟悉蹴鞠的高丽日本,而是交趾。

虽只是运动,但这样许多国家一道比赛还是头一回,比赛成绩又通过时报,通过国际报昭告整个亚洲,让得到冠亚季军的三国欢喜不已,尤其交趾,几乎全民沸腾,反观匈奴高丽几国,无不愤愤。

所以时隔四年,开启第二届,各个国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复仇。

而且这一回随着连通的使馆国越来越多,大魏时报和国际报传播的越来越广,报名参赛的国家又添了许多,大大小小足足有二十三个,几乎整个亚洲,包括南洋各岛国都来了。

从去年中秋过后,便陆续有各国球队和代表前来,提早集训适应。

到了二月,整个长安城都沸腾起来。

这种时候大魏百姓不管原本支持家乡队的,或者支持京城各球队的,都纷纷拿起代表大魏的小龙旗,支持起了国家队。

这些能进国家队的球员各个都有一大票球迷支持,国社这一回单是出售正版周边也能赚取不少钱。

而会购买的不止大魏百姓,其它各国也会有不少人千里迢迢来看球赛,这些能来的大都有钱有势,为支持自己国家,花起钱来毫不吝啬。

大魏各球社的周边都会由球社联系商家制造,盗版会遭到严厉打击,于是其余商人想要赚钱,便打上了这些异国人的主意,制造起了异国队旗队标,找来孩童去兜售,也能赚不少。

魏曙心头感慨,见有兜售国社正版周边的孩童经过,也顺手买了几个,他自然也有喜欢的球员,算作支持。

正版周边会按照事先签好的契约抽取一部分给球员。

如今做一个蹴鞠球员已经是许多百姓的梦想,将孩子送去球社也成了一种出路。

刚刚将印着队标的长檐帽戴上,前头路上传来一阵喧哗,还有尖叫声。

“出什么事了?”

“怎么回事?”

路边行人纷纷张望。

很快有人打探来消息,喊道:“是文娱社的队伍,他们从天竺回来了!”

顿时引来阵阵惊呼,人们蜂拥着朝前方跑去,包括那些夷人,路边的交警和巡警立刻骑着车维护秩序。

魏曙也被调起兴致,这是夏姑姑回来了。

夏姑姑叫夏婵,是当年的几个穿越者之一,也是他现代知识的启蒙老师,他从三个月开始就跟着她学习现代知识,直到一年后她带着她组建起来的大魏文娱社巡游,才换了人给他讲解,他对夏婵多少有半师的名分。

虽说以他实际的年纪不该叫夏婵姑姑,但谁让他转世成了婴孩,穿越者们看着他重新长大,也就没了顾忌。

夏姑姑每年都会带着文娱社去各国巡游,年初出发年底归来,去年去的远了些,一直拖到了这个月。

魏曙虽然知道她要回来,却不知道是今天。

文娱社的车队浩浩荡荡过来,作为远行的队伍,自然用的是马车,前后左右都有护卫簇拥着,顺带帮忙清道,路上的车辆都纷纷避让。

魏曙坐的三轮车也往自行车道避了避。

“赵雅芝!”

“白娘子!”

“林青霞!”

“包黑炭!”

“展昭!”

“孙悟空!大圣!”

……

百姓们冲着队伍大声呼喊,有喊艺名的有喊剧名的,五花八门混合,但都难掩激动。

比大魏百姓更疯狂的是那些夷人,尤其文娱社曾经去过的国家,纷纷挥舞着手里的旗子高喊,喊出口的名字和话语竟然十分标准,完美的京城口音。

魏曙瞧着他们夸张的模样,忍不住笑起来,一时心情好了许多。

作者有话要说: 魏曙的感情状况不会描写太多,毕竟主角是咱们宝保,他只是作为一个六年后的引子,借着他的视角展现如今的变化,可能也写不到他长大。

第157章归来

文娱社的归来让原本就热闹的长安城更火热了,百姓们纷纷出来看热闹。

六年过去,文娱社在夏蝉手中发展的如火如荼,伎人虽受身份限制地位低下,但在百姓甚至在上流勋贵中的印象却极好,毕竟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伎人并不容易,甚至一些能力出众的伎人极受追捧,地位超然。

如今又有了弘扬华夏文化的名头,他们的地位逐步上升,尤其当那些夷人来到大魏来到长安城,第一件事便是询问这些伎人的事迹,几乎个个都能cao着长安话念那些经典台词或唱曲,叫大魏百姓渐渐意识到了文化传播的作用。

当然,现在伎人们有了新的名字,为避免与妓相撞,那些演舞台剧的伎人被称为演员,唱歌的伎人被称为歌手,擅长乐器以及口技等等一类的伎人称之为演奏家或表演家,而所有伎人又统称明星,据说寓意天边启明的星辰,为那些茹毛饮血的夷人们带去大魏先进文化,开化启智。

鉴于这话说的似乎过于夸张傲慢,所以只说是据说,并没有真正报道证实过。

而梨园也已经从宫中分了出来,圣上为表彰明星们对传播大魏文化做出的贡献,特意在皇家别苑中挑了一座出来,作为新的梨园场所,用来容纳所有伎人,所有明星在嫁人或成亲之前都得住在梨园中,接受统一管理。

至于成亲后,男伎人还会出来演一些配角,或是继续歌唱演奏等,女伎人却基本都不会再出来了,要么便是做些幕后工作。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即使在现代,还有很多女明星嫁入豪门后选择息影相夫教子,何况这古代。

夏婵已经做了她能够做到的全部,剩下只能交给时间来改变,毕竟在现代八、九十年代人们还视明星为戏子,也就是二十一世纪后,明星的地位才水涨船高,越来越受追捧。

而大魏,新出炉的明星们至少已经可以正常婚嫁,而不是在宫中蹉跎一生,或者放出来后随意为妾为婢,甚至当初大红的几位嫁的都不错,譬如上错花轿嫁对郎中扮演女主角的两位女伎,一位嫁给了一富商庶子为正妻,一位嫁给了一小官嫡子为继室。

虽然是在梨园改制,传播文化的报道出现后才得以实现,且是圣上特意挑出来树立的典型,但至少实现了。

不过也有很多女伎选择了不嫁,尤其在夏婵带着她们四处巡游后,这些女子本就读了书明了理,不像其她乡间农女懵懵懂懂没有开智,只随波逐流劳碌一生,她们见识过大魏最繁华的城市,见识过上层百态,这一番出游又增长了见识,但凡有些心气的,都不会想要相夫教子平凡一生。

夏婵虽说从来没有跟她们灌输过什么女权崛起的思想,但她平日所说所行,还是潜移默化影响着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