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经典小说 - 七零女配嫁给大佬男配在线阅读 - 七零女配嫁给大佬男配 第145节

七零女配嫁给大佬男配 第145节

    苏季华被闺女夸,心里美得很,工作干劲更加充足,开展新事业虽然要做更多工作,但苏季华却觉得现在比在国营饭店当大厨时更有成就感,而且这股冲劲让他精神更好,苏鱼都说他好像变年轻了。

    有苏季华冲在前面,苏鱼安安心心当个后勤,这时候的装修很简单,没有影响身体健康的那些材料,只需要散散味就行,两星期后,苏季华选了个好日子开业,李琳特意请假来首都,而且她不知道怎么说服了苏阿爷苏阿奶,两位老人家竟然同意一起过来,说是给老四添添人气。

    这回是苏鱼开车去火车站接人,这回一共来了五个人,苏阿爷苏阿奶,李琳女士,还有苏三伯和三伯娘,三伯夫妻俩跟来首都一是照顾父母,二是代表苏家人来支持苏季华,最后一个则是顺道来看看小儿子苏子建。

    见是苏鱼开车,五人很是惊讶,李琳问:“你什么时候会开车了,车是你外公的?”

    苏鱼小心翼翼扶着爷奶上车,解释:“我以前就会,你女婿教我的,前不久才考了证,车是我从外公那里借来的,这段时间用着,阿爷阿奶出门方便,之后我再还回去。”

    苏阿奶听了边说:“这样好,用了给还回去。”

    苏鱼连连点头:“等以后我自己买一辆车,到时候开我的车接送阿爷阿奶。”

    苏阿爷苏阿奶听了很高兴,说他们一定等着。

    苏鱼又对三伯三伯娘说:“子建这几个星期一放假就跑去我爸那边帮忙,忙来忙去的,我爸怕他累坏,天天给他煲汤喝。”

    三伯娘摆手:“哪会累坏,用不着天天给他喝汤,以前在家农忙秋收,那才叫累。”

    三伯很是赞同,长辈们都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省吃俭用已经刻进他们骨子里。

    苏鱼便说:“其实煲这些汤只是我爸练手的,也是饭馆接待客人前做的准备。”

    三伯三伯娘却不信,他们了解苏季华的手艺有多好,知道苏鱼这是拿话哄他们呢。

    苏鱼无奈,她是无法改变长辈们这些观念了,长辈们从不知道要对自己好一点,幸好苏季华李琳两人不是这样。

    苏鱼直接把五人送到苏家饭馆,是的,苏季华说不需要取什么诗情画意的名字,饭馆名字简单明了,一看就懂,饭馆两层楼,面积不小,还有后院,地里位置很好,人流量大,交通便利,这条街有很多店铺,开饭馆的也不少,所以每月租金不低,未来争取把店铺买下来。

    一到饭馆,五人组都不用人招呼,撸起袖子就开始干活,李琳去干活之前还对苏鱼说:“这边有我们就行,行李你先放回房子那边,然后去接安宁安恒安远过来,咱家一块吃饭,你阿爷阿奶也想三个小家伙了。”

    “……”啥也没说啥也没干的苏鱼一下子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去接娃的途中,苏鱼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好像她这段时间真没做过啥,除了看娃,其余时间就是看书考研,这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躺平吗?

    苏鱼:“……”

    三个娃得知外婆他们来了,立刻高高兴兴去扒拉自己的小书包,把自己这段时间喜欢的零食玩具全部装上,说是要送给外婆他们,三个小书包全都是鼓鼓囊囊的,要不是拉链拉不上,他们还能继续装东西进去。

    一到饭馆,三个娃立刻像找到了组织一样,欢欢喜喜跑过去围着苏阿爷苏阿奶几人,刚好这会儿大家忙完了在休息,手里拿着冰冻过的西瓜啃。

    苏鱼接过苏子建递给她的一块西瓜,来不及说话,立刻下嘴啃了一大口,冰冰凉凉的,西瓜口感绵密清甜,一口下去,暑气尽消:“舒服!”

    “姐,坐。”苏子建拖出一张小板凳,苏鱼就势坐下,还有台风扇在呼呼呼吹风,夏天就该这样过!

    “你们是不是都忙完了?”苏鱼连啃几口冰西瓜,才肯抬起头来。

    苏子建:“还是姐了解我们大家。”

    苏鱼耸耸肩:“饭馆从租下到现在,我基本没出什么力气,也不对,我是帮忙试菜的一员。”

    苏子建顿时笑了:“姐你背后的工作可不少,四叔还说以后饭馆后勤靠你呢。”

    苏鱼得意点头:“当然,全包在我身上,我眼光非常精准。”

    大家顿时被这话逗笑了。

    知道未来发展趋势,还有李伯海这个大佬外挂,这样苏鱼还不能把握时机,她确实应该回家躺着去。

    第二天,苏家饭馆正式开业,很热闹,主要还是李伯海让人送了不少花篮,李伯海目前还在香江那边,离不开身,不过,一开业就来了不少客人,有熟人也有好奇尝鲜的,苏季华这大半个月除了忙碌饭馆事情外,结交了不少朋友,就是胡同那边也有不少人家过来捧场,当然,开业大酬宾前三天打八折这一点最吸引人!

    李琳忙中抽空朝闺女竖起大拇指:“打八折这一招高 ,妈这回是跟你学到了。”

    苏鱼欣然收下夸奖。

    打折这一手段在未来都用烂了,现在也算新奇,而且苏家饭馆打八折是实打实的打八折,这三天饭馆也能赚钱,不过能赚到的利润还是少的,不管好的坏的,先把饭馆名声打出去,多多把客人吸引过来。

    第一天,苏家饭馆饭菜美味地道的名声就传出去了,人传人,越来越多人来到苏家饭馆吃饭,还有人吃了一顿,回头请一大家人过来吃饭的,这三天苏家饭馆都是人来人往,大家都忙得脚不沾地,本以为第四天恢复原价客人会变少,但竟然没减少,人还是那么多,一到饭点,饭馆里的饭桌就没有空下来的时候。

    其实苏家饭馆的饭菜比一般饭馆贵一些,主要是苏季华厨艺好,店里的食材全部是苏季华下单的最新鲜最优质的,自然便宜不到哪里去,但回头客非常多,饭馆二楼是一个个包间,方便一些客人谈事情,所以有不少客人把生意伙伴请到包间边吃饭边聊天,且二楼每天爆满,苏鱼不得不提前出了预约制,就这样,预约的人更是不少。

    苏鱼不得不感叹:“现在大家手里都有点钱了。”

    李琳:“认真去看就能发现,有钱人越来越多,咱们小老百姓口袋也鼓起来了,而且愿意出门去饭馆吃饭的人多了,最紧要的是,国营饭店那边的客人跑来私家饭馆,以前只有国营饭馆能吃饭,现在不同了,能花钱的地方多了。”

    苏季华叹了口气:“如果国营饭店不改变经营方式,还是以前那一套,肯定不行。”其实这也是苏季华辞职的原因之一,在国营饭店工作,有时候真不太方便,他又不想搞那些有的没的,是厨子就好好拿着手里的锅和饭勺,吃饭的家伙,要牢牢拿着。

    苏鱼知道未来私人开的饭馆才是主流,国营饭馆那一套确实不行,无论是谁,来饭馆吃饭,都不想被服务员冷着脸颐指气使,有钱才是大爷,你服务态度不好,自然有服务态度好的饭馆。

    “爸妈,我们来算今天赚了多少钱吧,少想些不开心的,多想想开心的事。”苏鱼动手打开装钱的盒子。

    钱都是零零散散的,一家三口当即抛弃那些事,埋头齐齐数钱——

    苏鱼嘶了一声:“今天第四天,赚的钱比前三天任何一天都翻了倍,我还以为可能只是多出一点,毕竟价格恢复了,客人会减少,没想到,还挺赚钱。”

    李琳数钱也很快乐:“说不定明年就能把这处店铺买下来。”

    苏季华却摇头:“年底钱就能赚够,现在饭馆口碑好,慢慢会吸引更多客人来,而且二楼赚头更大一些,下半年还有不少假期,尤其是国庆,有不少人会来首都旅游……”

    苏季华一样样说出来,条理清晰,苏鱼忍不住脱口而出:“爸,我外公应该选你当他的商业继承人!”

    安静一秒,李琳噗嗤一声笑出来:“你外公肯定不愿意,我早就看穿他了,他这个人,看着很开明,但思想还是有点迂腐,他选继承人肯定要选跟他有血缘关系的,不过,他倒是不重男轻女,不然我才不愿意认他。”

    苏季华十分认同:“闺女啊,爸是不想当你外公的继承人,我自己有本事,白手也能攒起一份家业,闺女你等着,等爸把饭馆做大做强起来,爸未来也要你当我的继承人,以后你当不当你外公的继承人不要紧,爸的继承人必须是你,小李同志,看来我也是你口中说的看着很开明思想却有点迂腐的人啊。”说到最后,苏季华忍不住开玩笑。

    李琳:“行行行,你说得对,要是我,肯定也选我闺女,肯定不能便宜外人,我把话收回来,我也是个迂腐的人。”

    苏季华李琳夫妻俩默契地笑了。

    苏鱼:“……”

    所以,她想躺平当咸鱼能怪她吗?

    必须绝对不能!

    第137章

    饭馆开业迎客第五天, 苏鱼开车送李琳去火车站,这次只有李琳一人回去。

    苏鱼帮忙搬行李:“妈,要不你提前办退休好了?还有半年,爸老舍不得你了。”想到她爸本来想要跟着来送李琳, 却被李琳赶去饭馆那边工作的委屈样, 苏鱼又想笑了。

    李琳却摇头:“那不行, 工作就是工作,我这种情况不适合提前办, 只有半年而已, 我正正当当退休拿退休金。”

    苏鱼说不过李琳:“好吧, 家里您最大, 我跟爸都听你的。”

    李琳笑着点点苏鱼:“你看着点你爸, 让他别太累,饭馆招那几个年轻人就是来干活的。”

    “知道, 我爸那肯定会严格按照你说的话执行,我监督他。”

    “你也是,别太用功读书, 三个娃看着点。”

    “行行行。”苏鱼满口答应, 李琳很少会这样念叨她,可想李琳有多么舍不得离开。

    “还有你爷奶那边,要是他们身体有不舒服的,赶紧送他们去看医生。”

    “明白!”

    李琳说了好多, 直到火车进站才停下, 提着行李袋进去排队, 苏鱼挑了个能看见李琳的位置站了好一会儿, 等看不见人才转身离开, 别说李琳舍不得, 她都舍不得李琳女士。

    送完人,苏鱼回家接上三个娃,又出门去跟苏阿爷四人汇合,他们一行人忙了这么多天,现在才开始带着长辈游首都景点,不过今天一大早,大力这位原本帮助苏季华良多的首都百事通现在跟着苏阿爷四人,大力一早开车载着四人去看广场那边看升旗,圆了苏阿爷苏阿奶两人一辈子的念想。

    所以苏鱼见到两位长辈,感觉真不同,两位长辈现在兴奋得就像小孩,嗯,苏鱼视线往下移,停留在三个娃身上,两个老人三个小孩,叽叽喳喳,神情一模一样的兴奋激动,难怪人都说,老小孩老小孩呢。

    三伯娘拉着苏鱼小声问:“小鱼啊,你不是要考那个研究生吗,来陪我们会不会耽误你学习?”

    苏鱼摇头:“不会耽误,三伯娘你放心,我学习和出门都是有计划的,大四课程少,我不像子建那样,咱们安心玩。”

    三伯娘一听,顿时安心了,也是苏鱼从不说大话,三伯娘才这么容易相信她。

    苏鱼没说的是,她之后一段时间的学习计划很满,但苏阿爷苏阿奶难得来首都,她怎么都要挤出时间陪伴两位长辈,虽然苏阿爷苏阿奶没表现出来,但李琳悄悄跟她透露,其实两位长辈是有不安的,他们一辈子都没出过省,就在老家那块小地方打转,虽然憧憬向往首都,但陌生的城市,多多少少不安心,甚至苏三伯三伯娘也是同样如此。

    苏鱼当然要来,对她来说,亲人亲情是最重要的。

    故宫、国家博物馆、颐和园、长城……吃首都各种美食,还一起去喝豆汁儿,反正苏鱼是不吃的,三个娃同样如此,倒是苏阿爷苏阿奶苏三伯三伯娘喝光了一大碗,四人对此评价说,还不错。

    苏鱼和三个娃那一刻表情如出一辙的懵逼,但苏鱼很快反应过来,四位长辈都是经历过饥.荒的,那时候连树皮草根都香。

    玩了一个多星期,苏阿奶四人就准备回家了,他们都怕给孩子添麻烦,不愿意多留,苏季华好说歹说,也只能让他们多住三天,三天一到,根本挡不住四人要离开的脚步,只能把人送到火车站去。

    苏鱼又恢复之前学习考研养娃的日常。

    *

    现在做餐饮不像后世那样竞争激烈,当然随着做个体户的人越来越多,开饭馆的人也多了起来,不过像苏季华这样厨艺好又能下狠心辞掉铁饭碗的人大厨不多,大厨们很多还是愿意捧着铁饭碗的,毕竟能做大厨的年纪都不轻了,有拼劲的人更少。

    不如说,现在愿意做个体户的很多都是没工作的人,刚开始改开,大部分人观念还没转过来,甚至有人是鄙视看轻做个体户的,等再过几年,那时候大家才开始追逐金钱,停薪留职下海经商的公职人员也成了一种潮流。

    所以苏鱼很佩服她爸苏季华这份魄力,明明再做几年就能拿退休金跟很多人一样过上悠闲舒适的养老生活,他却依然在奋斗拼搏,不同于苏季华,她是知道未来的人,苏季华现在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他只是跟着国家政策走,不知道前路在哪个出口。

    苏季华:“反正跟着国家政策走没错,我天天看报纸新闻听电台,你在学校,大学也是国家消息最先到达的地方,咱父女俩盯着,这方向错不了,走着走着,总能走到那出口。”

    苏鱼点头:“爸你就放心吧,咱就走在对的那条路上。”

    苏季华:“所以后勤有你,我就专心cao心饭馆里的事,之前听你的,我验了验饭馆里那几个小年轻,倒是有个好苗子,不过不是在后厨干活的,是在大堂的服务生,那姑娘有一把子力气,眼里手里都是有活的人,机灵。”

    “爸你说的是乐姐吧,要是乐姐愿意,收她当徒弟,等她练出来,你也能轻松一些,还是多寻摸几个徒弟,教会他们,你也能轻松一些,这样你也有时间做你最喜欢的新菜研究。”

    当时乐姐是苏鱼招进来的,离婚带着一个孩子,没工作,苏鱼看乐姐虽然穿着一身打补丁的衣服,却干净整洁,人看着也落落大方,正好就是饭馆需要的服务员,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苏季华也在琢磨收徒弟的事,他可没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一观念,他年轻时也是被师傅带入行,倾囊相授,才有如今的他,可以说他师傅就是他另一个父亲,苏鱼也跟着他学了不少做菜精髓,不过苏鱼志不在此,苏季华不强求,其实他对自己一身厨艺能不能传下去没啥执着,有很好,没有也没关系,不过他师傅老人家看重传承,苏季华得担起这个重任。

    不过找徒弟是一件绝对不能着急的事,人品天赋都要兼顾,慢慢来吧,反正还有大把时间,现在苏季华主要精力都放在即将到来的国庆,打算狠狠赚一笔,早点把店铺盘下来。

    这一回国庆,苏鱼收到了很多信和包裹,她在之前也寄出去很多信和包裹,寄往全国各地,这些人都是当年在部队家属院交往好的人,像莫嫂子一家、现在已经退休养老的林校长和赵淑英夫妻、林小文夫妻、许虎和许老师,李美丽……

    不仅是苏鱼这样,陈秀静陆义平收到的东西比苏鱼更多,都是两人战友或者好友寄来的,这就使得家里全是全国各地的特产,放都放不下,吃更是吃不完,最后陈秀静直接把大部分东西打包送到苏季华那边饭馆,这些特产全都是品质好的,喜得苏季华一直笑了一星期,苏季华也没有直接给钱,经常用这些特产做了好吃的,专门往这边送来,秋姨都开玩笑说她的饭碗快捧不住了。

    不过,所有人吃苏季华做的菜都停不下嘴,因为太香了。

    陈秀静还跟苏鱼笑言,以后还得这么干,这样就有免费的美食可以吃了。

    苏鱼:“我爸肯定乐意,他看到那么多品质优良的食材,开心得不行。”

    陈秀静:“你爸有专业专研精神,像我看到品质好的药材,我也开心得找不着北。”

    饭馆那边走上正轨,苏鱼发现平时真用不上她,她只需要偶尔看一下方向,躺着就能赚钱,是的,苏季华还给她饭馆分红了,不过苏鱼没要,让苏季华攒着,先壮大饭馆,整下盘下店铺,然后想想能不能把两边的店铺也盘下来,做得更大。

    这天,苏鱼回学校蹭金融课,正好孙燕今天也有一门课要上,两人约好上完课后去食堂吃饭。

    “你最近回学校都是来去匆匆,肯定不知道中文系那边发生了什么大事。”孙燕一脸神神秘秘的。

    苏鱼咽下嘴里的包子,转头看孙燕:“有什么大事?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