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经典小说 - 表演之神[娱乐圈]在线阅读 - 表演之神[娱乐圈] 第72节

表演之神[娱乐圈] 第72节

    事实上,大多数艺人读书时候学习成绩都算不上好的,进了圈子之后又完全脱离了正常的社会,会失去对一件事正常的把握能力...最后往往会比吃瓜民众平均水平还要低不少,都不像个智商正常的人的。

    有的时候民众看到一些艺人的愚蠢发言,不合时宜的表现,超乎想象的黑历史,都会不自觉产生智商上的优越感。和优越感一起的,还有深深的不解:这种人是怎么赚到钱的?

    只能说,不同的圈子,挣钱的门槛本身就不同。

    这一晚的夜谈程程并没有放在心上,只当这是一次很普通的聊天,但之后几天她发现不是这样。从她返校上课开始,她注意到同学们大部分都发生了变化,好像一个暑假,不只是让他们脱离了大一生的身份,成为师兄师姐,还让他们迅速有了圈内人的样子。

    圈内人的样子算什么样子?要让程程来说,就是社会人之于大学生吧。

    不是说社会人不好,只不过相对于大学生,社会人确实不那么纯粹了。而这个形容放在演艺圈,指向会更加明确——同学们的变化比程程预想的来的更早一些。

    程程上辈子是混过娱乐圈的,知道那是个大染缸,也知道同学们迟早也要投身进去,但她不知道同学们会变的这么快。似乎只是一转头的功夫,大家就都开始找各种机会,学会了很多圈内招数。

    这些事情在程程的头脑里过了一遍,然后又被很快丢在了脑后。只能说,这些事情是早有预料的,她更不可能‘可惜’谁,而且这有什么好可惜的?各人有各人的路而已,她在别人眼里还是其中一员呢!

    事实上,程程也没时间关心那些有的没的,在这个大家都很忙的大二,她也很忙的。每天要上课,要练习声台形表,还要抽时间去做《夏了夏天》的后期,忙都忙死了啊——《夏了夏天》的舞台戏,现场表演要重新录音。

    这是因为收音不好,也是因为包帅的架子鼓拖了后腿,达不到电视剧中设定的‘天才鼓手’的水准。如果是一般的剧,这样也能糊弄过去了,但《夏了夏天》眼看是精品,这种‘白璧微瑕’就难以忍受了。

    更别说在夏喻的贝斯和程程的吉他里,他的鼓真的显得很‘可怜’...凡事就怕对比。

    本来程程只用录一首歌的(《夏了夏天》里的热潮乐队林星是主唱,但也有一首歌是女声主唱,所以是艾米唱的),不过程程觉得自己弹吉他既然是达标的,干脆后期录吉他也自己上吧。

    她觉得这有点儿像是演员的台词,现场收声不能用,也要尽力后期自己配音。除非是真的不合适,不然没必要别人来配,别人配的再好、再专业,也只能做到尽量去贴演员,不能做到真的原汁原味——当然,演员本身实力不济,自己来反而会成为作品障碍的,那就不用考虑这些了。

    夏喻也是自己来录贝斯的,程程一个,他一个,还找了一个专业鼓手,这就齐了。

    这个鼓手大佬也不是随便选的实力强的,而是特意挑了一个年轻的,和设定中‘小杰’的风格很像的。年轻的鼓手没那么稳健,反而更像是天才少年——这种细节抠的是太细了,绝大多数观众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些,但一部好作品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个一个小细节扣出来的。

    相反,大制作的烂作,就是这个也将就,那个也凑合,慢慢的、慢慢的,s级的项目也废了。

    “程程最近真的很忙啊,还请了两次假。”大形体上,余萌和程程一起压腿,然后还一边闲聊。

    “对,之前那部电视剧,还有一些后期录音的工作得做...”程程轻松地做着软开训练。

    余萌没有多想,觉得后期录音这事儿也挺常见的,就略过去了。转而和程程说起了别的:“听说伍清老师给你推荐了一个戏?”

    “对...就是一个很像田月月的白月光角色,大概是看了《致命游戏》之后,觉得我适合这种戏吧。到时候也不用拍太久,几天就能拍完。”程程没有多说什么。

    “咦,我还以为伍清老师会给你介绍很厉害的戏,演个正剧女二号,或者直接女主?”余萌似乎是有点儿惊讶,还睁大了眼睛。

    程程转过身来,轻轻推了她一下:“不要装好不好...明明就有点羡慕吧?”

    两个人面面相觑,然后就都笑了起来。笑了一会儿,余萌才说:“是有点儿羡慕嫉妒恨啊,伍清老师那么喜欢你,都看出她偏心啦...所以才奇怪,怎么这么个小配角给你?”

    不是说小配角不好...其实现在班上已经两极分化了,既有事业开展顺利,已经演上、或者即将要演一番二番的,也有还在到处试镜小配角的。程程刚刚在一部剧里演了女主角不错,可剧不是还没播么,而且就算播了,以她的资历,谈她不接小配角也还太早了!

    只不过这是伍清老师‘介绍’的,余萌就下意识觉得应该是个好饼来着。

    “是一个人情戏,其实伍老师不太希望我们大二接太多戏。”伍清老师确实希望学生们能在大二时更多时间在学校学习,但早十年就管不住想当明星的学生了,更别说更讲究出名要趁早的现在了。

    “是嘛...所以你除了这个戏,接下来就没有戏约在身喽?”余萌忽然想到了这个,多问了一句。

    “对,刚刚拍完一部戏,也不用这么快想下一部戏...在学校好好呆几个月,这期间看哪里有没有试镜的机会。”就算试镜试上了,也不太可能立刻进组,中间的时间可以为角色做准备。

    虽然有些人美化过轧戏,说那是努力,但那是老黄历了!轧戏是努力、是拼命的年代,多是指港台那边影视产业繁荣的时候。那个时候一部电影可能就是拍十几天,大家都忙着赚快钱,片子也都是各种商业类型片,大环境根本不让演员雕琢角色,轧戏更像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谈不上追求不追求。

    现在轧戏就是不够认真的体现!

    事实上,不只是轧戏,无缝进组也是个大问题。前者有点儿像是同时交往几个男朋友/女朋友,后者则是像没有同时交往几个男朋友/女朋友,但几任男朋友/女朋友之间接的很紧。

    前者有道德上的问题,这是不用洗的,关键是后者,一般是不会直接说这有什么问题的——但真的没问题吗?

    今天和一个‘好朋友’分手,明天就和新的‘好朋友’在一起了,这算什么?道德上的问题没有了,但对感情不够认真的事实是有的。

    程程就亲眼看过无缝进组是怎样消磨掉一个原本很有灵气的演员的光彩的,无缝进组本身就意味着现在这个角色不能专心致志,下一个角色不能准备充足。至于说无缝进组所代表的‘努力’,在演戏这个行当里,这种用量去弥补质的不足,真的是努力吗?这不更像是一种偷懒?

    不想动脑子了,不想劳心费神钻研了,不想和自己为难,把自己的精神搞得紧张兮兮的,于是选择了努力拍更多的戏。这很像刷题的时候压轴题做不来,所以整天刷大量的基础题啊,看着很努力,其实是偷懒。

    “试镜的机会啊,挺难的...不过你也算是入行了,也说不定。”余萌嘟嘟囔囔的,程程也听清楚了一些。

    程程懂她的意思,想要纯粹靠试镜拿到角色,这些年是越来越难了。

    像是主要角色,要么主创团队导演这些人已经有心仪的人选了,要么就是有资方塞人、圈内一些公司分猪rou。通过试镜找人,如果不是小配角,还得是不太讨喜的小配角,那就得是运气很好,从人家手指头缝里漏出一星半点儿了。

    只能说,幸好程程之前拍了张原导演的戏,之后又担当了一部剧的女主角...虽然是这年头大家都看不起的网剧,但好歹是和夏喻合作,拿出来说也是有牌面的。这在行内就算是入了行,而这个圈子的规矩是,一旦入了行,人家就不会拿对付外行人的方式对付你。

    所以说,演艺圈是真的很幼稚,‘欺生’这一套都成了规矩了。

    程程去参加试镜,如果不出什么场外因素,找那些小配角演,在选角导演那里还是能得到公平的待遇的。

    相应的,一个不算入行的演员,很可能在一开始就被刷下去,甚至没门路参加试镜,简历都投不进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各大影视基地中的群演,那么多人,总有一些自学成才的,至少试镜个小配角是有竞争力的。但作为龙套演员,想要顶上去太难了!非得有个机遇才行。

    “你要是签个公司,情况立刻就不一样了。”余萌最后说了句大实话。

    程程这些问题,说到底就是资源问题,而她一旦签了公司,还会有资源问题吗?别人签了公司说不准,但程程签了公司,余萌敢打包票,那立刻就是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啊!

    漂亮、有演技,还凭借张原导演电影里的一个小角色出圈了一次——从这就能看出是有观众缘的,这一点很重要。

    这样的超级新人,哪怕是不差新血的大公司也是很愿意培养的。

    “再说吧,我现在还挺好的,也不着急这个。”程程还是原本的想法,签公司好处是有的,但也有坏处,她衡量了好处和坏处,笃定了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就暂时没了签公司的想法。

    至少现阶段她还没有因为没签公司就没戏拍,在演员这条路上,也没有感受到某些方面的挫折。既然是这样,那保持现状就好,想签公司对她不是难事,反而是现在这样的自由身,在签公司之后就不是想有就能有的了。

    “是啊,你是不着急,我觉得至少可以等你和夏喻的那部剧出来...到时候再和公司谈,筹码也更多。”余萌觉得这就是程程的想法。

    程程和夏喻的戏能爆吗?余萌不知道。但她知道,程程这样的新人演员演戏,哪怕是烂剧,一般也是没什么风险的,至少不会让自身价值降低,因为本身就没什么好损耗的。相反,这个剧但凡有点儿水花,有点儿比较好的反响,那作为女主角的程程,立刻就会不一样了。

    既然是这样,她当然可以有余裕地等。

    不过话是这样说,余萌还是挺佩服程程沉得住气的。说起来班上的同学都还只是大二的学生,都应该沉得住气,好好确定未来的路才对,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很多人已经急躁起来了。

    想到这一条,她脑子里已经转过了班上几个人的名字,视线在其他同学身上扫过,看到了胡跃...停了停,又挪开了。

    余萌听说了一些胡跃的事,胡跃最近傍上的一个富婆,据说是一家娱乐公司的股东,还是大经纪人。借着这个富婆,他是有捞取一些资源的想法的——这本身没有什么,比这离奇的多的事在圈子里太多了!

    胡跃真正让班上同学尴尬的是,他在给男同学引荐富婆,还组织女同学去一些场合交际——主要是她傍上的那个富婆的公司,常常需要和导演、投资人、电视台高管搞好关系,一些场合能拉到京影表演班的女孩子去,也是能增光添彩,甚至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的。

    引荐富婆,又或者去交际,大部分的同学都拒绝了,但总有人是有想法的。

    这些有想法的人不见得真的是豁出去了,多多少少存着‘钓鱼’的想法。既要找机会,又要保全自己...至于实在不能‘鱼与熊掌兼得’,到时候要怎么选。这就是现在的他们没有想过,不愿意想,想了也没用,只能到时候看本能的了。

    大形体上完,大家都累趴了,程程和余萌肩并着肩往教室外走,一旁还有张宇希和莫英子,她们都是要回寝室洗澡的。

    “程程,等一下、等一下!有事和你说!”在走廊上走着呢,程程就被人叫住了。

    同寝室的几个人都停了下来,看是胡跃。

    程程和胡跃不熟,特别是在程程特意疏远下,胡跃可以说是她在班上最不熟的同学。这个时候被他特意叫住,程程实在想不出他有什么事。

    “有个事和你说...我们去外面单独说吧。”胡跃看了看余萌她们,又说。

    “不用,有什么就在这儿说吧,都是同学,有什么可避的?”程程没有私下说什么的意思。

    这话引得听懂她意思的余萌噗嗤笑了,但很快她就圆了回来,笑着对胡跃说:“就是,胡跃,程程说得对,大家都是同学,有什么好躲着说的?说吧说吧,我要听听你有什么秘密的事,还得私下和程程说!”

    胡跃没办法,只好对程程说:“我认识的一个jiejie,她不是花田娱乐的么,特别看好你,想要签你...这周周末,你能去一趟花田娱乐吗,你们可以谈谈这个事儿。”

    程程想了想,说:“还是算了吧,签约公司的事,我想再看看,现在不着急。你替我和你那个jiejie说,我还在读书,这些事暂时不着急的。”

    说着,绕开他就要走,这次又被胡跃拦了下来:“哎哎哎——别这么着急啊,你就算现在不着急签公司,对这些公司多了解一些,总是好的。”

    程程微笑不语,大有你随便说,我动心了算我输的意思。

    说了一大堆都没用,胡跃只能叹口气说:“行吧,你不愿意...那周日有空吗?周日是欧阳珣导演的生日,花田娱乐组织了一个聚会,就是很普通的冷餐会,到时候很多导演、制片人都会在,你可以去看看——”

    其实胡跃是硬着头皮说这个的,本来的打算是先拉人去花田娱乐谈签约的事。签约的事一旦开始谈了,大家就是‘熟人’了,甚至未来可能是亲密的合作对象,那有些事就不那么好拒绝了。

    但现在,谈签约的事不行,就得直接谈这个。而以他对程程行事作风的了解,她就是‘清高’!能答应的可能性真不大。

    程程的脸色彻底冷了,‘哦’了一声:“我觉得,人都是要有眼色的...没眼色真的很惹人厌,你觉得呢?”

    第81章 热潮来袭(21)

    影视圈向来有‘因人成事’的风气, 这一点,哪怕是最向‘钱’看的年头里,本质也没有发生变化。

    这可能和影视作品的特性有关,要知道, 哪怕是好莱坞那样电影工业已经相当成熟的地方, 电影也无法完全‘工业化’。在好莱坞之外, 影视作品就更具有‘手工业’, 乃至于艺术创作的特点了。

    ‘手工业’的特点之一是什么, 不就是格外看重大师傅的手艺,而且这份手艺没法快速扩散么。至于艺术创作那就更别说了, 各中妙处, 存乎一心,谈什么‘技术’?人家跟你谈悟性, 谈艺术!

    而如果‘因人成事’的话, 圈子里天然就有资格做关键人物的, 无外乎导演和制片人,如果是电视剧,编剧应该也可以——众所周知, 电影重导演, 电视剧重编剧。

    这也恰好对应了三中中心制,导演中心制、制片人中心制、编剧中心制。

    国内编剧没得地位, 少数几个大编剧也不是因为编剧地位高,所以受尊重, 而是他们自己人牛逼。至于制片人中心制, 这在一切资本做主,影视产业化程度更深的国家比较常见,国内一般还是导演中心制, 偶有制片人中心制。

    也因此,导演的地位是很特殊的,或许资本能够让导演折腰,或许明星比导演挣得更多,但这也改变不了导演在片场的地位——一旦一个项目开始,一个导演真的下定决心要做什么事,资本想要玩赖,明星想要任性,他就都能顶住!

    明星不用说,再大的牌,片场上不听话,说起来都是理亏,传出去只会自己增加负面标签。资本的话,也只不过是下次注意点儿,别找脾气这么大的导演,但现在只能认了。

    事实上,资本可能下次也不会注意点儿,因为导演就很少有特别听话的。特别乖巧的那中,大多数都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而已。自己但凡出头了,也能甩出一句‘爷不伺候了’的话。

    所以资本想要合作已经出头的导演,都得面对这中问题......

    在这中情况下,能赚钱、能拿奖的电影导演,在资本眼里就是香饽饽,都是要争着结交的。投资这位导演的电影都不是最重要的,毕竟每年赚钱的电影太少了,投资大、回报慢,风险还高,除了几个玩儿明白了的,大家现在也不着急投钱了。

    至于电视剧,那倒是个好项目,只不过电视剧导演又相对没那么重要了。平常常被挂在嘴边的电影导演多的是,可是电视剧导演说得出口的有几个?就是个这个道理了。

    结交大导演主要是为了两个,一个图大导演的名气,让大导演在自家公司挂了名,好处是大大的有的。上几个头版,拉一波知名度就不说了。只说资本层面的,如果公司上市了,股票能提振一波。如果公司没有上市,大家合伙弄个工作室、子公司什么的,捞钱的手段可多。

    还有一个,大导演有什么项目,自家的艺人可以参与进去啊!让艺人出演大导演的电影,艺人的知名度、逼格都能得到很大提升,反映到身价上还有身价大涨。

    影视圈的大公司往往不在乎几个艺人的来去,甚至头部艺人,一两个也不见得能让公司伤筋动骨。有的时候为了展示权威,还有刻意打压、雪藏大明星的事呢!但导演则不同,大公司往往也是伺候着几个常合作的大导演的,生怕人哪里不舒服了。

    欧阳珣在花田娱乐的地位就很高。

    作为业内辈分很高的导演,欧阳珣在导演这行差个神格,但说他是大导演这是没问题的。也正是因为他没有‘神格’,才和花田娱乐的绑定程度那么深——花田娱乐算是大公司,但真正的顶级大导,只会有经常合作的公司,而不会被彻底绑定!

    人家是有本事周旋在两家以上公司之间的,就算玩一女二嫁之类的游戏,这些公司也得笑脸陪着。

    欧阳珣现在过生日,花田娱乐当然不可能没动作。‘简单的冷餐会’只不过是客气的说法,事实上联系了礼宾公司,这个生日会办得很尽心!食物方面,人均有两千块的预算。酒的话,葡萄酒都是八百一瓶的,国内的白酒用的是郎酒,以及少量的茅台。

    这中人来人往的冷餐会,来宾不会是十几二十人,动辄是要上百的,所以这个标准就是很高了。

    而且这还只是食物的花销......

    “欧阳导演...”“欧阳导演...”“欧阳,这边...”“欧阳哥,上回说的那个...”

    作为寿星,满场都是招呼声,欧阳珣四处打了招呼,最后还是回到了几个老熟人中间。

    几个人碰杯说话,一会儿说手头的项目,一会儿又说圈子里的八卦。别以为一帮老男人就不八卦了,事实上他们八卦起来和普通人也没什么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