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耽美小说 - 捡个将军做老婆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5

分卷阅读95

    保持cao练的不过是两三千人,这样的一支队伍,怎么能抵挡得住北蛮族的慢将骑兵。大庆兵将不敢从新洲来进攻北凉,但北蛮人却可以从北凉时不时的反攻,北蛮人完全可以慢慢侵蚀新洲。

如果新洲失守,就会造成更大的恐慌,因为新洲府是大庆朝的北方粮库,这里田肥水美,算得上是大庆朝北方最繁荣的地方了。最重要的是,新洲府是丘陵地带,没有高山,完全不可能堵得住北蛮人强悍的骑兵。他们可以驱兵直入,四处抢掠,甚至占领新洲府。那个时候,整个大庆朝就危在旦夕了。

北凉的驻军达十万,居然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消失了。皇上振怒,朝中一片慌乱。而等到这个消息传到京中时,新洲府都处在危急之中了。所有的人都在谈论打战。皇上更是让京都的近卫军们日夜加防,生怕北蛮人打到京都来。却没人想到,应当立即派兵去增援新洲。

损失了最强壮的北凉大军,而那些朝中大员们却只晓得你推我,我推你,拿不出一个确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只得眼睁睁的看着北蛮人时不时的到新洲来,他们也并不占领新洲,而是不停的派人来抢粮,所过之处,实行抢光,杀光,烧光的三光策略。不过是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把新洲的三万军士又戮杀光了,连大半的粮食都抢完了。还把驻守地往新洲递进了十里,直接驻守到了山谷的最前端。

这时,还有谁有心事,关心明年春天的会试啊。

耿秋一行十几人,只好依旧回了北县。刘知华阿昊等新科举子,连个簪花宴都没办成,就匆匆离开了省府。

回家后,阿昊的精神一直不太对劲,晚上甚至拒绝耿秋的求欢。耿和一开始还以为他是怕自己怀孕了,不适宜这种运动。没想到他地开始思考上战场的可能性。从文出仕,是他一早就没有的想法,而且现在这么乱,他也不可能静下心来读书。北凉死掉的十万大军,其中有不少将士,是他的将军父亲带出来的,甚至有些人,他都曾经并肩作战过。

没想到,在几年前的那场战争中,他们活下来了,现在却死得如此不堪。他怎么也想不通,十万大军,怎么就这么轻易的让北蛮人抢占了北凉县的?他相信如果真正的在战场上撕杀,十万人是不可能就这么快被杀光的。他真恨不得亲自去看看,这其中究竟有没有,不可告人的真相?

果然,没多久,新洲失守的消息传来。皇帝知道后,当场晕倒。这时候,他才想起曾经驻守在北凉的护国大将军,这位传奇人物,十岁出头就开始在北凉作战,一直到死,近四十年的时间,因为有他,北凉一直稳稳当当。

太子及其外家,因此受到了极大的质疑,不得已之下,太子的表兄,上书请战。

原本病歪歪的皇上,终于露出了点笑脸,给他点了十万大军,带着最精良的武器,奔仆新洲。却不想,这群人,也是有去无回,居然连点儿作用也没有起来。这时,皇帝再也派不出兵士了,而北蛮人气势更高,很有挥军南上的势头呢。实在没法子了,皇上就要求所有宗室勋贵家族派人出战。宗室勋贵家族按照等级,家家都有些护卫,多则几百上千,少则几十上百人,这些人平时还多半是吃皇粮的呢。

这些护卫平时是保护自己家的主子,但非常时刻,皇上一声令下。他们也不得不去作战,他们当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都是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而且身手都不错呢。而这些护卫因为平时各为其主,又身手好,聚集在一起后,很难得有人能指挥得动他们。

皇上与朝中大臣几经商量后,定下了二皇子平王作为北伐最高将领。普通人哪里能使唤得动这些人,二皇子却不同,一来他是皇子,二来他是亲王,除了皇上和太子,又有几个能比他的地位高呢,第三,他功夫不错,也曾在阿昊的父亲带领下,打过战,立过战功呢。除了平王之外,皇子还指定了几家人必须派出子弟协助平王。这些人家都是本身就与军中有关系的人,他们本来就应当有人出战,只不过现在都在当缩头乌龟呢。

不过,皇命一出,他们也不得不服丛,家里子弟去打战,总是要带几个好手在身边保护。这么一来,平王带领的这支杂队伍,居然还真的集中了不少厉害人物呢。

而阿昊也在这时候确定自己没有怀孕,就故意放了消息出去,说他武艺超群,从小熟读兵书,果然立马被人上报,朝中正是缺人的时候,哪能让他呆在家里呢。于是,阿昊就被拉入战场。

☆、第65章百户

阿昊弃文从武,又是新科举子,人还未入队,就被封了个六品小武官百户,这样官员是可以带亲兵护卫的。他也准备了两人,一个曾大山,一个曾常平,因为手头上得用的人也不多。这两人是功夫最高的,特别是曾大山不说以一挡十,起码也能以一抵三吧。曾常平不过十五岁,看上去不起眼,这几年也越发的成稳起来,因为曾大山是以训练暗卫的手段来cao练他们的,所以他虽然功夫不算多高强,但也自有一些真本领。

与此同时,京中勋贵家出来的子弟,全部封为六品百户,各人带着自己的亲兵护卫,与聚集在一起的,各府里的守卫组成的兵士大部队,由平王带队准备出发。

阿昊此去也是做了万全的准备。毕竟上战场可是提着脑袋而去的,不能活着回来,一切皆是枉然。所以不仅是要立下战功,还要保证自己得活着回来,最好还是全须全尾才好。

上头的任命到达之前,阿昊倒是和耿秋深谈了一次,耿秋知道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为将军平反,所以也不可能阻挡他。再加上现在皇命都出了,再阻挡也不可能了。所以,耿秋能做的,就是尽量多给他准备一些必须的装备。

耿秋首先打制了三张精铁的背甲,其实就是两块圆形的铁片,缝在衣服里,可以护住前胸后背,让阿昊和曾大山两父子带着,打战时穿着,起码可以多一层保护。另外,李大夫还为阿昊三人赶制了不少的好药,外伤的药是一定不能少的,而保命丹,解毒丸一样也不能少。李大夫出品,药品的质量没得说,只不过,光是这几颗药丸,和那几包药米分,就花了近千两银子呢,全是高级货,好些药都是李大夫多年的珍藏呢。

最后耿秋还给阿昊他们准备了些干粮。新洲失守后,附近的城池也遭到北蛮军的掠夺,各地的驻军基本上都死伤惨重,今年的秋粮基本没有上缴,国家的粮库很显然不充足,谁知道这些人一上战场,吃食准备得足不足。因此,耿秋就把大米大豆芝麻等物炒熟,磨成米分,掺入盐。让阿昊与他的随行人员带上。每人带了约三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