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经典小说 - 律师本色在线阅读 - 律师本色 第193节

律师本色 第193节

    “我的收入不够吧!”方轶有些发蒙,他还真没算过自己这一年来赚了多少律师费。

    “咱们律所提升合伙人的标准的看创收额,也就是进入律所账户的数额,不是看你实际拿到手的金额,以你的收入……应该差不多。

    你知道为什么团队成员的工位周围都没有窗子吗?”万可法微笑道。

    方轶摇了摇头,暗道:难道这也有说道?

    “律所就像是森林,只有成长最快,爬的最高,适应力最强的人才能看到蔚蓝的天空,才有权利沐浴阳光,其他人只能窝在黑暗中奋力的往前拱。

    你只有成为合伙人才能每日见到灿烂的阳光,享受阳光的滋润。律所的资源都是合伙人的,永远是合伙人的,不可能给下面的律师。

    请注意,我讲的是真正的资源,不是案子那么简单。如果你想成为合伙人,我可以帮你。当然是最低级的合伙人,不是权益合伙人。”万可法盯着方轶的眼睛,严肃的说道。

    “为什么?为什么您要帮我?”方轶沉默片刻后,不解的看向万可法。

    “因为……之前有人这样帮过我,我看好你,也希望能帮到你。”万可法神秘的眨了眨眼,一笑道:“好了,不用马上给我答案,年底的时候告诉我你的决定。”

    下午的时候,云梅迎来了新客户—万可法。为了增加客户粘度,云梅不仅给胖老头展示了精湛的茶艺,还给他介绍了十余种不同的茶叶,任他挑选,最后又送了他一套紫砂茶具,当然比送方轶那套茶具要差一些,但也是名家作品,正宗紫砂。

    其实万可法家不缺茶叶,只是之前他不怎么饮茶,对于他来说喝茶不过是为了解渴,或者装装样子。

    今天经云梅这么一点播,他还真对饮茶有了兴趣,琢磨着是不是自己也跟云梅学一手,以后在华连成和杜三娘两位创始合伙人面前露一手,让他们羡慕死,省的他们整天说自己“粗俗”。

    次日,万可法办公室内摆放了一张新买来的茶桌,包括小火炉和木炭等物品准备的一应俱全,方轶一看就知道胖老头这是在比照云雾茶庄的茶室进行布置,看来是要来真的。

    中午吃饭回来,方轶裹着羽绒服在楼下吸烟晒太阳,冯助理走了过来,抽出一根华子递给了方轶。

    “方律师,老板办公室的茶桌是怎么回事?你有没有听到什么信儿?”冯助理似笑非笑道。

    冯助理是老板娘安插在律所的眼线,据说正在追求老板的小女儿,这次突然问起这事,不由得让方轶提高了警觉。这不会是兴师问罪的节奏吧!

    “估计是老板戒了酒,没事做改喝茶了。”方轶一笑,装糊涂道。

    “是不是您建议老板买的?”冯助理接着问道。

    方轶心中有些不爽,是与不是跟你冯助理有关系吗?你这么问合适吗?

    “别误会,我只是闲聊。”冯助理见方轶眼神有了变化,立刻辩解道。他不懂专业上的事,但是为人处世,察言观色确是一等一的高手。

    “您可能不知道,老帮娘对老板的身体很关心,喝茶总比喝酒强,钱多少是小事,好好的活着才是第一位的。”冯助理吐出一口烟雾后,慢条斯理的说道:“老板娘让我替她谢谢您。”

    方轶一笑:“老板岁数大了,生活没有乐趣他肯定不愿意。不过你有一句话说的很对:喝茶总比喝酒强。”

    “谢谢!”冯助理说完,转身上楼去了。

    他走后,黄援朝凑了过来:“‘锦衣卫’找你什么事?”

    “锦衣卫?”方轶一头雾水道。

    “对呀,冯助理,老板娘的锦衣卫。本来我想叫他东厂或者西厂,但是他的资历还是差了一点,所以还是锦衣卫比较合适。”黄援朝解释道。

    “好吧,你高兴就行。”方轶无奈一笑:“他问我老板为啥突然对喝茶感兴趣。”

    “你咋说的?”黄援朝追问道。

    “我说可能是老板口渴。”方轶开玩笑道。

    “切,鬼才信你的话。冯助理肯定是问老板突然喜欢饮茶是不是你搞的鬼。”黄援朝撇了撇嘴道。

    “知道你还问。”方轶道。

    “不会真的是你吧!”黄援朝惊讶道。

    “是啊!怎么啦?”方轶道:“有什么问题吗?”

    “太有了!以后老板、你和我,咱们可以一起切磋茶艺,品茶了。对了,有空把你那套紫砂茶具拿出来,让老板开开眼,看看什么是好茶具。”黄援朝鼓动方轶道。

    第429章 猫三年狗三年

    “你可拉倒吧!老黄,你不会是贼心不死,惦记我那套茶具吧。那套茶具要是被老板看上了,我还能拿的回来?不行,绝对不行。”方轶连连摆手道。

    “看你说的,什么叫惦记你的茶具啊,这叫交流懂不,茶是一种文化,茶具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需要交流,所以你要把好东西拿出来大家观赏,大家用……不,大家体验。”说完,黄援朝一脸的贼笑。

    方轶抬头看了看蓝天白云,有句话说的真对: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北方的秋天很短,很快天就冷了,山上的树叶被西伯利亚来的冷空气吹得已经所剩无几,柿子树上只有最高处还挂着十几二十个红彤彤的柿子,那是给鸟儿留的。

    市内温度虽然比村里高,但是仍然抵不住冬日的冷风,路旁的树下树叶成堆,环卫工人最忙碌的时刻到来了。

    早上方轶无事,坐在工位上拢了下自己的创收,系统上的数据着实吓了他一跳,不知不觉的创收已经过了二百万,当然最大头是给兰姐讨债得的一百六十多万律师费和给云梅追债得到的四十多万律师费。真正做诉讼业务拿到的钱却不多。

    万可法说,提合伙人的标准是创收而不是律师实得,今年创收高是因为有两笔追债业务做的好,明年要是没有追债业务,就靠自己一个案子接一个案子的办,能不能过五十万都不好说。

    做诉讼律师,猫三年狗三年,很正常,尤其是中下层的诉讼律师,竞争大,资源有限,连下个月能不能赚到钱都不知道……明年的事还是明年再说吧。

    就在方轶胡思乱想之际,周颖给他发来了一条微信:方律师,谈案组有个刑事案子,当事人指定由您来承办,您要接吗?

    方轶立刻回复:接,把信息发过来吧?

    他想的明白,既然有人指定自己来承办案件,那就说明自己在本市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至少老百姓知道有个做刑事案子的律师叫方轶,这就已经不容易了。钱多钱少都得接,此时正是打品牌立口碑的时候。

    半个小时后,谈案组将刑事案件谈妥后,直接转给了方轶。当方轶来到楼上会议室时,一位五十多岁,穿着朴素,有些秃顶的男人坐在里面正在叹气。

    “您好,我是方轶律师,您是邹光的父亲邹达良吗?”方轶关上会议室的门后,问道。

    “我是,方律师,您好。”邹达良起身看向方轶道。

    “我看了下谈案笔录,您之前请律师去会见,公安部门认定邹光构成盗窃罪,而案子到了检察院后,变成了诈骗罪。您了解案情吗?具体是怎么回事?”方轶坐到他对面后,问道。

    “具体是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我就是个看仓库的,哪懂这些啊!之前我请了位律师去看守所看我儿子,回来后律师告诉我公安机关将我儿子的行为定性为盗窃罪。

    后来那位律师帮我申请取保候审,但是公安那边不放人,说是不符合取保的条件。后来案子到了检察院,之前请的那位律师又去检察院阅卷,检察院说不构成盗窃罪,构成诈骗罪。

    请的那位律师说应该定盗窃罪才对,检察院说的不对。我心里不踏实,又咨询了几位律师,有说是诈骗罪的,也有说是盗窃罪的,还有的说是抢夺罪,我也不知道该听谁的。

    后来我让同事在网上帮我查了下,我同事说您擅长做刑事案子,而且做过很多知名的案件,让我来找您,我就来了。”邹达良一脸懵逼道。

    “这样吧,我先去看守所会见问问情况,然后去检察院阅卷,回头我通知您过来,咱们再谈。”方轶一听对方啥都不知道,问了等于白问,便草草的结束了谈话。

    次日一早,方轶去了看守所。

    隔栏对面的邹光二十来岁,长得挺气派,但是眼神却让人感觉忽忽悠悠,好像总在有意躲闪着方轶的目光,给人一种不可信赖的感觉。

    方轶收起委托手续,道:“邹光,你把之前跟公安部门和检察院说过的案发经过跟我再叙述一遍。尽量说的详细些。”

    “嗯,自打从里面出来,我一直没什么正经工作,每天打点零工,后来我爸给我介绍了个开车的工作,但是人家嫌弃我蹲过牢找个理由把我辞了。”邹光道。

    “之前你因为什么事进去的?”方轶插话道。

    “盗窃罪。那时候小,不懂事,跟着一帮哥们整天瞎混。有一次一个哥们告诉我,说一家工厂的仓库里有好多废铁,都上锈了没人要,让我帮忙开车过去把东西都拉出来,卖了钱大家分。

    我一想反正我只管开车,万一出了什么事有他们担着呢,就同意了。后来去了仓库后,我看他们搬出来的都是崭新的零件,灯光一照个个都冒着光,这哪是什么废铁啊。而且看哪零件好多连包装都没拆,我这心里就突突上了。

    结果刚搬了两趟,就被人发现了,后来警察开车追我们,我们车里装的东西太多,跑不快,就被抓了。

    法院认为我是从犯,认罪态度好,后来判了我一年有期徒刑。”邹光道。

    “你被放出来多久了?”方轶问道。

    这是一个重要信息,之前邹光因为盗窃罪被判过刑,如果出来不满五年,这次被抓很可能会构成累犯,累犯是要从重处罚的。

    “五年前出来的,好像是十一月份,当时我记得天挺冷的了。具体时间我记不得了。”邹光想了想道。

    “说说你这次的事吧。”方轶道。

    “有一次我坐公交车,看到一个警察带着两个辅警在路上查身份证,我受到了启发……”邹光将案发经过说了一遍。

    邹光脑袋瓜其实挺好使的,就是不往正道上用,他看到警察带着辅警查身份证后就琢磨着,如果自己有个辅警的身份,想弄点钱花应该不难。

    但是辅警也就查查身份证,然后跟在警察屁股后面巡逻,也不能向路人甲乙丙丁要钱啊,总不能拿个盆蹲墙边吧,城管也不让啊,于是他就想到了一个歪招。

    第430章 盗窃vs诈骗

    警察和辅警都穿制服太显眼,邹光没有制服,想来想去他觉得还是冒充便衣最方便,不用换衣服,节约成本。哎!这年头干点啥都得讲成本。

    但是冒充便衣他又怕被抓到重判,在监狱服刑那会儿,就有一个狱友是因为冒充警察诈骗被抓的,判的可重了。最后他决定冒充帮助民警办案的工作人员,要求路人协助办案,而且目标定为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比较单纯,容易获得信任。

    作案手段有了,目标人群也有了,怎么变现?他观察了很久,未成年人身上一般带的钱不多,但是大多有手机,而且都是不错的手机,他便将目标盯在了手机上。

    电子市场收二手手机的摊位有的是,没有发票的手机会比有发票的手机便宜很多,因为大家都知道这种手机来路不明,所以正大光明的压价。

    此后,邹光在各个区学校附近转悠,专门搭讪未成年人,以其涉及刑事案件需要辨认犯罪嫌疑人等为由,收缴对方手机进行查验。拿到手机后,他会借口车停的比较远需要去开车或者编造其他理由,让被害人在原地等待,不要乱走。而后,他逃离现场,去二手电子市场销赃,所得赃款全部被他挥霍殆尽。

    开始时他还胆战心惊的,但是后来他发现只要说对方涉及刑事案件,对面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立刻老实,乖乖的配合交出手机。他也越做胆子越大,在市内的各个区乱窜。

    未成年人缺乏社会经验,容易上当,但是家长可不是好糊弄的,接到多个家长报案后,邹光的行为也引起了公安部门的注意。就在他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时,公安部门根据学生家长的报案信息,展开了大排查。

    一边部署警力在学校周边撒网,一边派人走访市内二手手机最大的集散地——电子市场。

    在电子市场跟邹光交易的摊位有好几个,其中一个是他在狱中认识的狱友姓章,警察在摸排过程中,将有前科的章狱友定成了重点摸排对象,正巧那一日章狱友收了几部无票手机,被警察抓了现行。

    章狱友本来做的买卖就不黑不白,这下可好拔出萝卜带出泥,为了减轻处罚,他将邹光的事抖了出来,警察让他配合抓捕邹光,如果成功可以建议检察员对他不起诉。

    章狱友一听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似得,他可不想二进宫,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于是他一个电话把邹光叫了出来,就这样邹光再次被捕。

    “你一共弄了几部手机?”方轶问道。

    “五部,就五部,一部诺基亚老款,价值一千多,一部联想手机价值几百元,还有三部是三星手机,每部价值一千至三千不等。姓章的压价压的厉害,一共才给我三千五百元。”邹光道。

    “你跟公安机关和检察院说的也是五部手机?”方轶看着他的眼睛问道。

    “是,一共就五部,真的。”邹光眼珠滴溜溜乱转,不敢看方轶。

    方轶知道他肯定没说实话,但是公安和检察院都没往下挖自己又何必呢。

    其实方轶猜的还真对,邹光在市内流窜作案二个多月,怎么可能就弄了五部手机(章狱友也没跟警察说实话),只不过很多家长没报案而已,就这五部手机还有一部是邹光被警察诈出来的呢。

    说起来邹光也是倒霉,之前报案那三位家长都是普通民众,警察登记后都做普通盗窃案处理了,第四位报案的家长身份有些特殊,立刻引起了公安部门的重视,于是一顿cao作后很快便有了结果。

    从看守所回来,中午吃饭后方轶稍事休息直奔检察院进行调卷,并与负责该案的检察员沟通了案情。

    次日下午邹光的父亲邹达良再次走进了律所的会议室。

    “方律师,我儿子的案子怎么样?您觉得是盗窃罪,还是诈骗罪?”邹达良抻着脖子,双眼盯着方轶问道。

    在他看来,诈骗罪好像要比盗窃罪重,之前邹光参与盗窃被判了一年,所以他对盗窃罪有些了解。

    “我认为邹光构成诈骗罪,不是盗窃罪。我与检察院的意见一致。”方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