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耽美小说 - 得罪所有皇子之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5

分卷阅读55

    宣和见礼之后再同宋钱打招呼就有些不阴不阳了。宣和知道他们俩当着他的面还能过得去,实际上明争暗斗没断过。他对此一直是真之眼闭只眼,只要不搞什么龌龊手段,良性竞争有利于共同进步。

不过他今天要说的事,必须是他们俩合作。

他要办教育,要建设物流体系,这些事他从恢复记忆之后就一直想做,因为觉得太出风头才耽搁到了现在。

至于为何现在又要做了——和他接下来要做的事相比这点是在风头不算什么。

“杂货铺南来北往有自己的渠道,这些年虽然没有出京,但这方面你做得很好。”

宣和上来就夸,鲍康有点摸不着头脑,还有点不安,看了看宋钱,不会是要他把杂货铺交出去吧?

鲍康脸上的笑愈发谦卑:“这是小的该做的。”

宋钱嗤笑一声,他就是瞧不惯鲍胖子这怂样,东家再好说话不过的人了,怎么就能吓成那样?

宣和也不卖关子:“现在我要你把这渠道同别人共享,南来北往,纵横东西,每一条。”

这下不只是鲍康,宋钱都有些惊讶了,各地行走的商人多半都知道些路,但是向鲍康这样全面地捏在手里的实在没多少,可以说这就是杂货铺子的命脉了。

宣和示意他们稍安勿躁,继续说自己的想法:“给别的商户带货,带货不带人,问他们收取费用,若办得好,将来可以向百姓开放。”

必要的时候还能跟朝廷合作。

鲍康斟酌着说:“东家的意思是,走镖?”

宣和摇摇头:“不一样,走镖价格高,一趟多半只做一单生意,咱们不一样。简单来讲,从顺天府捎东西到保定的人一定不少,却未必是什么大物件,咱们运货路上一次带过去也便捷。”

宣和越说鲍康眼神就越亮,他自然知道行商来往间也会替人捎信,这是一个道理,不过是宣和说得更加系统些。

“小的愚钝,多谢东家点拨。”

宣和又看向宋钱,宋钱停止了腰杆难掩激动之色,东家要同他说的一定不比给鲍康说的差。

“学堂开得如何了?”

大雍不兴什么愚民政策,但是生产力水平限制,不是所有人都能上学的。

宣和曾要宋钱开设员工学堂,凡是他名下店铺的员工子女只可以免费上学,未必要学四书五经,认认字,学学算术也好。

宋钱惭愧道:“先生难请。”

宣和也不意外,读书人多半清高,要他们去给一帮子连商户都不是的伙计家的孩子上课,自然不愿意。

“现在我要你在各地建藏书楼,只要是读书人,便可以免费进去读书,但有条件。想要进楼中要么去学堂讲课,要么拿出楼中没有的书来供咱们复刻,若是都不愿,便替藏书楼抄书。”

这一来鲍康又有些眼红了,他那物流归根结底是获利的,宋钱这个可真是大功德了。

宣和一眼看穿他的想法,又道:“我既然叫你们一起来了,自然不是要你们分开做这事的,这两件事,你们一起做。”

杂货铺在鲍康手里,但宋钱走南闯北比鲍康更清楚什么山头唱什么歌。他俩不光是手上的掌握的生意可以互通有无,连性格也十分互补。

宋钱人高马大的,像个冒险家,很有进取精神,不停地为宣和开拓新的业务,鲍康就是很典型的商人,两撇小胡子,挺着大肚腩,脸都是圆圆的,脸上仿佛都写着:和气生财。

“这个藏书楼也不必咱们一家建,可以因地制宜找当地的地主官绅一起做,不必太过拘泥,这些你们比我了解,看着办就好。另外这件事既然做了,求的就不是利,不要本末倒置了。”

两人对视一眼,齐声道:“东家大善。”

宣和看着他俩有点纳闷,不是第一次了。皇帝上朝的时候也是,山呼一样的“圣上英明”,这些人是怎么做到这样异口同声地拍马屁的?

他怎么从来就没有跟人想到一起去过?

谢淳整日都呆在府上不曾出门,孔明知道王爷在等人,不过一直没有等到。他有些发愁,他的想法跟宣和一样,趁着寿宴,正好请些人来聚一聚,即便请了人不来,也能探出个态度来。

偏偏王爷只给小郡王一个人发了请柬,小郡王也意料之中的没有来。

一个上午,王府的门只在几位皇子送来贺礼的时候打开过,郡王府连份贺礼都没瞧见,一直到过午,郡王府才终于来了人,送礼来的。

管事将礼单呈上来,谢淳扫了一眼就知道是随便准备的,和前面几个没有任何区别。

谢淳将礼单压下,思索昨日宣和说的话,或许他不该应下。

宣和自己瞧不见自己的表情,他却能看到,像是小时候同他换糕点的样子,眼神带着自己都不知道的祈求,偏偏神态语调中又含着隐隐的威胁。

你敢不答应试试?

若是不答应他会如何?谢淳至今都不知道。宣和说出那番话,他就鬼使神差地应了好,同从前一般无二。

第37章

谢淳送来的东西很杂,不好入库,宣和干脆亲自整理起来。箱子里什么东西都有,有些小玩意儿确实很有趣,宣和看着看着还会停下来研究一番。

宣和拿着一只草蚱蜢研究了许久才确定,它是真的不会叫不会动,上面没有任何机关,就是一只平平无奇的草蚱蜢,这玩意宫中不是没有,而是宫中的太过精巧,宣和幼时见过的没有一只是这样粗陋的。

这些小物件虽然粗陋却充满童趣,宣和还在箱子里找到了泥人木偶,这泥人比蚱蜢还糙,两只眼睛居然不对称,也不知谢淳上哪找的。

除了这些寻常街头随处可见的小玩意,还有不少玉制品,基本都是暖玉,品相还不错,宣和回忆了一番,凉州附近有玉矿么?

还有一个其貌不扬的棋盒,宣和到处看了看没看见第二盒,什么意思?送棋子只送一盒?

宣和打开棋盒看了一眼,是白棋,怎么又是白棋?他盖上盒子正准备放回去,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从棋盒中抓了一把棋子。

羊脂白玉。

这一瞬,他以为自己看错了,仔细对着光看了看,又用手指腹摸索片刻,还真是。

宣和有点不敢置信,180颗棋子难道都是和田玉籽料?他看了看礼单,确定上面只写着:棋子一盒。

谁知道是这样一盒棋子?

有些人表面上穷得连衣裳钱都要省,实际上却能一声不响地拿出来一整盒羊脂白玉。

羊脂白玉算不得什么,但是拿出一百八十颗籽料就为了制一副棋,这样的事宣和也做不出来。

他叫林安准备的寿礼不过是常规,而谢淳送来的这些,不说这价值连城的一副棋,单就是那些零零碎碎的小玩意就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