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2

    舒宁想,如果这时候有烟,穆王肯定会点上一根的。

穆王突然朝她看来。

舒宁立即垂下眼帘。

又乖,又胆小如鼠,却也胆大包天,第一个来向他赔罪,也是最后一个来向他赔罪。

穆王自嘲地笑了笑。

他明明知道她只是来还债的,明明早就计划好一直拖到除夕再利用那最后一百点刁难她,明明在得知她来了时就决定无论她是哭是求还是勾引今晚都绝不会碰她,没想到她只是扮扮可怜,哆嗦两下,他竟临时反悔,要了她。

“今晚,你伺候地很好。”

不知过了多久,穆王声音低哑地开口了。

舒宁睫毛翕动,愧不敢当。

她根本什么都没做,全是他自己卖力。

“看在你这段日子伺候地这么好的份上,我原谅你们一家了,你父亲可以继续做官,你哥哥可以继续以举人的身份参加明年的春闱,你们的宅子我也还给你们,从此我与你们宋家恩怨两消,随便你们做什么,都与我无关。”

穆王用施恩的语气道。

舒宁想了想,靠过去抱住他的胳膊,轻轻柔柔地道:“多谢王爷宽宏大量,经过此事,我们一家人也定会洗心革面做人,再也不敢行背信弃义之事。”

穆王哼了哼,眼中却流露出一丝笑。

债的确消了,可他还没有要够她,只要宋家一家留在京城,他自有办法让她主动投靠于他,心甘情愿做他的女人。

了了一桩心事,半夜穆王又缠了舒宁一回,念在她有风寒的症状,才没有缠得太狠。

翌日一早,穆王痛快地给舒宁盖了戳,承诺舒宁道:“让你父亲安心等着,年后我会替他安排。”

舒宁道谢,走得时候高高兴兴的。

舒宁也确实高兴,回家就把账本交给宋大人、杜氏过目。

杜氏喜极而泣,宋大人跪在地上给老天爷磕头,女儿的苦没有白吃,一家五口的命总算保住了,等回了扬州,他定会加倍地补偿女儿,重新给女儿物色一个好夫婿。

行李早都收拾好了,舒宁一回来,一家人立即坐着马车朝码头去了。

一直到上了客船,舒宁都没提一句穆王的施恩之话。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哈,100个小红包,晚上见!

☆、048

乘着北风,舒宁一家顺风顺水的一路南下,抵达扬州时正赶上过年。

宋家老宅就在扬州城,没有京城的新宅子舒服,但也比在京城租的那宅子新,院子里铺着青石板,只是三年多没住人了,板缝间长出了密密麻麻的草,江南比京城暖和那么多,满院子的杂草还绿油油的,充满了蓬勃生机!

卸下行囊,一家人开始撸袖子干活!

舒宁、杜氏、锦儿负责清理各个房间里面的灰尘,宋大人爷仨加上李叔先给院子、屋顶除草,屋顶漏水的地方也要重新更换瓦片,热火朝天地忙了三天,活儿干完了,该添置的生活用品也添置了,一家人才可以好好地喘口气。

老街坊们都来打听宋家怎么不在京城做官了。

宋大人没提自家遭到了穆王殿下的打击报复,只说自己适应不了京城的气候,总是咳嗽,严重的时候都要吐血,郎中看诊后,说他是水土不服,只有搬回老家能解。宋大人虽然想当官,可他更惜命,就带着全家回来了。

“那泽哥儿怎么也回了?不是考了举人吗?”

“他没出息,恋家,不愿意一个人在京城待着。”

总之无论旁人如何拐弯抹角地打探,宋家上下都不提穆王殿下半句不好,免得传到京城,穆王又来找茬。

安顿好了,过完元宵宋大人、宋泽就分别去找差事了,宋大人乃两榜进士,又有多年为官的经验,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私塾先生,结果被扬州城的府学请去当官学先生了,又体面赚的又多。宋泽虽然放弃了举人的功名,可他的才学摆在那里,也被城里一富贵人家重金聘过去,专门给家族里的小少爷们讲书。

宋家本来也有几十两的存银,现在父子俩都找到了好差事,基本不用再担心生计了,杜氏就去人牙子那里买了一对儿母女,当娘的在厨房做饭,小的打扫院子,随时听候她的差遣。

“凝凝还想做生意吗?现在咱们家有银子了,你还是乖乖待在家里吧,都十六岁的大姑娘了,娘托人替你找门亲事。”清闲下来的杜氏,过来找女儿谈心道。

舒宁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娘别提这个好吗?我在京城吃了那么多苦,一想到又要跟男人睡觉就害怕,娘让我多缓两年行不行?”

在京城的时候,舒宁没有提过她到底是怎么伺候穆王的,杜氏也不敢打听,怕女儿难受,现在女儿这么一说,杜氏的眼泪立即刷刷地掉了下来,该死的穆王,竟然不是正常地宠幸女儿,而是用什么法子折磨了女儿吗?

“好好好,娘不提了,凝凝自己想嫁的时候娘再帮你张罗,你若不想嫁,娘就养一辈子!”将可怜的女儿抱到怀里,杜氏心疼地道。

舒宁偷偷笑了,杜氏这方面特别单纯,从不怀疑女儿会撒谎骗她。

搞定了杜氏就等于搞定了宋大人,少了催婚压力,舒宁开始思索如何自力更生。

葱油饼、小馄饨在京城算是稀罕物,在扬州却是随处可见,特别是小馄饨,几乎每家都会做,舒宁要是卖这些本地小吃,恐怕没什么竞争力。

外地美食?

舒宁第一想到了川菜系的火锅,可是火锅底料是个技术活,舒宁没弄过,还有火锅用到的那些食材,种类太多了,没有冰箱很难保鲜。

不能光考虑美食的名气,还要考虑自己会不会做,舒宁就回忆自己在家里做过哪些吃的,普通的家常菜缺少亮点,新鲜的……

舒宁忽然想到了肯德基,小时候她跟哥哥都喜欢吃肯德基,小伙伴们之间也以去吃过肯德基为荣,可是mama觉得肯德基里卖的东西不值那个价钱,为了满足她与哥哥的馋嘴,mama开始在家里炸鸡翅、鸡腿、鸡块儿。

长大的舒宁喜欢做吃的,炸鸡腿这些她也尝试过,手艺非常熟练了。

想到肯德基、各种炸鸡店在国内的流行,舒宁相信如果她开个炸鸡店,扬州城的老百姓也会前来捧场。

舒宁先跟着杜氏去逛了一圈菜市场,了解了活鸡的行情,舒宁决定开启养鸡、炸鸡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

舒宁先买了一只rou嘟嘟的鸡,让厨娘杀了收拾干净,舒宁便请厨娘出去,她一个人在里面捣鼓。

杜氏、厨娘、锦儿与小丫鬟都好奇地守在厨房外面,没多久就听到了有食材下油锅的滋滋声,伴随而来是一阵浓郁的诱.人香气。杜氏是荤菜爱好者,一闻这味儿口水就流下来了,锦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