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经典小说 - 穿成魔教妖女后我摆烂了在线阅读 - 穿成魔教妖女后我摆烂了 第113节

穿成魔教妖女后我摆烂了 第113节

    贺柘弯着腰用手去够篱笆里缩在一起的兔子。

    贺夫人见到后,抓起一只白色的兔子放在贺柘怀里,继续道:“我记得刚来时,有人不小心踩到过使者的尾巴,使者也只是不耐烦地甩了一下尾巴,并未伤人,是公认的好脾气。”

    姜时镜冷笑道:“夸一条蛇脾气好,真是新鲜。”

    贺夫人哽了一下,讪讪道:“只是村里人这么觉得,毕竟大家平时接触不到蟒蛇,更别说赤红的大蟒蛇,觉得新奇。”

    桑枝:“?”

    诧异地重复道:“赤红的大蟒蛇,蟒蛇的眉心有拇指大的白点。”

    脑海几乎在一刹那出现了画面,近乎十米长的赤红蟒蛇环绕在褐色的柱子上,巨大的蛇头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自己,金色的竖瞳微微散开变成椭圆形。

    是很明显的夜行蛇,大多的夜行蛇天生性子暴戾,与温和不占半点关系。

    那时的自己……约只有八岁。

    贺夫人伸手比划着:“大概这么小,红色里面一点白,所以很明显。”

    桑枝无意识地抓住了篱笆上的木头,用力到指骨泛白,几乎要把木头捏碎。

    她神色逐渐凝重,唇紧紧抿成一条直线。

    如果真的是她想的那条蛇,她几乎可以确认庙宇里的大祭司到底是谁。

    万万没想到被驱逐出咸鱼教后,不在蜀地安分地待着,竟然跑边境来装神弄鬼。

    还不知不觉地给村子里所有人种下蛊虫,他想干嘛?

    姜时镜看出她神情不对,走到她身边,低声道:“怎么了?”

    桑枝舔了一下干涩的唇,抬眸望向他,一时不知该怎么跟他说这件事,虽然那人已经被逐出咸鱼教很多年,但实际算来,他犯下的罪很可能与咸鱼教脱不了干系。

    按贺夫人所言,白北山的大祭司已定居十几年,而那人则是六年前才被驱逐出教,也就是说他一直在蜀地与边境两地间往来,并暗中给村内种下蛊虫。

    况且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当年教主顾念旧情并未没收他的骨笛。

    桑枝越想越觉得脑袋嗡嗡作响,不敢把事情想得太过糟糕,沉默了许久才道:“没事,就是突然想起一些事,晚些同你说。”

    贺家只在此居住了七年,就能全然相信大祭司,更别说其他的村民。

    她无法把猜想全盘托出,只能等人少时再慢慢告诉姜时镜。

    贺老艾用干草把兔子窝重新铺了一遍,然后将几只红眼兔子再拎回去:“有两只兔子怀了孕,过不了多久会拔自己身上的毛做兔子窝,不多铺几层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

    他说着把贺柘抱着的那只也拎了回去,笑道:“你们要是住的时间久,等它们生了还能带几只回去吃。”

    兔子的孕周期很短,只有一个半月,但他们明显不会待那么长时间。

    桑枝勉强笑了两下,婉拒道:“等祭祀结束,我们便会离开。”

    贺柘板着小脸,气鼓鼓道:“怎么能吃兔子呢,兔子那么可爱。”

    贺夫人轻拍了一下他的头,耿直道:“嘴里说着可爱,吃起来两大碗,还非要啃兔头。”

    强行回忆的画面感太强,贺柘瘪了瘪嘴,“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双手拍打着贺夫人的大腿,嚷嚷着:“你胡说,娘亲胡说,我没有……”

    山下忽然响起吹拉弹唱的声音,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唢呐和啰,声音大到几乎能传到山顶。

    几人走到院外探头往山下望去,错落的房屋遮住了大半,只能看到半个轿子正摇摇晃晃地往一户人家走。

    桑枝眯眼端详许久,讶异道:“绿轿子?”

    她眉间透着浓重的困惑,一时不知是自己见识浅薄还是这里风俗别致。

    姜时镜默默道:“中原不用绿轿子成亲。”

    桑枝不知为何松了一口气。

    贺夫人也瞧了半天,狐疑道:“以前他们同我说嫁给山神的新娘用的都是绿轿子,我还当他们唬我,没想到是真的。”

    桑枝:“只有十年一次的山神娶亲才用绿轿子?”

    贺夫人敛着神色摇了摇头:“这个我倒是真的不清楚。”她顿了下,往山下走了两步又看了两眼,道,“你们可以先跟着接亲的人一道去新娘凑凑热闹,一会儿跟着队伍一起上山就成。”

    她跑回院子里,匆匆道:“我去把后厨的活干完,尽快赶过去。”

    第102章 晋江

    ◎山神新娘21◎

    空气安静了一瞬, 桑枝轻叹了一口气,看向少年:“那我们……先下去?”

    姜时镜点了下头:“走吧。”

    两人相继往山下走,姜时镜想起方才她的失态, 问道:“你刚才是想说什么?”

    桑枝下阶梯的动作停滞一霎, 她垂眸沉默了好一会儿, 才缓慢道:“我不知道中原门派的职位划分如何,咸鱼教除了教主之外, 还会有两位长老辅佐历代教主。”

    “以此限制教主大权独揽, 出现为非作歹的情况。”她望向热闹的迎亲队伍,“贺夫人口中的那条蛇我见过。”

    姜时镜像是已有所预料, 平静道:“你怀疑白北山上的大祭司是咸鱼教的长老?”

    “红色蟒蛇本就不多见, 眉心又有一点白, 我记忆里右长老的蛇就长这样。”桑枝把先前自己的猜想尽数告知少年,语气逐渐沉重, “九年前他以人身炼蛊,才会被教主驱逐出教。”

    姜时镜:“大祭司在村里的时间已有十几年,蜀地与边境相隔遥远, 并不是一件易事。”

    桑枝就是没想明白右长老是如何做到的两地间奔波, 才存有顾虑,无法确定。

    咸鱼教目前饲养巨型毒物的人屈指可数, 除了小飞鱼之外,只有褚偃培育出了一只巨型蜈蚣, 其他的都为蟒蛇一类,但蟒蛇大多都是褐色或黑色。

    右长老的蛇有非常明显的特征,通体赤红眉心点白, 她只见过这一条蛇, 世上没有那么巧的事。

    姜时镜淡淡道:“兴许是蛇换了新主人, 离开了蜀地。”

    她毫不迟疑地反驳道:“不可能。”

    “培育出来的宠物一生只有一个主人,绝不会出现更换主人这种行为。”

    姜时镜一愣,看向神情颇为认真的少女,若有所思道:“咸鱼教的所有宠物终身都只有一个主人?”

    桑枝耐心地解释道:“并不是全部,教内会有弟子自己去抓成年毒物饲养,这种不是自己培育出来的宠物,没经受过药物控制,不会这么忠诚。”

    “而自小培育饲养长大的宠物,一旦主人死亡,它们也会跟着陪葬。”

    人工培育的毒物还未诞生初期,会不间断地喂食子蛊,子蛊与母蛊相互感应,毒物会下意识地把主人当作最亲近的同类,如母亲。

    培育期间还会喂食非常大量的药物和特殊的毒,以便它们长成想要的样子。

    姜时镜皱眉,脑中蓦然出现了在京州遇到的巨型金蟾,与三年前在蜀地救他的是同一只,当时未曾蒙面的咸鱼教人同他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cao控金蟾。

    正常金蟾不可能长到这种体型,看来也是人工培育出来的毒物。

    “我曾遇到过一只半人高的金蟾,你可否知道谁是它的主人?”

    桑枝怔住:“?”

    下阶梯的脚停滞在空中,她回眸望向少年,古怪道:“半人高的金蟾?”

    他在说小飞鱼?

    姜时镜回忆道:“仰头时高度大概到我腰间,暗金色的眼睛,横着的瞳孔偏黑。”

    是小飞鱼没错。

    “啊这……”她撇开眼,心头打鼓道:“不知道,没怎么见过。”

    顿了顿,为这番话添加几分可信度,又道:“应该是圣女的宠物,历代圣女饲养的都是蟾蜍。”

    少年一直没说话,她忐忑道:“你为何突然问这个?”

    姜时镜垂下眼,遮住了眸内的落寞:“好奇。”

    桑枝:“?”

    好奇?

    她想起在京州时的确带着小飞鱼不止一次出现在姜时镜面前,但以往他遇到咸鱼教人只多不少,不可能只有小飞鱼会给他留下印象。

    难道还有别的事情被她遗漏了?

    两人顺着阶梯走到新娘家附近,村里大半的村民几乎都挤在小院子里,有的站不下或实在挤不进去,就站在高一些的阶梯上瞧里面的热闹。

    迎亲的绿轿子已经在门口等候多时,村民们的贺喜声叠在一起,沸沸扬扬。

    离得近了后,桑枝才发现整体绿色的轿子,抬杆却是红色,且杆子靠近轿子的部分用红绸缎系了结。

    像是故意用大红隔绝整个轿子,红绿冲撞下,显得格外诡异。

    晴娃子家只比贺家大了一点,常年风雨洗涤下整个房屋变得褪色发灰,外墙上的墙面扑扑往下落石灰,有的甚至还被蚂蚁爬虫占据。

    屋子门口贴着双喜字,高高挂着两只红灯笼,瞧着分外有成亲的氛围。

    村长夫人上前敲了三下大门,喊着:“山神迎亲,请新娘出门。”

    门“吱嘎”一声从里面推开,带着红盖头的新娘站在门口,身侧是搀扶的妇人,应是刚哭过,双眼泛红,眼睑下还有未干的泪痕。

    强撑起笑容扶着十岁都不到的新娘走出门。

    村长夫人在旁边紧盯着新娘幼小的脚,念叨着:“一步跨出门,二步拜父母,三步离灾厄,四步神赐福,五步入轿……”她拉长音量,高喊道“起。”

    随着话语一落,轿子被高高抬起,平稳地往山上走。

    抬轿子前后一共四人,身穿红绿相间的衣服,都是村里未娶亲的年轻男子,按规矩来说娶过亲的人不管男女都不允许触碰轿子。

    吹奏百鸟朝凤的乐队走在最前面,轿子在正中,后面跟着的是背着祭祀品的村民,再后则是一同上山祭拜的村民,热闹地排成两排队伍有序地往山上走。

    桑枝与姜时镜身为外乡人只能跟在队伍的最末尾,浩浩荡荡的队伍如长龙般蜿蜒在山间,从远处望去煞是震撼。

    贺家赶来时队伍已经走了大半,他们跟桑枝与姜时镜两人远远打了个招呼,便往队伍中后位置跑,贺家在此待了七年,慢慢也积攒了许多人脉,按辈分也排到中后位。

    白北山只是一座小矮山,上山的路程并不会很久,大约走了一个多时辰,便能隐隐看见伫立在山顶的古老建筑。

    年岁似乎已经超过百年,红色外墙残缺不齐,水痕遍布,双层的四角屋檐皆挂着大红灯笼,细看下就能发现每一个灯笼上都有一只巴掌大的蝎子,虎视眈眈盯着每一个路过的村民。

    两层楼高的庙宇前是一个六边形台子,每个角上立着木杆连着红丝带,六根丝带在正中间交会编织成偌大的花球形状。

    悬在空中的丝带上还挂着许多村民手写的许愿条,随风飘动。

    台子正中央是紫铜狻猊大鼎,两侧架着两把梯子,里面燃着三根比手臂还粗长的香,大鼎四面边角斜放着长方形的立香香炉,上层是用于祭拜上香的地方,下层镂空的位置烧着长度不一的细长蜡烛。

    村民把背上来的贡品按大小摆放在大鼎前,最中间的是一只上百斤重的猪,身上戴着红绸带的花,连眼睛都没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