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经典小说 - 重生八零年代奔小康在线阅读 - 重生八零年代奔小康 第12节

重生八零年代奔小康 第12节

    第23章 改建

    四人到了大厅,林丽清看向木梯,“上回来没好意思上去,现在就看看上面是啥情况。”

    林国业年轻,身手矫健,走在前头,林丽清走在最后,她才冒出个头林国业便严肃地说道:“等等,你们先别上来,这二楼不结实,二哥,你看这里的木板都断了,那边还有一个洞呢!”

    林丽清和陈美云对视了一眼,默默地退了下去,二人在楼下听楼上走动的声音,脸色有些难看。

    “丫头,这两千八亏了!”陈美云气愤得想去跟搬走的黄家人讨钱。

    林丽清忙拉着陈美云的手安抚道:“妈,房子都过户了,现在说那么多也于事无补,看看二哥怎么说。”

    不一会儿林国安兄弟俩从楼上下来。

    林国业率先开骂,“黑心肝的玩意儿,这种楼也能住人,你们肯定被骗了。”

    “那倒不至于,之前我过来的时候听黄家那老头说过,二楼是他和他小闺女住的,上面也有床摆放的痕迹,只能说他们住在这里一直没出事是运气好,但我们可不能赌,正好趁着这次改建一起修了。

    不过这事得让黄建兵知道才行。”林国安缓缓说道。

    黄建兵是中间人,房子有安全隐患这事他们事先都没说就是他们的不对,虽然他们不会跟黄家人要补偿,但什么态度要让对方知道。

    陈美云还是不痛快,看这房子哪哪儿不顺眼,最后还是林丽清连哄带劝给忽悠到徐慧的猪rou摊。

    林国胜一瞧,有自家老娘在,他正好可以去林丽清那边帮忙。

    陈美云本来想拉着徐慧好好说道说道,谁知道猪rou摊生意就没断过,她断断续续说了一会儿也说不下去了。

    林丽清这边在林国安去单位没多久就有两个工人拉着材料上门,估计是林国安提前交待过,他们先到二楼转了一圈,之后才下来,跟林丽清说了大概情况。

    “这房子估计起了好几年了,好在房梁还挺结实的,外围四面墙厚度也够,把二楼的铺地的木板换新的就行,你们要是不放心也能在房梁下再加固一道砖墙,保准再过五十年也没问题。”

    林丽清听了那是又惊又喜,但也有一些担忧,“这样的话得再花多少钱?”

    二人对视了一眼,笑道:“妹子不用担心,国安哥可是砖窑厂的正式工,还是个小领导,买这点砖用不了多少钱,我们俩的工钱你看着给就行。”

    林丽清有些不好意思,“这样不太好吧!两位大哥也是砖窑厂的工人?”

    “那倒不是,我们专门给人建房子,跟砖窑厂的人都认识,这次也是国安哥找上我们,本来以为做两天工就差不多了,现在看来得再多两天才行,不过不打紧,不是什么大问题。”其中一人说道。

    林丽清这才松了口气,老老实实地看着他们改建房子,既然要加固,自然是砖墙先修,正好林国胜过来,听了两位师傅的话立马过去帮忙,林丽清都不用干啥。

    瞧他们干活有条不紊的,她干脆骑三轮车回蕉南村继续烤香蕉片,免得后面供应不上。

    接下来两天正好赶上周末,林国胜轮休了一天,正好过来帮忙,林国安照常休息,和两个师傅合力把重要的活在周六都给做完了。

    周日的时候林丽清和林常敏过来,再加上林国胜他们打下手,几人合伙,用两天时间把后厨的烤炉和灶台给修了起来。

    之后林国安他们又用了半天把一些软装搬进去。

    林丽清在周二下午卖完香蕉片过来验收成果,改建后的房子可以说是这条大路上的一景,最醒目,最独特。

    一楼朝大路的整面墙全部敲掉,做成门面,两面墙原本要刷白灰,考虑到成本,林丽清让他们贴了木板,刷了漆,看起来干净又漂亮,两边还做了两排货架,最里边是收银台。

    当然,这个收银台暂时用不上,这年头贪小便宜的人不少,她做生意必须一直在门口盯着。

    一楼原先大厅的地方改成后厨,没有过多装修,靠两面墙修了两个烤炉,一个可以专门用来烤香蕉片或者其他果干,另一个专门做点心,两个烤炉比她家那个还要大三倍,用起来绰绰有余。

    另一面墙修了个灶台,林国胜不知道从哪儿弄了一口大铁锅来,可以蒸煮炒,干啥都行。

    他们还做了三个烟囱,通到二楼房顶,不会影响到周围的住户。

    中间安放了一张大小合适的实木八仙桌,上面的案板又厚又结实,专门给林丽清做点心准备的,另一面墙就是木梯了,这个没做什么改动,倒是木梯下做了架子,到时候可以放托盘什么的。

    原先被黄家当厨房的小后院则修了个结实的棚子,专门放柴火和尿桶。

    二楼一样的布局没有变,只是换了地板,里面那间放了床和衣柜,给林丽清休息用的,外面这间当成储物间,放食材。

    整体设置合理,也没浪费半点多余的空间。

    还有一点,他们考虑到林丽清一个女人爱干净,二楼房间的墙面还刷了白灰,窗明几净,比林家的屋子还要好上三分,更是颜家那破屋子不能比的。

    最重要的是安全方面也做了考虑,现在没有卷帘门这种东西,他们这里的店面都是用木板封门,一点都不安全,林国安让人在店面和后厨之间用红砖修了一堵墙,就留了一扇门。

    晚上要是林丽清留宿这边只要把店面关了,再把这扇门从里面锁上,绝对没有问题。

    因为安全问题有保障,她甚至琢磨着要不要直接搬到这边住算了,但想到孩子离不开她,这个念头又被她压下去了。

    铺子弄好了,她也不想等什么黄道吉日,第二天就出去采购原材料,第三天放了一大串鞭炮正式开业。

    因为是饼店,她这店里主要的还是卖饼和糕点,大家常吃的那些双糕润、枕头饼、白香饼、蒜蓉枝、猪油花生饼、绿豆糕等等,一样都做了一些,除此之外她还整了现在不多见的红豆糕。

    第24章 忙翻了

    另外还有当地传统小吃麻糍做了几种口味,以及她的招牌香蕉片,除此之外,又加了新产品,烤地瓜干,吃起来酥酥脆脆,口感不亚于薯片,刚做出来林国业这家伙就不知不觉吃了一大半,差点被陈美云拧断耳朵追着打。

    一度让林国业怀疑自己不是陈美云亲生的。

    不过他在尝了林丽清做的那些点心后已经可以预见生意的火爆了,语重心长地搂着林丽清的肩膀说道:“二姐,咱们也算是穿着一条开裆裤一起长大的,同甘苦,共患难,苟富贵,莫相忘.....”

    林丽清朝他翻了个白眼,“我的开裆裤,你穿得下嘛!”

    林国业看了看两人差距悬殊的身材,默默地收回自己的爪子。

    因为是第一天开业,她整了个打九折的活动,东西摆在货架上明码标价,更市面上一个行情,加上打折,路过的人不进来看看都对不起听到打折这两个字。

    于是从上午七点开始,店里的人渐渐多了,陈美云自告奋勇过来帮忙,连于晓萍都上阵了,结果三个女人硬是差点被顾客抬走,要不是于晓萍始终坚持盯着店里的人,还真被几个人逃单了。

    直到中午十一点多店里的人才少了一些,因为这个点该回去做午饭了。

    林国胜和徐慧提着东西过来的时候,就看到蔫儿吧唧的三个人,好像被狂风摧残过似的。

    “这是咋地?不是刚开业吗?怎么?生意不好?”徐慧担忧地问道。

    林国胜立马接过话茬,“没事,第一天嘛.....咦?你们就弄了这么点东西卖吗?”

    陈美云有气无力地抬了抬眼皮,道:“这些是早上卖剩下的,也不知道下午够不够卖.....”

    说着陈美云看向林丽清。

    林丽清挣扎着起来,咬牙道:“我再去做点,对了,大家都饿了吧,我顺便把饭做了。”

    于晓萍还算精神,跟着起身,“我去帮你。”

    “行了!我来就好,你们好好歇着。”徐慧直接拎着rou去后厨,赚了钱就好,她也跟着开心。

    林丽清又歇了会,瞧客人上门了立马让林国胜顶班,自己跑去后厨做点心。

    等徐慧做好了饭菜才发现大家都忙得晕头转向,就连林国胜也没空跟她说一句话,得了,她赶忙去换陈美云进去吃饭。

    陈美云吃好于晓萍才进来。

    林丽清则是趁着干活的空隙随便扒拉了几口。

    下午三点多,林国胜先回去做饭等两个孩子放学,徐慧继续留在这边帮忙。

    一直忙到下午六点多大家才真的闲下来,此时天已经黑了,店门口不远处有一盏路灯,还能看清路过的行人。

    林丽清把店面关了,众人围坐在后厨的桌子边上,因为舍不得开电灯,就点了一盏煤油灯放在桌子中间,一群人狼吞虎咽地干掉一桌子菜。

    其实就是普通的农家饭,只有一盘炒猪rou片是硬菜,但大家没有半点意见,吃完帮着收拾一下就准备走人。

    林丽清赶忙把今天卖剩下的点心给他们都装了点,徐慧和于晓萍说什么都不要,还是林丽清佯装生气了她们才收下。

    陈美云有些疲惫,跟林丽清说道:“我和你二哥二嫂一起回去,明天再过来帮忙。”

    “妈,您明天就别来了,在家里好好歇歇,今天也是做活动才有这么多人,明天不打折了肯定少了很多顾客,我自己一个人就能忙得过来。”林丽清心疼陈美云这么cao劳,再三保证自己一个人没问题。

    原本她也要跟着一起回村的,但现实情况摆在这里,她根本走不开。

    陈美云还是不放心,她赶忙说道:“你要是有空帮我看着孩子就行。”

    说到三个外孙,陈美云也是担心得很,“你爸自己的腿还没好利索,今天一个人看三个孩子肯定手忙脚乱,不说了,我得赶紧回去,明天看情况再说。”

    林丽清使劲儿点头,另外给陈美云准备了一大袋点心,看着他们远去才重新关了店面。

    把店里的架子都擦一遍,地拖干净了才去了后厨,顺便锁了后厨的门。

    坐在长凳子上稍微歇息一会儿,琢磨着明天要做多少量。

    同一时间,家属楼那边把房子卖给林丽清的黄老头儿子黄有成正在跟全家说这个事。

    “爸,你今天又去老房子那边溜达吗?我听别人说老房子被他们改建了一下,大变样了,而且生意好得不得了。”黄有成心里其实有些纠结,一边后悔卖房子卖得太冲动,一边看着崭新的楼房又觉得自己的决定没有错。

    这种念头已经折磨他一整天了。

    黄老头倒是想的来,眼皮子都不带抬一下的,“打听那些干什么?房子都过户了,钱我们也拿到了,新房也住上了,以后那就不是我们的老房子了,人家开店是好是坏都跟咱们没关系。

    你也别眼红,我听建兵说交房后人家还去找了他,说那房子二楼地板不结实,有安全隐患,好在人家也就说了一嘴,没有找咱们要赔偿,不然这事还不知道怎么闹呢!”

    那房子要是好的两千八他们收得心安理得,但二楼的问题确实存在,那个时候他们也故意没说,更没领人上去看,心虚得很,人家买了房子还得花钱改建,里里外外又是大几百,黄老头又不是不会算账,自然不会眼红嫉妒,反而庆幸林丽清生意好,这样对方也不会事后算账。

    黄有成一愣,他都忘了这一茬了,住老房子那边他从没上过二楼,就算有事也是楼下喊一嗓子把人叫下来,是以自家老爹反应过地板问题他都没怎么上心。

    现在被自家老爹一提醒,他也没法继续说下去了。

    不一会儿黄老头的儿媳妇苏玉下班,手里正好提着一些点心,“爸,我今天路过老房子那边买的,正好做活动,生意可好了,你们尝尝味道怎么样。”

    她其实想法跟黄有成差不多,看人家生意好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又舍不得这楼房,在矛盾的心理驱使下,竟然鬼使神差地花钱买了好几种口味的点心。

    黄有成看家自家媳妇买了这么多,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却没说什么,他们两口子都是工人,都赚钱,媳妇娘家兄弟也是有出息的,他在苏玉面前可没啥底气。

    第25章 人手不足

    于是他随便拿了一块双糕润,咬了一口便惊了,“咦!这味道还真不错,比百货大楼里买的好吃。”

    苏玉一听,也怔了一下,尝了一口,不得不承认对方的双糕润做的好,随后她又尝了一块猪油花生饼,发现林丽清卖的猪油花生饼,饼皮跟外面的不一样,劲道有弹性,不会一咬就掉一身渣。

    她儿子和小姑子闻声过来,两人直接各拿了一根蒜蓉枝啃得欢,酥脆的声音把黄老头的食欲都给勾起来了,别看他老了,牙口却是极好,再啃几年蒜蓉枝都没问题。

    小孩吃了一根蒜蓉枝又拿了一片地瓜片,才咬了一口就高兴得原地蹦跳了好几下,“爷爷,爸爸mama,这个太好吃了,太好吃了,我都要.....”

    看他那样苏玉直接拿了一片掰开,几个大人都尝了几口。

    到最后苏玉不得不承认林丽清的手艺是真的好,难怪生意这么火爆。

    此时他们两口子那点嫉妒不甘的心思已经荡然无存了,只有打心底里的佩服,有这手艺难怪敢花这么多钱开店,换了他们来的话只怕能把家底都给赔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