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耽美小说 - 我在老家开农家乐的那些年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3

分卷阅读123

    频,图片处理的很好,颜色层次分明,很有艺术的角度。说真的,楼主要是不建议,我就把这些图片和视频抱走了。”

……

沈潇云看了一下这位楼主的留言和拍摄角度,猜测应该就是那两位帮他烧火的其中一个。

貌似这几位都是搞艺术的,难怪拍摄的视频和图片比他拍的好看。

“统一回复,云水村全村都是石头房子,除了宗祠和几处磨坊是青砖砌的。花海很好看,但是我们都要爱护环境啊,不能破坏是吧,所以尽量远离。还有腊rou很好吃,想看桃花的赶紧去,最多一个星期,桃花全部掉光,主播那边气候偏低,桃花还有三两株,想看抓紧。”

大概的看了一圈后,沈潇云发现这几位楼主,也就是今早离开的游客给与的回馈还是挺中肯的,就跟那位网友说的那样,有优也有劣。

不过那些劣势的地方在农家乐那边应该就会有所改变。

好的地方,还要不断完善和保持。

沈潇云还发现,其中一个很火的帖子就是记录这四天三夜的伙食,这个美食帖子似乎很受欢迎,底下的网友们发出流口水的图片,一个劲的嚷着想要过来吃。

沈潇云有些好奇,也点进去看了一眼,发现这个家伙和第一个很火的帖子一样,同样拍摄的非常有技巧,看来都是那种很善于抓拍,把每一份饭菜抓到了精髓部分,每一份饭菜都很有食欲,色彩十分浓烈,堪比那些高级餐厅李的菜单……

看着看着,沈潇云也莫名的有点想吃,同时也为自己的拍摄技巧感到怀疑。

他要是有这抓拍最美瞬间的手法,估计他老早就火了……

把手机还给小少爷,沈潇云发现这群人居然和直播间里的网友们聊的很是火热,极为投入,大伙伸长了脑袋,积极的争取各自的露脸机会,各自天花乱坠的夸赞。

“花海超级好看的,不来肯定会后悔的,我本人就在这里啊,绝对真实有效。”

“人间天堂,昨天看完后,我毕生难忘,我想我这辈子都无法忘记这些了……”

“想要看的抓紧啊,主播说了,只要来了,肯定会带大家去看的,顺便抓点虾子和小鱼回来,都很好吃的。”

……

旁边的游客一副想笑又极力隐忍,那那群凑在手机镜头前的,就跟蛊惑白雪公主吃毒苹果的老巫婆一样,一看就不安好心。

“好了,手机给我吧。”

小少爷把手机递给沈潇云,同时也把自己手机拿回来。

“好了,今天带大家去村里的染布坊和做油纸伞的匠人那边,带大家来见证一下民间艺人的魅力吧。染布坊和油纸伞我相信大家都看到过,大部分会在电视里,或者旅游的地方看到,那么今天我也带大家在我们村里看看现成的。”沈潇云拿着手机,带着游客们前往目的地。

游客们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他们喜欢玩,喜欢看新鲜有趣的事物,跟着沈潇云一起也有话说,之前看沈潇云用手机查东西,他们没出声,这次看沈潇云也没事了,就提出心里的疑问。

“主播,你们这儿还有人织布吗?我有次看到你奶奶还是太奶好像在用那种纺织机织布还是织什么的。”因为游客们每天都要在沈潇云家里用餐,进进出出的,就看到坐门口明亮的地方,脚下不断翻踩,那古老的机器就发出咔哒咔哒的声音,就跟一曲古老且绵长的曲子,让人瞬间穿梭了时光,仿佛飞跃到一个久远世代。

看到老奶奶双手擀动纺织机,手里还时不时的挥动一下木梭织,织布,棉线,在飞快飞快的舞动,年轻的游客们从未看到这样古老的手艺,下意识的停下脚步。

那老奶奶还对他们露出略微腼腆的笑容。

莫名的让他们很触动。

“会织布的。”沈潇云点点头。

“我们这儿,以前出去的人很少,这些年修路了,大家就陆续在外面买衣服穿。以前,尤其是我奶奶这一辈子的人,他们穿的衣服都是自己纺织的,然后拿去染布坊,染好色,印上花纹,再去村里子裁缝店里量好尺寸,再给做。条件不好的,或者自己有手艺的,就自己做,这个不花钱。”沈潇云回忆起以前的衣服,大都是灰扑扑的颜色,颜色昏暗,印花大部分是蓝色底,白色印花,绝大部分大家穿的都是纯色料子的,灰色的,褐色的,深蓝色的,黑色的,这些是最常见,也是在最实用的颜色。

“那现在还有人穿这样的吗?我不是嫌弃啊,我是说还有人织布啊,这个挺费时间的啊。”而且现在很多都是机器织布,又快又好,花纹还好看。

“有的,老一辈人喜欢穿这种老式的棉布衣服,他们可能习惯了,也可能是一种情怀,像我太爷和太高,他们很喜欢穿这种,他们觉得穿这种带一点磨砂状的质感,觉得特别踏实,我们也有给他买外面的那些衣服,他们不习惯。”沈潇云一路解释着,一行人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沈潇云说的染布坊。

这染布坊很大,沈潇云他们在外面就听到一声声的砰砰声,沈潇云先是给这家敲了敲门。

“这家在轧棉花,应该是轧棉皮,等着拉出棉线,你们要进来看看吗?嗯,里面有很多棉絮,看一眼就好了。”沈潇云站在门口的地方提醒大家。

游客们很好奇,一个个走过去看了一眼,就看到偌大的敞房里,一共有两床轧棉机,那轧棉机应该是老式的那种,轧棉的一段悬挂着粗粗的麻绳,绳子挂在房梁上,随着手臂上下翻动,轧棉机发出敲击拍打声,那砰砰的巨响就是这样发出来。

随着这生意的想起,就看到那有腰身那么高的机床上的棉花飞舞,一些细小的棉花絮飞到空中,轧棉机上方都是一些细小的白色漂浮物。

里面正在轧棉花的应该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爷爷,他行动很缓慢,不过力气很大,每一下,轧棉机都发出很大的声音。

沈潇云跟那位太高挥挥手后,又去隔壁看了看,隔壁没有人,不过从窗户能看到里面有不少穿梭棉线要用的梭子,浆洗棉皮的池子,还有晾放在墙壁上一些做好的棉线,就跟一大束的麻花一样,拧成一圈圈的,有纯白色的,也有其他色彩明艳的

“这边是纺织间,应该是村里最大,也是最齐全,工具比较全面的。”随着沈潇云的介绍,游客们看到那敞房里有好几架织布机,和游客们在沈潇云家里看到的那种,小小的不同,这里的更大,更宽。

织布机上还有不少棉线,棉线有很多种颜色,无数条细小的棉线被拉的崩直,排列整整齐齐的,最下方是一部分织好的布匹,梭子放在一旁,布匹边缘被卡死,避免棉线崩开或者条线凌乱。

因为布匹很宽,虽然只能看到一点现成品,大家还是能看的出来,那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