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耽美小说 - 鬼火如灯秋似海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

分卷阅读4

    坐上副驾。

“心愿想到了?”沈顺清问。

“大概。”余小文:“我女朋友要过生日了。”

沈顺清一脚急刹:“你还有女朋友?”

余小文身子随之一栽:“有啊。可漂亮了,叫萌萌。”说完脸色一沉,小声嘀咕:“如果不是死了,我打算放学后去买礼物的。”

沈顺清看着这个八岁就离世的小孩,纵有万千吐槽也憋回心里了。

余小文心愿简单,想买个发夹送女友。

沈顺清带他去超市,余小文也挺开心,看到喜欢的就拿,要不是沈顺清手快,或有眼尖的顾客能看到商品腾空飞起的画面。

抵达林城第二小学时,校办主任诧异地将人迎进校:“沈记今天怎么来了?”

沈顺清开门见山:“听说昨天去世的余小文是贵校学生?”

“是啊。”主任叹气:“沈记为这事儿来?”

“无关工作。我和那孩子有些私交过来看看。班上是不是有个叫叶萌萌的女生?”

得知并非为采访而来,主任神色舒展许多,带人走到教室外指向一个梳马尾辫的女孩。

楼道的灯突然一闪一闪的跳动,发出呲呲响声,沈顺清抬手搭在余小文的肩膀上,在主任眼里呈现一个怪异的伸展动作。

“就是那孩子,我能和她说几句话么?”

主任一边让老师把孩子带出来,一边寻思着找电工检查电路。

“冷静点。”沈顺清对着余小文做口型,走到女孩面前。

主任惊愕地看着眼前一幕——

沈顺清蹲下`身从口袋里掏出一枚发夹,在女孩耳边说着什么,叫叶萌萌的女孩眼眶一红,整层楼的灯齐刷刷地亮起,大白天里不要钱似的烧。

主任陪沈顺清走到门口,又紧张兮兮地使唤门卫联系电工。沈顺清看着惊慌跑走的背影,伸手就想掏跟烟叼上,又想到身处校园,只好把手插进兜里。

余小文消失了。

在他的小女友接过发夹的瞬间就无声无息的不见了。

沈顺清心情低落了几秒,手指在兜里轻轻敲着烟盒。

4年前,沈顺清在医院捡到曲飞时,曾心情复杂地躲进厕所抽了一地的烟。

后来,他把曲飞带回家,也遇到更多心愿未了的亡人,力所能及的送走他们。

除了曲飞。

手机不合时宜的振动打断思绪,来电者是陈灿,沈顺清请假前派他去环城东路片区盯着。

“沈哥,昌盛集团总部派来的人好像到了,分公司的人去机场接机了。”

-------------

第三章有个人不见了

林城是个临江三线小城市,早期靠水运而兴,后政府以低廉的土地价格引客商投资建厂,大批产业园落地生根,城市地位伴随化工污染和雾霾直往上串。

曲霆刚走出机场就被空气中的酸味呛了个准儿,一口气憋在喉咙上不去下不来,只好仰起脖子,左手摁了两下喉结发出嘎嘎的声音,举止十分怪异。

“老大,你不舒服啊?”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凑上来。

此人名叫王海,名义上是曲霆助理,细看面相鹰头雀脑、眉目间比一般人多几分嬉皮气,倒像是演小品的。

曲霆回头递给他一个多事的眼神,王海赶紧改口:“曲总,分公司的人来接咱们了,车等着呢。”

机场外,陈灿举着单反对准曲霆和一众接机人员飞快地按了几张,又将照片发到沈顺清QQ上。

沈顺清收到照片也是一惊:“你怎么跟到机场去了?”

“好奇。”陈灿回复如性格般惜字如金。

沈顺清哭笑不得,昌盛派人来林城也就为处理搬迁一事,大可通过区政府搭桥大大方方采访,陈灿此举反倒多余。

沈顺清把人劝回,又点开发来的照片。陈灿摄像专业出身,抓拍十分敏锐,几张照片中曲霆不是站在众人中间就是走在最前,一看就知是主角。

两指一撵,照片放大后细看,“主角”年龄约二十七八岁,身形健硕,蓄着一头短发,眉宇棱角分明,但一身穿搭不伦不类,灰色休闲西装里搭着一件深V松垮T恤,胸口印着夸张的几何图案,敞开的领口露出大片小麦色的皮肤,脖子上还戴了根俗不可耐的金项链。

沈顺清当即就给人就下了个纨绔子弟或花天酒地富二代的结论。

集团高层下了命令必须在开工前处理好搬迁事宜,接机的人不敢耽搁,把人请上车就开始介绍进展,却见曲霆兴趣缺缺,望着车窗外一声不吭,看不出情绪。

王海轻咳两声示意对方闭嘴,又凑到曲霆耳边,“老大,您这是荣归故里啊?”

曲霆突然扭过头来,冷淡地看了王海一眼。王海是个人精,立马屁颠颠的说:“刚跟着您那会儿,经常听您讲起老家嘛,没想到这次真把我给勾来了。”

约是“老家”两字取悦了曲霆,曲霆收回目光,不轻不重踹了王海一脚,王海嘿嘿直乐。

下属材料准备齐全,7户老人的家庭背景、补偿条件逐一汇报。

为首的程大爷育有一女,嫁到临县生了个千金,每逢节假日才回城看望两老。女婿是个孝顺又不差钱的煤老板,老人不愿搬子女也由着他。其余六户倒不如程家富有,只是住了大半辈子没挪过窝,念旧又以程大爷为尊就跟着附和。

曲霆抬头看了眼四下的环境,片区多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老筒子楼,最高的房屋不过五层,一层五间房建成一排,户与户之间用铁栅架隔开,杂乱无章的电线铁丝混在一起,挂着五颜六色的内衣和发黑的熏rou,楼道透着一股旧腐味儿。

绕着片区走完一圈后,曲霆在王海耳边私语了几句。

两周后,沈顺清突然接到王有孝的电话,耐心听对方扯了七八分钟才从大段陈词中抓住重点——有三户签了协议。

区领导正愁如何向市里汇报,如今有了进展,王有孝欣喜若狂。但说到签字原因,也不敢说自己有功,纯粹是走了狗屎运。

几天前片区遭了贼,小偷顺着楼从上到下翻了个遍,老人早上醒来一看,门敞着抽屉散乱着,吓得三魂丢了七魄,赶紧报案。

民警一看这案情也懵,片区大部分人都已经搬走,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废弃家具器皿丢一地也没人收拾,这地方别说偷窃,拐个弯都可能被满地狼藉绊倒。

老爷老太挤在狭小的派出所里跟炸开锅一样,民警登记完一算,这家少两百,那家少五十,最后加起来还没前些天抓到的公交车惯偷涉案金额高。

这刚到立案标准的小盗窃,民警实在提不起兴趣,但面子上的活儿还是得干,装模作样去周围询问了一圈,没想到还真给找了条线索。

就在片区外的项目施工部,有人起夜时见到鬼鬼祟祟的人影往大马路上跑了,大马路监控齐全,民警调来一看是个“老熟人”,三五下就逮着了。后来一众老头老太感动得送来锦旗,民警们也顺水推舟做了点思想工作,说这老居民区不安全,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