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经典小说 - 七零海岛幸福小日子在线阅读 - 七零海岛幸福小日子 第76节

七零海岛幸福小日子 第76节

    “借书证。”周文芳恢复公事公办的口吻。

    “不好意思同志,我是来这边出差的,没有借书证。”男人歉意十足地说。

    不管怎么歉意十足,没有借书证就是不好使。

    “没有借书证我不能登记,不能登记你就借不出去。”周文芳带着他走到楼下,来到登记桌前。

    她打开登记册指给他看:“这些全是凭借借书证登记的,你看看,不是我哄你。”

    花芽闻讯过来,她拿起对方需要借阅的书《哲里木盟版画选》。

    对方见花芽对这本书表示出兴趣,客气地说:“这是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创作画集,在岛外已经看不到了。我没想到能在这里看到这本书。”

    于奇伸出手想要跟花芽握手。他见花芽的第一眼就愣住了,没想到小岛上会有这么甜美的姑娘,笑起来宛如夏花绽放。这样的姑娘可比文工团里的姑娘都要吸引人。

    “哦,对了,我叫于奇,是部队文工团过来进行文艺汇演的人员。”

    周文芳不走寻常路,先握住他的手说:“不是谁的手都能握的。你好,于奇同志,我姓周。”

    于奇觉得自己耳朵仿佛出现了错觉,刚才真不是他听错了?

    花芽把手背在背后,绕到周文芳里面。

    不是她没礼貌,是于奇看她的眼光让她别扭。这样的人她都会躲得远远的。

    再说他的八斤是个醋精,眼前这位男同志长相俊朗,可能是演出的时间多,难免会带着脂粉气,但还是比大多数男同志长相英俊。为了避免顾八斤闹幺蛾子,还是保持点距离好。

    于奇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阳光灿烂地笑了,露出一口雪白的牙:“同志,你看这样行不行,我把我的工作证放在这里押着,最多三天我就把书还给回来。”

    对于岛外同志过来借阅是有临时借书证,周文芳也没为难他,让他把个人信息登记,核对以后给他发了临时借书证,限期一个月。

    于奇感谢一番拿着书走了。

    “我还想跟你说呢,等着有演出咱俩一起去看呗。”花芽把于奇的借书信息登记,歪着头问周文芳。

    周文芳挺喜欢看文艺演出的,本身就是个文艺女青年,索性答应下来。

    下午没什么事,花芽就在文化活动室里帮着高婶子分发这次学习的资料。

    因为这次难得的文艺演出,家属们一个个都笑盈盈的相互约着去看。

    给扫盲班上课的是一位新来的家属,她儿子在这边当营长,她原来是教师退休。本不想过来,奈何外面闹的太厉害,不如就来岛内呆着。

    “今天给大家讲的内容是‘日常疾病预防’。我听说咱们岛上医疗资源有限,一般流行病的预防都是依靠吃大蒜.”

    “诶,小花,你认得这个字怎么念?”王梨花凑到花芽跟前,眯着眼睛讲纸拿的远远的放着看。

    “是‘膳’,就是过去皇帝‘用膳’的‘膳’字。”花芽探头过去跟她说。

    接着旁边又有一位家属问花芽:“那这个念什么?”

    花芽低声说:“‘参’,‘人参’的‘参’,是多音字,还有‘参与’的‘参’也是这样写。”

    王梨花缓慢地在“膳”字上标上拼音,拿给花芽看了一眼,花芽帮她改了一下。王梨花跟花芽说:“早知道还不如你上去给我们讲。”

    花芽忙说:“千万别说这样的话,我就是个小学生。”

    王梨花小声说:“怪不得我们被人叫文盲,小学生就这么厉害。”

    花芽抿唇偷着乐。

    随后,认认真真地听了听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

    这些日子花芽越发觉得扫盲班办得好。不光是扫文字方面的盲,还扫常识方面的盲,花芽在这边能学到不少岛上日常知识。到后来只要有时间都会过来参加扫盲班。

    等到下课,高婶子叫住花芽。

    “小花,你过来一下。”

    “婶子,有什么事?”花芽从座位上起来,颠颠跑过去。

    高婶子把一张表格递给她,说:“这是家属委员会的推荐表,你把你的信息登记在上面。我打算把你推荐到家属委员会里面做个干事。”

    花芽问:“就是干活的那个干事?”

    高婶子笑了用食指顶了一下花芽的脑门说:“对,那你愿意不?”

    花芽也笑了:“我愿意奉献。谢谢婶子给我这个机会。”

    高婶子说:“其实占用不了你多少时间,就是有些杂事需要人来管理。每个月没有工资,年底会发一袋糙米,聊胜于无,当做一年的幸苦费。你要是不在意,那我就推荐你了。”

    “那可好,我闲着也是闲着。”花芽美滋滋地说:“嫂子姐也在家委会,这样多好。”

    *

    演出的时间很快定了下来。

    礼拜一到礼拜五给西院的战士们演出。

    礼拜六给家属院里的家属们演出。

    方圆早上做了葱油大花卷,花芽和顾听澜过来一起吃。

    “那礼拜天休息么?”这里就花芽没看过文工团的演出,兴趣满满地问。

    方圆早上不但做了大花卷,还手磨了豆浆给他们加餐。

    花芽的豆浆是加了两大勺糖,喝到嘴巴里甜滋滋的。顾听澜尝了一口,愣是没敢尝第二口。

    趁着花芽注意力在文工团上,他心里盘算着礼拜天说什么也要带着小妻子去看看牙科大夫。现在她有时候牙疼都不敢说,自己忍着。

    “这你就不懂了吧,礼拜天要开联谊舞会。”

    方圆来这里多年,早就了解这里的习惯:“咱们部队里头单身汉太多,每年这个时候就会有文工团的同志过来相应组织号召进行相亲活动。今年人数多有七十多人,是去年的一倍。说不准是咱们031的战士名声好,传到外面去,都争着过来呢。诶,老林,你说今年能成多少对啊?”

    “肯定少不了,这次的文工团是山东部队的。姑娘小伙都是盘靓条顺的好体貌,山东是出俊男美女的大省,今年的联谊会有看头。”

    说到这儿,林八一又开腔道:“小顾当年被阮旅逼着去联谊会,那场面.啧啧,反正都结婚了,我就不提了。”

    顾听澜笑道:“没结婚的时候我也安分守己,你说话别意犹未尽的感觉,容易让我家那口子产生联想。”

    花芽回忆起她第一次见到顾听澜,就被他的劲腰长腿吸引。

    大半年下来,还是喜欢的不行。这男人浑身上下就是照着她的喜好捏出来似得,让她一头栽到他的温柔乡里。

    现在他还是已婚身份,安分守己定然是应该的。当初未婚.他整日撩拨人的态度和语气,花芽想了想问林八一:“当年到底什么样?”

    顾听澜一听就知道坏菜了,他的小妻子真惦记上这茬了。

    他给林八一使眼色,见林八一不看他。就给林八一夹了块油汪汪的炒鸡蛋,虚伪的关心道:“班长,吃蛋,别光顾着吃花卷。”

    林八一怎么会不明白顾听澜的意思,笑了一下跟花芽说:“当时就是有姑娘写了几封信让人转交给他,其他也就没什么。”

    “不光是当年,现在也都流行交笔友。相互写些生活感悟之类的书信交流着。我没时间,也没精力跟她们扯那些风花雪月,时间一长也就淡了。”

    顾听澜绝口不提被几个姑娘热烈追求,相互争风吃醋的事。他为了避嫌还特意在西院里住了好久,免得平时跟她们碰上。

    她们找不到人,自然要写信表达心意,顾听澜都不知道收到多少别人帮忙转交的情书。光是林八一就给他送过五六次。

    当然,这种事没必要拿出来炫耀,更没必要让他的小妻子听了介怀。

    “那你今年还去么?”联谊会不光是单身汉和未婚姑娘参加,还要求有些已婚人士过去帮大家伙保媒拉纤。

    “不去。”顾听澜说的很干脆:“我礼拜天陪媳妇看演出就成。”

    花芽觉得顾听澜态度尚佳,勉强饶过他。

    林八一点头说:“也是,你去了还有其他人什么事啊,哈哈哈。”

    顾听澜白了他一眼。

    礼拜六,花芽跟周文芳路过三区的礼堂。

    已经有不少面孔陌生的人在这边走来走去。一个个长相气质都很出众,个子贼高。站在一干家属里都很显眼。

    花芽看到文工团的姑娘,她们身上穿着军装,脸上上妆。有个别几位姑娘的头发是烫过的,跟电影明星似得,非常时髦。

    周文芳见得多不觉得有什么,就是看她们手上提的包和脚下的高跟鞋不错,打算托北京的朋友帮忙买一买。

    花芽倒是很稀罕,像个小老外,表现的很好奇。

    “原来还能有这样的军人,我还以为都要扛枪打仗的呢。”花芽感慨道:“这样多好啊,能当兵还能臭美。”

    “你想什么呢,她们不光是要在和平的地方演出,有的时候为了激起战士们的意志,还会到前线演出。可不是每天保持美美的就行。”

    周文芳拉着花芽往回走,她还提着不少苞米碴,是帮花芽拿回去喂鸟的。

    “那咱们今天早点过来,免得没有好座位。”花芽雀跃地说:“嫂子姐说了,她们的小嗓子可亮堂了。”

    “你放心吧,她们把演出地方改成了cao场。就是想让更多的家属能够看到演出。”周文芳换只手提袋子,沉甸甸的袋子勒的手生疼。

    她看到花芽比她拿的更多,两只手还有背上都是苞米碴,她问:“你到底要喂多少鸟,上个月不是才买过?”

    花芽的注意力被她拉回来,叹口气说:“你可不知道那群鲣鸟多能生崽。还有不少经过它们宣传慕名而来的其他鲣鸟,真是能干饭能拉屎。”

    现如今鲣鸟首领俨然成为大禹岛鸟类一哥,整日歪在窝里跟媳妇卿卿我我,不断地有其他鲣鸟要加入它的阵营。

    还有一些气候转暖从南方飞回来的候鸟们,它们都看好英雄碑这一块,它们不是鲣鸟群的对手,被鲣鸟首领率领一群小弟赶到英雄碑正对面的小树林子里栖息。

    花芽喜欢鸟儿,舍不得它们饿肚子,这段日子就喂的频繁些。

    “我也不是老喂,八斤说下个月海洋鱼群会过来许多,就不需要我受累了。”花芽说。

    周文芳叹口气:“行吧,下回找你家八斤来提苞米碴,我胳膊明天肯定酸的抬不起来。”

    第83章

    晚上有文艺演出, 花芽没心思做饭。

    周文芳坐在沙发上捏着肩膀说:“你家八斤不是要吃完晚饭才回来陪你看演出么,要不然你跟我一起去食堂凑合一口算了。”

    “对啊,小芳, 有岛外的同志过来, 说不定咱们食堂的饭菜还能好些。”

    花芽蹲在厨房门口, 把拿回来的苞米碴用小塑料袋一袋袋分好系上。等到喂鸟的时候直接提溜一袋出门就行。

    “你太不知道咱们部队领导们的用心良苦。”周文芳靠在沙发上,歇了歇说:“咱们阮旅向来不走寻常路, 最喜欢在首都领导面前哭穷。难得有外面的同志过来,阮旅不但要压缩食堂的饭菜,还要把供销社里的产品也下架一部分。咱们这里要富裕只能精神富裕,你没看最近借书的人都多了。”

    “嘿, 这也是个办法,谁让咱们这边经费总是不够。”花芽收拾完,拍拍手,给周文芳找出一个饭盒拿出来放到茶几上说:“你也别回去拿饭盒了,走来走去费劲。就用我们家的吧。”

    “真是小没良心的, 我可是帮你拿了二十斤苞米碴回来, 你陪我走两步怎么了。”周文芳把饭盒推开。

    花芽自己也端了个铁饭盒出来, 站在周文芳面前说:“我给你的饭盒是新的,就你用过。每次给你送好吃的都是这个饭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