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经典小说 - 律师本色在线阅读 - 律师本色 第132节

律师本色 第132节

    快到下班时,轮到了方轶,他走进办公室时,一阵冷风袭来带着nongnong的烟草味儿,对面的窗子开着,冷风是从哪吹进来的。

    顾大通坐在沙发上,面前的大茶几上,放着四方、玻璃大烟灰缸,里面塞满了烟头,在烟灰缸的旁边放着一盒华子和一个zippo打火机。顾大通头发梳理的一丝不苟,但是眉头却皱的很紧。

    “方律师,进来坐。”顾大通抬头看到方轶进来,示意他坐到对面。

    方轶落座后,顾大通掐灭手中的烟,看向方轶:“方律师,你来咱们团队也有几个月了吧?”

    “五个多月,我是七月份正式转过来的。”方轶道。

    “我问过谢律师了,他对你的能力非常认可。再有一个多月就过春节了,这是给你的年终奖。”说着,顾大通将一个厚厚的信封放到桌上,推给了方轶。

    “谢谢顾律师。”方轶伸手将信封拿了起来,感觉信封里差不多有一万元的样子。

    “另外,咱们金石律师事务所要搞一体化,不知道你知不知道?”顾大通问道。

    “嗯,听说过。”方轶吃不准顾大通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想降薪?

    “现在咱们所几十位合伙人中有一大半都不太愿意搞一体化,我也在其中。这段时间我跟咱们本地排名第一的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谈了下。

    春节过后,我准备带着全体团队成员转到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去执业。咱们团队过去后,非诉团队要跟那边的李超群律师的团队合并,李律师是我的好友,也是我的师哥,他在非诉领域做了不少大项目。

    咱们团队的诉讼组要归入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的创始人万可法律师的团队,那边的待遇有些变化,届时万律师的团队会跟你们单独谈。不知道你有什么想法没有?”顾大通看向方轶。

    方轶是总部的周慎律师推荐过来的,而且据说两人关系不错。这次金石律师事务所内部因为一体化的事闹内讧,有不少律师都会转所去别的律所,顾大通不知道周慎有没有跟方轶提前沟通去留的问题。

    方轶被顾大通突如其来的决定搞的有点不知所措,难怪谢友和从办公室出来后脸色复杂,原来这是要拆分团队啊。

    见方轶低着头半晌不说话,顾大通清了清嗓子:“转所的事我也是昨天才敲定,有些突然。方律师,如果你没有想好,我给你个建议,不如去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那边谈下,如果那边的条件你能接受就留下,如果不能接受,你跟我说,我再帮你介绍其他律所。”

    方轶琢磨着眼下也没有什么好去处,去谈下也没有什么不妥,便听了顾大通的意见。

    走出办公室的方轶心里五味杂陈,表情跟谢友和一样的复杂。

    “谈完了?”谢友和见方轶回来的表情跟自己差不多,无奈一笑。

    “嗯,走,去抽一根?”方轶冲着露台的方向一努嘴,低声道。

    十多钟后,方轶和谢友和一人夹着一根香烟,并排看向冬日的夕阳。红彤彤的一个大圆饼已经快落山了,仿佛耗尽了全部能量,在苟延残喘。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谢友和叹了口气道。

    “夕阳就是夕阳,怎可与朝日相比。”方轶似在自说自话,又像是在回应谢友和。

    “夕阳过去后,会是另外一个朝日,不破不立!”片刻后,谢友和淡淡道。

    “你怎么想?要跟过去吗?”方轶转头看向谢友和。

    “嗯,那家律所挺大的,顾老大已经帮我约好了,明天下午我会去那边跟诉讼团队的人谈,如果春节前找不到更合适的律所,大概率我会留在那边。

    你呢?要不要明天一起过去?”谢友和说着吸了一口烟,看向他。

    “好啊!我跟你过去看看。”方轶说着

    说完后,两人陷入了沉默,心中思绪万千。

    不一会儿,王德友怀揣着顾大通发的奖金,露出一脸震惊、无奈和担忧的表情,走上了露台,来到了二人近前。

    “梅律师和周律师被司马律师叫走开会去了,听说他们会直接转所去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咱们诉讼组也会过去,并入另外一个团队。”

    无论是学历还是成功案例,王德友都比不上眼前的两位律师,所以他心里七上八下的,是三人中最忐忑的。

    顾大通团队人心动荡!

    晚上回到住处,方轶特意查了下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的信息,该律所成立于一九九九年一月五日,位于金融大厦的八成和九层,办公面积约五千多平。其是由华方、万维和九联三家律师事务所合并而成,这三家律所在当时都是省内排名前十的律师事务所,在非诉和诉讼领域各有优势。

    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的“万”字,便是取自万维律师事务所的主任万可法的姓。而“华”字则取自华方律师事务所主任华连成的姓。

    九联律师事务所虽然没有这样的荣誉,但是却有一位出了名的铁娘子主任,杜三娘。据说她父亲特别爱看《水浒传》,她母亲生她时,正好她父亲看到三打祝家庄那一段,便把扈三娘这个名字改了个姓,放在了她身上。

    据传言,万可法和华连成一见面就斗嘴,只有杜三娘才能镇得住他们两位,不知道是真是假。

    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在册的律师有二百一十八位,律师助理和实习律师有五十多位。行政、人事、财务人员,虽未披露,但是方轶推测这么大的律所这类人应该不会太少。

    第299章 讲情义的顾大通

    次日下午,诉讼组的三人吃过午饭后,打车去了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

    接待他们的是一位戴眼镜的男律师,三十来岁的样子。根据他的自我介绍,他姓冯,是万可法主任的助理,这个助理可不是寻常意义上的律师助理,是有管理权限的,相当于公司里的总裁助理之类的职务,专门负责团队内部的管理和协调工作。

    “我先介绍下团队的情况和待遇,万律师的团队一共有三十八名律师,律师助理十人。

    我们团队主要分两个部,法律顾问部和诉讼部。

    法律顾问部,现有二十名律师,八名律师助理。法律顾问单位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五家,大型建筑企业十二家,其中国企和央企共八家,其余为民营企业。除此以外,还有二十五家中型民企企业和十二家政府机关。主要以服务法律顾问单位为主。有底薪和提成。

    诉讼部,有十八名律师,二名律师助理,律师助理主要负责为律师准备委托手续和复印等工作,还有日常的分配案件的确认工作。诉讼部律师没有底薪,所内案件办案有提成,四六分,律师分六成,除了个税和社保外,不需要扣其他费用。个人案件按照三七比例分配,律师分配七成,除了个税和社保外,不需要扣其他费用。

    今年年底会有五名律师转所或者转做提成律师,所以我们团队需要提前招聘律师。正好顾律师的团队要转过来,所以经过评估后,你们三位律师加入我们团队,我们再招聘二名律师补缺就够了。

    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问我。”冯助理道。

    “冯助理,麻烦问下,诉讼部有十八名律师,他们的工作量是否饱和?”谢友和问道。

    “从去年的统计来看,所里分配的案件平均下来,每个月每名诉讼律师二个案件是没问题的,当然有些案件是当事人明确要求某律师来做的,所以这类案件是不能分配给其他律师的。

    另外,我们团队的案件收费标准是最低一万元起步,如果是外省的案件,律师费二万起步。当然关系户的案件律师费可能比较低,但是数量不多,团队会按照最低一万元的律师费标准给承办律师结算。”冯助理道。

    “那么你们是怎么分配案件的?是随机的,还是……”谢友和问出了方轶想问的问题。

    别看分案子好像很简单,其实关系到一个团队的稳定和发展。很多律所的团队声称按照律师专业能力分案,但是实践中大多把肥活儿留给自己或者自己的朋友或者利益相关方,团队里很多律师一年办一百多个案子,还没有人家办三五个案子赚的多,就是这个道理。

    毕竟能当律师的都不是傻子,即便短时间看不出来,时间一长肯定也会发现端倪,不是转所就是转去其他团队执业,慢慢的团队也就散了。所以这个问题还是很重要的。

    “除了客户点名要求某位律师承办的案件外,其他案件我们都会将相关信息放到诉讼部的大群里,由律师自行认领,当然手快的要比手慢的占便宜。

    我们的律师助理会在确认承办律师后,将全部手续准备妥当。在多劳多得的原则下,我们也给诉讼律师设置了限额,每个月认领的案件不得超过三个,这里面有个例外,团队负责人指定的案件是不算在内的。

    当然如果抢到了案件,但是发现自己一个人做不了,可以与其他律师合作,也可以转给其他律师做,但是提成的分配要律师自己协商,团队不管。

    但是认领了案件却做不了要退回,那是要扣提成的,所以认领案件要慎重。办案过程中律师被当事人投诉,如果查明律师有失误或者过失,也是要扣提成的。

    另外,团队的案件不得与团队外的律师合作,这是原则。”冯助理道。

    “案件的信息由谁负责放到群里?谈案由谁负责?”方轶问道。

    这两个问题也很重要,谈案律师如果经验不足,很容易造成签下来的案子没法做,或者做起来很费劲,进而导致投诉。更有甚者为了签单拿提成会拍胸脯,最后导致律师与当事人无法沟通,最终退费。

    而另外一个问题,谁来负责发放案件信息,也比较敏感,因为发放案件信息的人会第一时间了解案情,有可能会通知某位具有利益关系的律师及时出手抢夺案件。不过好在一个律师一个月最多只能办三件所里的诉讼案件,可以冲抵这方面的风险,即便如此,方轶还是想知道具体由谁负责案件分配。

    “我先回答您的第一个问题,团队的谈案律师必须由具有五年以上实践经验的诉讼律师担任,而且还要通过团队的考核,如果签的案子超过两件因为技术问题被退费,那么这位谈案律师就要走人。当然谈案律师的待遇也是很高的,月薪一万,外加谈案提成。

    刚才忘了说了,现在我们一共有三名谈案律师,还要再增加两位谈案律师,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申请下,谈案律师不归属任何一个部门,由我负责。

    第二个问题,谁来发放案件信息。这个工作是由万律师的另外一名姓李的律师助理负责,这个人在团队里是出了名的古板,在原则问题上谁说话都不管用,他不是律师。”冯助理道。

    方轶三人互相看了一眼,这种分配案件的方式比较有意思,虽然不算十分完美,但是却可以将风险降低很多。

    随后王德友又问了几个关心的问题,冯助理一一解答。

    “我们现在有三个职位可供你们选择,诉讼部律师、谈案律师和法律顾问部律师,法律顾问部律师仅有一个名额,谈案律师有两个名额,诉讼律师名额比较多。

    之前,顾律师已经将你们的资料给我们了,我们评测工作将在明天进行,不过作为顾律师非诉团队转入我们律所的条件,你们三位律师进入我们团队问题不大。你们可以先选下部门。”冯助理道。

    直到此时,方轶才明白,原来自己三人进入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是顾律师非诉团队并入该律所团队的条件,话句话说,自己三人是附属品。这么一想方轶不由得感觉脸上有些发热。不过顾大通还是很讲情义的,至少没有抛弃大家。

    第300章 狗屁倒炉的事

    方毅三人相互看了看,各自打着各自的算盘,沉默不语。

    最后还是谢友和率先打破了沉默,按照冯助理的说法,谈案律师的待遇还是不错的,沉吟片刻后他选择了做谈案律师。他年纪大了,不想再四处跑办案子挣辛苦钱,只想安安稳稳的退休,赚些吃喝钱,踏踏实实过日子。

    王德友觉得法律顾问部挺好,有底薪还有提成,贵在稳定,诉讼部虽然听着不错,但是万一没有那么多案子怎么办……,没案子没钱赚的日子会让他变得非常焦虑,亚历山大,法律顾问部仅有一个名额,所以他抢先表态去法律顾问部。

    谈案律师方轶是不会做的,他觉得只谈不办,以后自己的发展空间有限,而且自己的执业年限尚短,即便他想去谈案,团队也不会允许的。

    法律顾问部更不用提了,只有一个名额,王德友已经申请了,方轶觉得都是自己人没必要跟他抢。另外,这几年他没少服务顾问单位,事多钱少,太拴人,又不是自己的客户,这种工作可不是他想要的。

    最后方轶只能选择去诉讼部做律师,所里的案子四六分,个人的案子三七分,虽然没有底薪,但是如果每个月能拿到一个案子,吃喝还是不用发愁的。总之先做段时间再说。总比留在金石律师事务所该做提成律师没人提供案源要强,至少万律师的团队可以支援一部分案子,作为独立前的过度。

    其实这个待遇也只在三个创始合伙人的团队才能享受,而且有规模限制,因为律所与这三支团队间是按照一点五比八点五的比例分账,律所只拿一成半的律师费(包含了开票的费用),其余都归万律师团队享有。这是全体合伙人给予三位创始合伙人的最优待遇,律所与其他团队和提成律师间是按照三七比例分账的。

    万律师团队的律师费,律所只扣一成半,万律师团队自己的案源可以提到二成半律师费(个人案件团队可以提到一成半,是为了鼓励诉讼部律师开拓自己的案源),其实团队最稳定的收入还是法律顾问业务,每年有近千万营收,当然对法律顾问律师的要求也比较高,王德友是沾了顾大通的光才有机会进法顾团队,否则以他的资历……呵呵。

    次日一早,谢友和代表方轶和王德友去见顾大通,将昨天去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的情况告诉了他。

    见手下三位诉讼律师都有了着落,顾大通心里踏实了不少。本来他完全可以给完年终奖后,跟诉讼组三位律师散伙的,带着自己的非诉团队并入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条件更好谈,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

    但是顾大通不想朋友和同事背后戳自己的脊梁骨,尤其是谢友和,两人十多年的交情了,当初是他把谢律师拉过来组建诉讼组的,现如今如果不管谢律师,他良心上过不去,另外方轶和王德友都干的不错,最后他跟谢友和一商量,便将三人加入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作为了谈判的条件。

    最近律所内有不少合伙人开始办退伙手续,行政专员们忙的一塌糊涂。手里的案子都办的差不多了,方轶开始考虑住处的问题,现在的住处距离金石律师事务所很近,但是距离万华联合律师事务所却有点远,坐公交车要半个多小时的样子,基本上方轶可以接受。搬家太麻烦,而且租期未到,方轶最终还是打消了搬家的念头。

    这一日,方轶接到了很久未联系的师哥周慎的电话,约他晚上去他下榻的酒店聚一聚。方轶明白,这次周慎让自己过去应该不只是聚一聚那么简单。

    五星级酒店套房内,沙发上坐着的周慎手里捏着雪茄,脸上没了往日的潇洒,一脸的严肃。方轶坐在他对面,手中的雪茄怎么抽都感觉不到往日的滋味,因为心情不对。

    “分所这边人心动荡早在我预料之中,前段时间我一直在忙德发集团下面公司上市的事,很少回所里。不过也有不少耳闻。你说的律所一体化合伙人无法接受只是导火索。”周慎看向方轶。

    导火索?那根本原因是什么?方轶一怔,随即看向他,等待下文。

    “究其原因是利益之争,是金石律师事务所市里分所的控制权之争,分所管理层想借着这次一体化加强集权。早在几年前,分所的管理者就对总所事事插手不满。

    京城的总所呢,觉得分所用了自己的牌子和资源,每年大笔的资金从分所走账,分所管理者在里面是有分账的,虽然不多,但架不住基数大,一年下来收入还是很客观的。现在分所的管理者觉得翅膀硬了,想要分家单过,总所自然不同意。

    但是分所觉着这些年也没白用你总所的牌子,每年都要交管理费的。双方之间的矛盾已经有好几年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周慎淡淡道。

    方轶没想到这么大的律所居然也会出这种狗屁倒炉的事,细想想,也只有在大一些的律所才可能出这种事,因为小律所没有分所。

    “据说前段时间分所这边把总所给举报了!”周慎道。

    “举报了?!”方轶一脸的不可思议,还能这么cao作啊!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

    “嗯,我一直不在所里,是听总所的同事说的。据说分所这边向司法局投诉总所使用了国外大金主的资金运营、发展律所,律所有被外资控制之嫌。

    其实分所这边屁股也不干净,据传闻,分所的管理者近两年一直与一些资本眉来眼去,勾勾搭搭。”周慎抽了一口雪茄,说道。

    “律所不都是由律师设立并担任合伙人吗?怎么会这样?”方轶眨巴着眼睛,疑惑道。

    “师弟,我早就说让你换个大平台,到京城来执业,可惜你不愿意来。很多律师圈的事情在县城是体会不到的。即便是市里的律所有时候消息也比较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