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言情小说 - 不负娇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77

分卷阅读577

    子,而是遭遇战乱的落难世家女。

李其琛的出身很清白。

至于他不是嫡妻所出,呵呵,柳氏这个仇人女儿,根本就没资格做李氏嫡支的正头娘子。

听完这段故事,连李其珏都哑了火,异常不甘的看着李寿,“十八郎,这、这你都查得出来?”

难道锦鳞卫真的这般厉害?

连这种内宅隐私都瞒不过他们?

李寿见李其珏想往锦鳞卫上扯,用心很是歹毒,他赶忙说道:“我也是偶然得知此事,怪只怪当年柳氏行事不周全,不但留下了人证,还有物证!”

说完这话,李寿不再跟李其珏歪缠,而是挺直腰身,傲然看着李立德,“我跟你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所以,我将你告上公堂是合情合理还合法!”

他李寿绝没有忤逆!

李立德的手抖得愈发厉害了。

李寿丝毫没有理睬,转头看向冯裕,“冯京兆,事情就是这样。如果还需要询问人证,人我都带了来,您只管传唤便是。”

冯裕没有直接发话,而是对着李立德道:“李立德,李寿所说的这些,你可承认?”

事实已经很清楚了,只要李立德认了罪,那就不必传唤人证了。

李立德又气又恨又不甘,一时没有发觉自己的半边身子有些不听使唤。

他狠狠的瞪了眼李寿,转头去寻找自己的心腹。

不,他绝不会轻易将李家交给李立贤的子孙。

就算是死,他也要拉个垫背的。

李其琛父子三个在公堂,李祐堂和女眷、孩子们却还在李家。

李寿,你没有孩子,可是你有心爱的女人。

我暂时不能把你怎样,却可以活活烧死你的猫儿!

还有李家大宅,那时他祖父半辈子的心血,决不能便宜了李家嫡支。

思及此,李立德目光仿佛淬了毒汁,浑身都透着nongnong的杀意。

李寿却仿佛能读懂李立德的心事一般,忽的一笑,“怎么?又想放火?”

烧了大榕树还嫌不够,还想烧掉整个李家?

李立德呼吸一顿,心里涌上不好的预感。

李寿冲着他呲了呲牙,坏笑道:“还是想找你的心腹部曲?呵呵,我知道,你手中不止三百部曲,但你别忘了,我可是平阳长公主唯一的儿子。”

而平阳最不缺的是什么?

训练有素、作战勇猛的娘子军啊。

早在李寿决定状告李立德的时候,李寿就想到了李立德可能会狗急跳墙。

平阳亦是担心李立德的部曲会趁机作乱,所以在禀明了圣人后,她提前安排了一千娘子军进京。

李家四周,以及李寿、唐宓身边都有娘子军暗中保护。

就连平阳十分不对付的李祐堂和李其琛左右,也都安排了娘子军。

而李立德的那几百部曲,也被娘子军暗中监视起来,只等他们有所异动,便会一举拿下。

“好、好个十八郎,果然够能干、够狠——”李立德的五官都有些扭曲了,满腹的怨恨与怒火烧得他五脏俱焚。

他果然没有看错,李寿是李家最有出息的儿孙,也是最杀伐决断的一个人。

此刻,李立德终于体会到,被自己一手养大的重孙反咬一口是个什么滋味儿!

他的喉咙里咕噜咕噜响着,口水不住的从一边嘴角流下来。

“这才哪儿到哪儿,”

李寿眼里闪着恨意,唇边却带着笑。明明俊逸如浊世佳公子,却透着一股嗜血的凶残。

他压低声音,缓缓说道:“我还要把李永年父子的牌位丢出李家祠堂,将他们的遗骸挖出李家祖坟、挫骨扬灰——”

还有李家那些所谓的族人,他们的先祖都是李永年的帮凶,如今李寿不将他们赶尽杀绝已是厚道。

但若想再像过去一样趴在李家身上吸血,却是不可能了!

“你、你——”李立德终于承受不住,他的嘴巴向一边歪斜,半边身子没了知觉……

第466章以德报怨?

李立德中风了!

柳氏和李祐堂在百忍堂养病,他们夫妻并没有待在一个房间里。

柳氏在正寝室,李祐堂则在东厢房。

榕院走了水,百年榕树被大火包围,仆役们纷纷叫嚷着“走水了”、“救火啊”之类的话。

柳氏刚吃了药,正昏昏沉沉的在榻上躺着,忽听到这些叫嚷,顿时惊了一跳。

她以为是百忍堂走了水,一心想逃命,却忘了脚上的伤,猛地一下子坐起来,抬腿就要往外跑。

榻前侍奉的奴婢阻拦不及,柳氏扑通一声摔倒在地上,已经三次骨折的腿又一次的摔伤了。

这次的伤势远比前两次都要重。

萧氏和顾氏问询赶来,看到柳氏的腿以怪异的姿势扭曲着,不用太医查看,她们便已经知道,柳氏这条腿废了!

柳氏哭嚎、痛呼着,恨不能立时死过去。

萧氏和顾氏焦急不已,赶忙命人去桂院找唐宓。

毕竟请太医什么的,还是需要李寿的名帖。

唐宓根本不在家,萧氏两人派去的人找了一圈都没能找到。

就在妯娌两个准备派人兵分两路,一路去书院、一路去京兆府寻找唐宓的时候,李其璜一脸愤恨的走了进来。

李寿和李立德对簿公堂,除了李其琛这一房,李家其他人都没当一回事儿。

比如李其璜,他没有官职,平日里喜欢跟三五好友去赏玩文玩玉器。

今天,李其璜像往常一样跟好友们去西市淘换老物件儿。

李其璜的运气不错,居然用极低的价格买到了一件汉代的玉雕小摆件。

好友们纷纷起哄,让他请客。

李其璜有柳氏和顾氏给的贴补,手头颇为宽裕。淘到了好东西,他心里高兴,便大袖一挥,豪气的领着众好友去了东市。

几人在胡商开设的酒肆坐下,点了一壶酒,要了几碟子小菜,便开始边吃边聊。

而酒肆内的其它客人也在热议,他们热议的不是别的,正是京兆府正在审理的案子。

不得不说,李寿两口子的“推波助澜”太给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