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经典小说 - 律师本色在线阅读 - 律师本色 第371节

律师本色 第371节

    一旁的余婉茹看向方轶的眼神中也是充满了感激。

    没错,省高院采纳了方轶的辩护意见,裁定驳回抗诉,维持原判。

    中午的时候,顾明国夫妻请方轶和云乔在市里的高档餐馆吃了顿午饭,以示感谢。

    ……

    这一日,孟广达提着包,一脸兴奋的走进了律所。

    “周律师,好事。”孟广达说完,拿起矿泉水瓶喝了两大口,润了润喉咙。

    “什么好事,你捡到钱包了,还是中五百万大奖了?”周颖笑呵呵的看向他。

    “都不是,你村的那个周志学的案子,判了!”孟广达笑道。

    “哦?怎么判的?是不是跟你预想的差不多,缓刑?!”周颖见孟广达一脸喜色,急忙问道。

    “比我预想的要好的多,免于刑事处罚。”孟广达说道。

    法院认为,被告人周志学建设两层楼房,购买的是旧材料,为了拆迁,吩咐耿贵尽量节省资金,其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后果发生的可能性,并且亲自用吊车将两大桶泥浆吊到二楼,最终导致楼房崩塌,进而致两死两伤的后果。

    被告人主观上具有疏忽大意的过失,客观上其行为与两死两伤的后果有因果关系,其行为符合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法律特征。

    但是考虑到被告人周志学在整个事故中起次要作用,其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可以免除刑事处罚。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第三十七条之规定,判决:被告人周志学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免于刑事处罚。

    “太好了,周志学媳妇没请你吃顿饭,表示感谢?大早上的打车去县里开庭。”周颖笑呵呵的问道。

    “请了,宣判完后,周志学媳妇对我一个劲儿的说感谢的话。然后在县里的大饭馆请我吃了顿大餐。就是不知道检察院会不会抗诉,等判决下发后再说吧。”孟广达回道。

    “好,邓庆霞来电话了,我去接下,估计是来感谢我的。”正在二人说话之时,周颖的手机响了。

    此后不久,一审判决书发了下来,被告人周志学未上诉,检察机关也未抗诉,判决发生了法律效力。

    ……

    办公室内,方轶坐在沙发上,看着四周或坐或站的四名团队成员(因为编外人员伍庆辉考完试后去放飞自我了,所以只剩周颖等四人)。

    “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咱们团队连续接的几个案子都取得了不错的结果,马上要十月一放假了。团队决定给每位律师发五百元的商场购物卡。

    另外,明天周五晚上咱们聚餐,好长时间没团建了,咱们聚一聚,聊聊天,放松下。”方轶笑呵呵说道。

    “谢谢方老大。”周颖带头表示感谢。

    “师父,咱们是自己聚餐还是与其他公司一起聚餐?”云乔贼兮兮的问了一句。

    众人一听立刻明白过来,之前每次聚餐都是与云雾茶庄或者茶社的人一起,这次不知道是不是又要搞大团结。

    “咱们自己聚,这次聚餐大家可以带家人过来,明天中午前把要来的人数报给云乔哈,下班后,咱们去吃自助餐。

    行啦,就这样,云乔把购物卡发给大家。”方轶吩咐道。

    方轶让大家带着家属一起参加聚会,是想尝试让团队的律师家人之间相互认识,相互熟悉下,以便增加团队的凝聚力,让大家有归属感。

    这么多年方轶参加过不少同事聚会和团队聚餐,说实话大多时候是走走过场,让大家改善下伙食,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所以方轶才想趁着团队还很弱小的时候,更多的培养大家对团队的归属感,和律师家人对团队的认可,让团队更像一个大家庭,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组合。

    当然这只是方轶的设想,能不能实现不好说。毕竟很多时候,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却会不断的打嘴巴。

    而方轶提出让大家带家属聚餐还有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想让云乔把云梅带来,这样一来后者与小志接触起来会显得更自然。这也是云梅给方轶出的主意。

    其实方轶与云梅的关系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颈,这个躲不开的瓶颈就是方安志。如果想突破瓶颈,就得跟方安志谈,方轶和云梅都没有想好怎么谈,都怕影响了小志的学业。

    第806章 叫习惯了,不好改口

    既然是邀请团队律师的家人一起聚餐,怎么也得选个好地方,面子还是要的。于是聚餐地点就定在了一家知名酒店的海鲜自助餐厅。

    晚上六点半的时候,方轶和周颖来到海鲜自助餐厅的时候,孟广达一家三口和杜庸两口子已经到了。

    杜庸媳妇是个小白领,在一家大公司做行政工作,人看起来很老实的样子。孟广达媳妇是老师,挺能说的,尤其是提到孩子教育问题,更是振振有词,一副过来人的模样。

    方轶与两家人见过后,杜庸和孟广达分别将所里的同事介绍给了家人。众人坐在一起,一开始有些尴尬,不知道该聊什么,后来还是周颖找了个女士的话题,与另外两位女士聊了起来。

    杜庸和孟广达不愿意与老娘们侃大山,也没啥可聊的,餐厅内不让吸烟,所以他们取了点甜品,与方轶坐在一旁闲聊。众人等待着云乔等人。

    云乔来晚了,是因为方轶没有去接儿子方安志,他把这个任务给了云乔。

    “小志,我在楼下的车里等你哈。”云乔开着方轶的车,在学校门口接上方安志后,在楼下等他回去放书包,换衣服。

    十多分钟后,方安志换了一身运动服,下楼上车:“云姐,这次去哪吃大餐?”

    “海鲜自助。全是海鲜,据说是空运过来的。”云乔笑呵呵的说道。

    “假的吧,都空运得多少钱啊!”方安志一脸的不信。

    “当然了,不可能什么都从空运,不过海鲜是真海鲜,确实有从国外运来的。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云乔发动车子,向小区外驶去:“咱们先去接一趟我姐哈。”

    “云梅阿姨也去?”方安志问道。

    “对,这次是以家庭为单位,你爸,我师父说了,要加强大融合,让大家加深相互的了解。我父母都在老家,赶不过来,所以只能让我姐云梅来。”云乔说道。

    方安志嗯了一声。

    “我说,你这称呼是不是有点怪?”云乔看了一眼方安志,问道。

    “什么怪?”方安志有些不解的看向她。

    “你看哈,你管我姐叫阿姨,管我叫姐,这不对称啊。”云乔试探着问了一句。

    “云姐,我发现你有时候挺矫情的,咱们各论各的,我跟云梅阿姨认识的比较早,叫习惯了,不好改口。

    你这么年轻漂亮,叫jiejie没啥问题。我管周颖也叫jiejie,你说这称呼咋改?”方安志歪着小脑袋,似笑非笑的看向她。

    云乔憋了半天,最后只得认栽。

    半个多小时后,云乔等人来到了海鲜自助餐厅。

    “好啦,人都到齐了,刚才也都做了自我介绍,下面有请我们团队的方律师说两句。”周颖起身说完后看向方轶。

    “咱们都是自己人,这次聚餐,主要是相互认识下,也让大家看看我们这个朝气蓬勃的新团队的精神面貌。感谢大家今天能来,话不多说,我敬大家一杯……”方轶举杯说道。

    一阵开场白后,大家开始自由活动,端着盘子各取所需。

    “刚才那个叫云梅的带着方律师儿子进来,我以为她和方律师是两口子呢。”杜庸媳妇端着盘子边走边低声对身旁的孟广达媳妇说道。

    两人熟悉后,不像一开始那样尴尬了,而且突然发现其实双方之间的话题还挺多,很聊得来。

    “谁说不是啊,我们家老孟提过方律师早就离婚了,一开始我也以为是方律师后找的。不过我看他们之间挺熟的。应该早就认识。”孟广达媳妇向四周扫了一眼后,低声道。

    “哦,你家那口子回去还跟你说些所里的事,我家那口子从不提工作的事。每天回来吃过晚饭后看案卷,一直到半夜才睡,赚点钱真不容易。”杜庸媳妇感叹道。

    “忙点好,忙了才有钱赚,我们家老孟以前一天一天的闲在家里,没案子做,他着急,我也跟着着急。我一着急就训孩子,孩子也跟着遭了不少罪。

    说实话,我觉得方律师这个团队还可以,至少有业务做,而且不抠。前段时间团队分给他一个刑事案子,律师费十万,一个案子的提成都快赶上以前二三个月的收入了。”

    孟广达媳妇是那种没有太多追求,小富即安,知足常乐的女人。以前老孟一年到头的开发业务,买网站的广告位,做宣传,结果好几万花出去了,却没见到多少收益,纯陪。

    她实在看不下去了,怕孟广达抑郁了,所以才劝他来应聘方轶团队的工薪律师,结果歪打正着,没想到还挺好。

    “嗯,您说的也是。我家杜庸其实一开始也不赚钱,家里没关系,给他使不上劲,费劲巴拉的接几单业务,赚点钱还得应酬,给人家介绍费,一年到头也是勉强糊口。后来稍微好点了,也不行。

    自从进了方律师的团队,好在不为业务焦虑了,虽然整天忙的团团转,但是钱包鼓起来了……”杜庸媳妇和孟广达爱人一边挑海鲜,一边闲聊,聊的还挺高兴。

    其实两人对方轶团队的认可,无形中给方轶的团队增加了凝聚力,家属的认可在团队后来的发展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让方轶团队的小船在日后的潮起潮落中始终稳定前行。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家庭的支持很重要。

    方轶取餐回来,见云梅与方安志和孟广达的女儿聊的很开心,心中很高兴。可能是自己没有孩子的原因,云梅特别喜欢和小朋友一起聊天。

    当然高兴的人不止方轶一人,还有云乔,她刚刚拍的照片又“卖”了个好价钱。此时,她正在与周颖看着眼前的海鲜,讨论着哪个最贵,准备帮方轶把花的钱都吃回来。

    “方律师,咱们团队要不要再发展下?”孟广达端着盘子坐到了方轶和杜庸身边,习惯性的捋了下头顶稀有的发丝,问道。

    “怎么发展?”方轶一怔,问道。

    “我的意思是,咱们团队的业务量还可以,要不要再招聘一两名律师进团队。”孟广达说道。

    “达哥,你是不是感觉到头发又少了?”杜庸开玩笑道。

    “哎!我这头发最近确实又少了不少。”孟广达叹息着又捋了捋头发。

    第807章 懒癌犯了

    “你们两个手里现在拿着多少案子?”方轶想了下问道。既然手下的律师提了建议,怎么也得问问情况。他这段时间一直在想八百万创收的事,所以一直没注意团队业务的饱和度。

    “我手里有差不多三十多个案子,开过庭等判决的案子不算在内。基本上接近饱和了。”杜庸想了想回道。

    “我手里的案子也不少,如果扣除已经开过庭的,差不多有近五十个。这段时间经常遇到开庭安排不开时间的情况。”孟广达跟着说道。

    方轶听完,冲着正在叽叽喳喳聊天的周颖问道:“小周,你手里有多少案子?没结案的。”

    周颖正聊的起劲,听到方轶的问话后一怔,端着一杯饮料坐了过来:“已经开庭的不提,尚未开庭的有二十来个。怎么啦,老大?”

    方轶听完一皱眉看向三人,笑呵呵的问道:“你们三个说实话,是不是已经对过‘口供’了?”

    孟广达和杜庸嘿嘿一笑,不再说话。周颖与方轶比较熟,敢说话:“方老大,这事吧,要说我们私底下没交流过您肯定不能信。

    我们现在确实已经到了瓶颈了,尤其是这两个月,案件上的很快。我跟谢律师沟通过……,这么跟您说吧,如果所有的案子来者不拒,现在我们每个人手里要是不够五十个未开庭的案子,都不好意思坐在这,吃大餐。

    但是律师的承受力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如果一直接下去,恐怕办案质量将无法保证。

    目前的情况是谢律师挑挑拣拣,分流出去一部分案件后的结果。”周颖说出了心里的大实话。

    “嗯,是得调整下。这样吧,我手里的案子少,后面的新案子我办一些。咱们坚持到年底,然后根据这一年的情况,拟定明年的招聘计划。

    除了招聘律师外,你们有没有其他建议,可以提高效率。”方轶实在不想放弃赚钱的机会,因为大部分当事人都是一次性的,回头客的几率微乎其微。

    “嗯,是否可以招一名律师助理,负责跟踪案件进程,订卷,打电话预约阅卷和看守所会见?”周颖建议道。

    “嗯,这个建议好,把律师从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可以集中精力办案子。”孟广达说道。

    “另外,我建议咱们内部进行下业务划分。”杜庸建议道。

    “业务划分?说说你的想法。”方轶好奇的看向杜庸。

    “我的意思是,咱们团队主攻的是刑事案件,能否在刑事案件的范围内,再细分下。目前咱们的案件量足够多。”杜庸解释道。

    “你们怎么看?”方轶看向孟广达和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