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耽美小说 - 我在老家开农家乐的那些年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93

分卷阅读393

    一块钱的油墩子就能吃个大半饱,非常的划算,可受欢迎了,每天不少游客都到这一家来买油墩子吃,卖的畅销,即便价格低,还是有赚头的。

那户人家也卖的起劲,其他村民看的虽然羡慕,倒也没有学样子,毕竟都是同一个村子的,要是看着其他人家也跟着一起来,这分明在抢同村人生意,跟人抢饭碗有什么区别。然后他们就自己琢磨一下,卖一些其他的小吃,一些村里暂时还没有人卖的,比如一些红豆糕,糯米糍,糖油粑粑或者各种蜜饯等等,总之能避开就尽量避开。

这些沈潇云也经常会在开会的时候提醒村民,不能光只看到别人家好的,多想想一些跟别人不一样的,这样游客选择多了,购买的人多,也不愁好吃的没人买。

事实上,这种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就在沈潇云对全村人就业率和年收入来一个统计的时候,云水村也迎来了一批远在大城市里的年轻人往返老家的浪潮。

这跟开办成年学校也就几天的时间里,陆陆续续的就有将近二十多个年轻人回到了老家,村里因为年轻人的回来,也变得热闹起来,有孩子回家的农户杀鸡宰羊的,那热热闹闹气氛,家里飘来各种好吃食物的味道总是那么的诱人。

热闹喜庆的气氛就跟过年似的那么的让人欢喜,连同一家人脸上一天到晚都是挂满了笑容。

这让许多户人家孩子没有回归的村民羡慕的不行,他们眼巴巴的瞅着,心里也期盼着自家孩子也能回来。

可自家孩子不愿意回来,他们也不能强求,只能把这种失落挂在心里,然而大部分情况下,这种失落都是呈现在脸上的,想遮掩都遮掩不了,尤其是他们在挺多许多从城里赶回来的年轻说有打算在村里创业的,那羡慕跟失落的心情别提多起伏不定了。

人家孩子怎么就那么明事理,也晓得变通呢,要是自己家孩子也能这样体贴人就好了,他们有的好多年都没有见过自己孩子一面了,有的在外面成家立业了,更是数十年没有回来过,偶尔打个电话,寄一些东西回来,让他们即激动又失落,因为失望太多,一度让他们对这些一直漂泊在外的孩子失去了期待。

因为越是期待,越是失望。

到后面他们也就不期待了,甚至也不曾想过他们会回来。

有时候遇到一些喜欢炫耀的同村人,尤其是最近,总是在去上课的时候,课间休息的时候,就有人把这事提出来,说自己儿子打算在家里创业,打算开淘宝店,开旗舰店,把自家的特色小吃卖到网上去等等,同时给自己家的小吃进行包装,各种计划安排的妥妥当当,一副马上就要当大老板,成为全村第二个沈潇云的节奏。

不管这事能不能成功,可光是人家儿子女儿愿意回来,打算待在老家这边,这事就足够让很多年纪大的人羡慕了。

对于这些年纪大的人而言,他们现在也不愁吃不愁穿,唯独怕寂寞,怕子女远离身边,怕没有人跟他们说话。

他们听这些子女回村的人高谈阔论,露出羡慕渴望的表情极大的满足了那些带着炫耀人的村民的心里,他们在通村人羡慕的眼神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比赚了钱还要高兴。

对于回归到云水村的年轻想要会村里创业,沈潇云对于他们的举动是支持的,只是在网上开淘宝店,打算在网上对外出售云水村的各种农夫产品这事沈潇云表示不赞同。

李磊就是这些回归云水村的第一批年轻人,云水村发展成一个游客爆满的旅游爆点区域,这让他感到非常的意外和惊喜。

他在村里转了一天后发现,云水村现在真的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正规的旅游景点了,游客来往多不说,购买力也是非常的惊人,他看到了自己老家遍地是黄金,随处都是发财赚钱的好出去。

而且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里,云水村周边的环境也大大的改变,需要栽花种树的地方,装饰的地带,都分外的有特色,跟云水村相互融合在一起,一点都不突兀,只觉得这里才是真正的田园生活,适合养生的修养场所,适合人居住的世外桃源。

每天来这儿游玩的游客也不少,还有专门来这儿参加减肥训练营的,每家每户都腾出多余的房间出租当民宿,这些都是坐在家里都能赚钱的好事。

第178章发财的美梦

虽然收的房租一天也就几十块钱,可每家光民宿现在就有好几间,每天光靠这个收入就有好几百块,这都是现成的钱,再加上家里买点小吃的,虽然每个小饼子,小糕点,一小撮的瓜子,花生也就五毛钱或者是一块钱一份的卖,可胜在有游客来买,每天络绎不绝的,偶尔还有人买家里的豆腐乳,泡菜,晒干的野菜等等,这些零零碎碎的每天也有几百块,加在一起,收入绝对是可观的。

而且还不需要门面费,房租这些,除去一些人力和物力上面的输出,几乎不要什么成本,这种实打实的收入比他在城里打工赚的多很多。

而且家里这边,吃喝什么的都不需要花钱,消费也大大降低很多,也就意味几乎是不花钱,每个月纯利润算下来更是可怕到不敢想象。

李磊回来后也有大致的算了了下家里每个月的收入,这一核算,光是民宿和每天卖各种小吃,还有零碎的副食,加起来一个月也有小两万的样子。

还是不需要什么成本的纯收入,一个月赚这么多钱,李磊以前完全不敢想。

他自己没读几年书,早早的到外面打工,跟着别人一起在外面混了几年,也是后面年纪大了,见识的世面多了,会用手机和电脑,靠着自己摸索,认识了一些字。后面也是算有上进心的那种,跟了一个车间师傅,跟师傅学了几年手艺,进了车间会维修一些机器,工资也是最近两年给他涨了,可涨到顶了一月也就七千多。

他们那个厂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机械厂,在那一块非常的普遍,普通工人的工资在三千五到五千之间,像他这种有技术,还算是厂里面老员工能拿到七千多,到手六千七八百的样子算是中层人员了。

小三线的城市里,还算是吃的开的那种。

也正是如此,李磊在云水村同村的年轻人当中,算是混的还可以,虽然比不上不足,可比下有余。有钱了,人也自信了,他现在也算是熬出头,出了师,有自己的经验,应对机械出事可以及时应对,因此平时也算是有自己个人时间,工作也清闲了,村里的家族群他也时常冒泡。

这次云水村发展起来,经沈潇云带头创业,把云水村全村老少都给带动起来,引起了不少出门在外的年轻一辈的观望,暂时没结婚,工作也算清闲的李磊就暂时请假回老家看看,他同时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