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耽美小说 - 所有人都在攻略朕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88

分卷阅读188

    当世有名的僧人齐齐进了京,大有共存亡之意,倒叫元清帝微惊,同时切身感受到了舆论的力量。

相比之下道士们就低调许多,也聪明许多,记者说僧人时只捎带了道士几句,并没有重点描述,所以众人矛头全放在了僧人上,道士们不少悄无声息离开了长安城,回深山道观避风头去了。

也有不少被吓到还了俗,还有一些事不关己纹丝不动,继续专心修道。

元清帝早就派人盯着各大道观,凡是意图蒙混过关的全都被拿住,必须二选一。

同时下令对全国僧道进行普查,必须呈上来精确的数字,然后为他们制作身份牌,身份牌上必须标出明确的身份,若要还俗需得重新更换,而百姓中有要出家的,也需得更换已有的身份牌。

这一番闹下来,僧人们不得不服了软,认下了元清帝制定的新律法,各寺庙开始进行整顿,凡不愿舍弃妻儿的,一律放出去还俗,而不愿还俗的,必须与俗缘了断,没有破戒的则更加谨慎。

同时整理所有产业,按税法规章补税。

许多寺庙历来悠久,攒下的基业不比上层贵族少,元清帝也不赶尽杀绝,只要求他们缴纳他亲政至今的所有税银。

至于如何查缴,元清帝并不相信当地官员,正好邵岩要继续巡视,便将此事交给他和锦衣卫,一路协同办理。

而与此同时,元清帝吩咐程绰在新一期时报宣布消息,朝廷将与各大庙宇道观合作,建立居养院,凡鳏寡孤独,贫困不能自存者,经官府核实,可换取特别说明身份牌,拿此身份牌去往寺庙道观,或可直接住下,或按月领取口粮,以及柴碳被褥等日用品,病者还可免费问诊,领取药剂。

元清帝的想法很直接,既然僧人都是慈悲为怀,讲究积善行德,收容照料孤寡,即救了人,又积了善,岂不是两全其美。

算起来僧人反而还得了好处。

何况这些粮食日用品和药七成由朝廷出钱,他们只需出三成就可。

道观也是一样。

此消息一公布,原本被抨击的僧道口碑立刻有了翻转。

民心舆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元清帝感慨的同时不由更加谨慎,且制定律法坚决杜绝民间办报。

而在居养院建立的同时,由太后皇后等出头,施行元清帝先前的承诺,长安城第一间慈幼局成立。

第124章离开

长安城第一间慈幼局设在了开化坊荐福寺附近,荐福寺的居养院已经建了起来,短短几日,有不少附近的孤寡凭身份牌入住,也有老人结伴来领取口粮和日用品。

为了不让这些慈善成为面子工程,元清帝特意吩咐大理寺在门口设置了举报箱,凡是有寺庙敷衍了事甚至虐待老人的,可以匿名举报,由大理寺派专人调查。

其它各地也一样,在官府门口设立举报箱。

而且为了防止官僧相互,会派记者和当地一些乡绅村长定时参观。

慈幼局也一样,为防止克扣虐待,会定时派人choucha。

当然,元清帝设立举报箱还有其它目的,只是暂时不便立刻拿出来,等大家习惯了举报箱的存在后,再慢慢添加。

慈幼局开门的当日,元清帝特意下旨准许太后皇后等人出宫剪彩,受到邀请的各命妇们纷纷到场,直接借着慈幼局的院子,举办了大魏第一场慈善拍卖。

将慈幼局交给太后皇后几人来管理,是元清帝做了多方考量后的决定。

在面对孤儿方面,女子天生比男子更富同情心更有爱心,尤其自身有子女的,关于现代孤儿院的种种,皇后和梁才人也与他详细谈过,便是主张人人平等,律法更完善的现代都无法避免各种虐待事件出现,何况如今,民间蓄养幼婢的不在少数。

大魏律法规定强jian者,绞;未成者,杖一百,流三千里。

更详细些,欺jian有夫之妇者,死;无夫者,杖一百七;十岁以上女者,杖一百七;十岁以下女者,死,虽和同强。

凡豪势之人,强夺良家妻女jian占为妻妾者,绞,夫殴妻致死者,绞,等等。

而对受害女子也有明确安置,强jian妻前夫女,并杖一百七,妻离;男妇受翁欺jian,男妇归宗;父妾受欺jian,妇人归宗等等。

然而官府无法时时刻刻盯着每个人,元清帝也顾及不到所有,总会有豪强贵族私下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便是宗室中也有不少,加上受害女子多数都会隐瞒,律法在许多时候形同虚设,元清帝也没有办法,只能慢慢一步步来加强。

加上慈善一事事关大额银钱,天长日久难免财帛动人心。

所以关于慈幼局一事,他思来想去,选择交给太后和皇后几人来办,再加上许多闲来无事的命妇,对这种出风头涨名望的事想必会极热衷。

果不其然,慈善拍卖会当天,算上捐款,总共统计了近三十万贯,还是各命妇们克制后的结果,毕竟没有哪位官员会愿意沾上贪腐的名号。

元清帝瞧着皇后几人一箱箱拉回来的银钱,心中感慨,同时暗下决定,像这样的慈善事业一定要继续下去,扩散到全国,当然相关制度也必须完善。

“这些命妇下次未必会再捐这么多。”皇后也有她的考量,“我打算下回连长安城的富商家眷们一道邀请来,恐怕就不是区区三十万贯了,不过要她们甘心捐钱,得有一个彩头,这便得劳烦陛下了。”

“什么彩头?”元清帝问。

皇后笑道:“只需要一个名号就行,义商,凡是捐款数额排到前三的,便可以得到义商的称号,最好再由陛下亲笔题字做成匾额发下去,想必这些富商会趋之若鹜。”

只怕不止长安城的富商,各地的都会赶来。

元清帝不由点头赞道:“不错,此计甚好,朕准了。”

皇后从容道:“陛下且瞧着,我保证会给陛下一个惊喜。”

不止是为了给元清帝一个惊喜,也是为了给大魏的女子争取一些权力,多一个出路。

皇后一直在潜移默化为大魏的女人们争取更多权益,女报虽然为女子们科普了许多安全健康知识,提供了更多的享受,但归根结底只是外在的东西,而且能享受到的依旧只是上层的部分。

这一回的慈善却不同,虽然目前来说只是为了凑款,但等队伍壮大起来,保持下去,并且运作得当,便能成为一个为女人们发声的平台,或许需要几年十几年才能做到,但至少比没有强。

而且慈幼局的成立,也为一些寡妇或者无家可去的女子找到了工作,等日后在全国建立起来,会有更多女子找到出路。

因为刚刚举办过慈善拍卖,不宜相隔太短,皇后将下一次拍卖定在了三个月后的端午。

不过有关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