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经典小说 - 律师本色在线阅读 - 律师本色 第100节

律师本色 第100节

    所以我想先去市里发展一段时间,等孩子上高中了,再考虑是否去京城发展。”方轶道。

    其实方轶已经隐隐的察觉到了周慎的想法,如果让周慎帮自己安排律所,方轶用膝盖都能想到肯定是现在周慎执业的那家律所,搞不好会被邀请加入他的团队。那样的话方轶就会欠周慎一个人情,而以方轶的性格,即便日后他翅膀硬了,也抹不开面子离开团队单飞,那样的话他会觉得对不住周慎。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暂时不去京城发展,其实这也正好符合他现在的发展规划。他不想总是欠人情,那会让他心里不自在。

    “也对,孩子需要陪伴,我家孩子从小到大我就没怎么陪伴过,搞的现在孩子跟她妈亲,不跟我亲。

    反正市里距离京城也不远,高铁也就一个多小时,我经常过来,咱们有的是机会喝酒聊天。”周慎显得有些失落,方轶以为他是在为不能陪伴孩子成长而难过,其实他是在为不能将方轶收入团队而感到失望。

    不一会儿,烤串摆上了桌,两人吃喝起来。

    “对了,你现在有目标了吗?准备转到市里那家律所去?”周慎将竹签子放到桌上,大口咀嚼着口中的烤rou,含混不清的问道。

    这要是被他团队的律师见到,一定会惊掉下巴,一像举止优雅的的周老大,居然会露出这幅吃相,太让人惊讶了。

    方轶的吃相比他好不到哪去,费力的咽下口中的烤rou后,又灌了一大口啤酒,才缓缓的说道:“还没找到合适的律所,我想先找个工薪律师做做,等脚跟站稳了再徐徐图之,改做提成律师。”

    “要不这样吧,我帮你联系下我们律所在市里的分所,看看有没有团队招聘工薪律师,如果有,你过去试试看。

    这样的话,以后有合作的案子,我推给你,反正都是一个律所的,好结账,对客户也好解释。”周慎道。

    既然无法将方轶收入团队,那就退而求其次,让方轶进入市里自家律所的分所执业,这样的话大家都方便。这是周慎能想到的最佳方案。

    “这个好。如果能成,省的我投简历了,精准度更高。不管成与不成,我先敬你一杯,表示感谢。”说着,方轶端起了酒杯。

    周慎说话还是很靠谱的,在两人见面吃烤rou后的第四天,周慎打来了电话,他找同事问了下,分所里确实有个团队准备招聘工薪律师,不过要下个月才开始招聘。

    周慎将方轶的简历给了同事,让对方拿给那个团队的老大看,团队老大看到方轶的简历后对他非常感兴趣,让他尽快过去一趟,面谈。

    方轶得知后,心中高兴,看来有人和没人就是不一样,招聘还没开始呢,这都面试上了。

    不过周慎却不怎么开心,因为那个团队也是以非诉为主的团队,诉讼业务属于短板,这样一来等于周慎把人才推给了对方,心里舒服才怪。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方轶在自家分所执业总比在其他律师所执业合作起来要方便些。他再三跟方轶强调,一定要跟对方谈自有案源的事,以便日后接业务方便。

    方轶怎能不知道周慎的心思,不过周慎的心思正好与他的想法一致,都是为了日后的自身发展。

    正当方轶准备向孙主任请假之时,中院给方轶打来电话,告诉他赵三化的案子判决已经出来了,让他过去取判决书。

    方轶心中一动,正好借着取判决的机会去市里的律所面试,一举两得,省的再跑了,便打电话与对方团队老大约了次日下午过去面试。

    次日中午吃过饭,方轶坐长途车去了市里,下午中院一上班取了判决书后,他打车向市区的一座五a级写字楼赶去。

    灰色大理石墙面上镶嵌着七个黑体大字——金石(某市)律师事务所,看起来大气而庄重。金石律师事务所占了整整一层楼,约有三千多平米的样子,在市里算是排名前三的大所,总部在京城,这里是分所。

    当方轶走到玻璃自动门前时,玻璃门自动向两边打开,律所的前台很宽敞,比正义律师事务所的公共办公面积要大很多,有两个等待区分列左右,浅色的真皮沙发,大茶几,显得很气派。

    就在方轶进门时,前台后面站起两位身穿职业装,长相端正的小姑娘:“您好,请问有什么能帮到您的吗?”

    “我找顾大同律师,我跟他约好下午三点见面。”方轶不卑不亢道。

    其中一位小姑娘弯腰低头开始查看电脑上的预约记录,片刻后抬起头道:“您是方轶方律师吧。”

    “对,我是方轶。”方轶微笑道。

    “您跟我来吧,顾律师在所里。”前台小姑娘将方轶带到了一间小会议室,说是小会议室,其实比正义律师事务所的会议室大多了,坐下六个人都不显得拥挤。

    十分钟后,门口传来说话的声音,会议室的门被打开了,一位五十多岁,留着花白寸头,大鼻子、大耳朵、大眼睛、大嘴叉的老者走了进来。

    “方律师,您好,我是顾大通。”老者一脸的微笑,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很舒服,说话中气十足。

    方轶向前走了几步,与顾大同握手后道:“您好,顾律师。”两人站在一起,他比顾大通矮上半头。

    顾大通坐下后,看着方轶,微笑道:“我看过你的简历,很优秀,最近这两年坐了不少刑事案子,那个‘刀下留人’的案子给我印象很深刻,另外还有好几个无罪辩护的案子,也很成功,说实话,您这样的人才应该去大城市发展才对,为什么选择留在市里?”

    第228章 撸掉最后一撮羊毛

    顾大通的团队以非诉业务为主,自然听说过京城总所的周慎,当然他的团队人员数量和创收跟周慎的团队不是一个档次的。如果说周慎属于站在金字塔顶部的那一小撮人的话,顾大通则属于站在金字塔中下部仰视周慎的那一波人。

    顾大通想不通,从简历上看,方轶属于专业能力很强的那一类律师,为什么不跟着周慎去京城发展呢,更奇怪的是这么一位律师居然一直在县里执业,太不可思议了。难道县里的案源比市里和一线大城市多?

    方轶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孩子之前在县里上小学,现在孩子马上小升初,他准备让孩子到市里来上中学,所以他也准备转到市里来发展,想多陪陪孩子。

    顾大同是过来人,所以他能理解方轶的想法,这年头国家不让多生,谁家的孩子都是宝,所以多陪陪孩子对孩子的性格、发育和学习都有好处。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一个大男人整天想着自家孩子的事,不去想着怎么赚钱改善家里生活,未免有点胸无大志,所以顾大同又对方轶有点小小的鄙视。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方轶有专业能力,能干活,能补充团队的短板,这就够了。

    “方律师,我没有什么好问的,您的信息在网上都能查得到,您是名声在外啊。”顾大通半开玩笑道。

    在拿到方轶的简历后,顾大通让助理在网上查了下,简历上写的案子大部分能对上,特别是几个出名的案件,另外顾大通也通过朋友核实了下列举的部分案例,确实都是真实的。

    如果是一般的律师,顾大通不会这么上心,关键是方轶简历上写的案件太过惊人,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一个人做了那么多无罪辩护的案子,要知道现如今随着公检法专业能力的增强,想做无罪辩护已经很难了。

    对于方轶这样的律师,顾大通只能说运气太好了,令人羡慕。

    “顾律师,您过奖了。运气好而已!”方轶谦虚道。

    “我们团队工薪律师底薪五千元,承办案子或者项目按照主办和辅办律师分别给予提成,主办律师一般按照律师费的百分之二至百分之十提成,辅办律师提成按照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五确定,根据律师费的档位确定。

    团队有专门的律师提成办法,大多数时候,辅办律师的角色由律师助理充当。另外,过年过节,团队会发一些福利。年底根据团队的营收情况和个人表现,会发奖金。”顾大通道。

    市里的律所不是那家都会给这么高的底薪,一些小律所薪资只有三千左右,当然也有些律所底薪给的与顾大通差不多,甚至更高一些,但是没有提成,每月只能拿死工资。相比较而言,方轶觉得顾大通给的薪资待遇挺好。

    “如果我一个人代理案子,不用辅办律师呢,提成是多少?”方轶想了想问道。

    “嗯,一个人办案子按照主办律师的标准提成。”顾大通道。

    “明白了,如果办自己的案子怎么提成?”方轶接着问道。

    “团队里的工薪律师办自己的案子,按照五五分账,出去开庭不扣工资,谈案子的话尽量约到律所来,这样可以提高办事效率。”顾大通道。

    “顾律师,您的团队一共有几位律师?”方轶问道。

    “一共有四位律师,三位做非诉的律师,一位做诉讼的律师。我们主要以非诉为主,主要做些发债的业务和投资业务。

    我们有五家顾问单位,都是大型企业,平常还会有些案子,您加入团队后会和另外一位诉讼律师负责诉讼业务和法律顾问单位的事。”顾大通道。

    “好的,我没有什么问题了。”方轶道。

    本来方轶还想问问有没有可能双方采用合作的模式,方轶不拿底薪,但是团队的诉讼业务要分给他做,双方谈个分成比例。但是又一琢磨,顾大通肯定不会同意团队外的人接触自己的客户,所以方轶没提这事。

    顾大通给出的待遇,方轶觉得可以接受,自己初来窄到,先站稳脚跟是第一要务,等稳定后看看情况,再改做提成律师也不晚。

    方轶提出六月份再办理转所手续,先把手上的案子结了。反正现在团队不急着用人,晚上一两个月再入职对团队的业务没有影响,顾大通便同意了。

    从律所出来,方轶看了看方向,距离辉煌也就不到半个小时的车程,如果真住在辉煌,不仅可以省钱还节约上下班时间,挺好。

    方轶突然想起来没给赵三化打电话告诉他判决结果,便掏出手机拨了出去。赵三化二审的案子赢了,法院驳回了对方的全部诉求。当晚,赵三化、刘元和方轶在饭馆又庆祝了一番。

    四月底的时候方轶手中的案子都开完庭了,手里没有案子,他每天不是在所里帮着顾问单位起草、审核文件,就是带着小周去顾问单位。

    顾清平让吴小清盯着方轶和正义律师事务所,孙正义换掉了之前的前台,让吴小清探听情报的难度提升了好几个等级,可这事又不方便交给别人做,她只得多跑几趟,打探消息。

    “主任,我发现方轶总是往市里跑,他会不会准备转所去市里?”吴小清走进主任办公室,关上门后,对顾清平道。

    “转所去市里?!好啊,反正只要他不再正义律师事务所执业就行。我先逼走孙正义的左膀右臂,然后再慢慢收拾老孙头。

    对了,你打听下看看方轶转去了那家律所。”顾清平咬着后槽牙道。

    这一天吃过中午饭后,周慎给他打来了电话,让他周五到市里去一趟,有业务介绍给他。方轶心中一喜,正发愁没案子做呢,这就来活儿了。

    周四的时候,方轶跟孙主任说次日要去市里谈案子,孙正义非常支持。在孙正义看来,方轶在所里待着体现不出来多少价值,如果他能谈下一两个大案子,那就赚了。他要让方轶发挥最后的余热,为律所做出最后一点贡献,换句文明词说叫“压榨最后的剩余价值”,“撸掉最后一撮羊毛”,所以他要大力支持方轶,提供一切便利。

    第229章 太扯淡了!

    五星级酒店,周慎包下的酒店大套房内的沙发上,方轶、周慎和一位梳着大背头,脸色红润,有点酒糟鼻的五十多岁男人面对面的坐着。

    “童总,之前电话里您说您兄弟的案子已经开过庭了,法院怎么判的?”周慎看向酒糟鼻男人问道。

    “昨天法院下的判决,法院认定我那兄弟构成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罚一百万;还责令他退赔违法所得。

    我觉得他请的律师不行。

    周律师,咱们都是老朋友了,我不是当着你和你师弟的面说律师不好。当时开庭我去旁听了,那律师坐在上面根本就没怎么说话,就照着稿儿读了一遍就完事了。

    那家伙自称什么刑辩大律师,自从来了这边好吃好喝好招待,光茅台就喝了一箱,那家伙吹得无丢无丢的,就差说法院是他家开的了,结果到了法庭上屁都不是。

    我都不知道我那兄弟媳妇是从哪个犄角旮旯淘换来这么一个家伙。太扯淡了!”童总一脸嫌弃,外带气愤的说道。

    童总的话让方轶感到有些脸上发热,虽然对方说的不是他,但是他依然感觉有些不自在。

    “童总,您家里不是只有两个meimei吗?被告的这位是您?”周慎也不太想听他抱怨,便岔开话题问道。

    “被告的这位是我把兄弟,当年我跟他关系最好,从小玩到大,后来我们两个就拜了把子,那时候是真讲义气,不像现在假了吧唧的,眼里只有钱。

    当年我在学校被人欺负,都是我这位把兄弟出面帮我找回面子。后来我从系统内出来下海做生意,手里没多少积蓄,是他给我凑的本钱。我们两个人的关系比亲兄弟还亲。”童总道。

    “您这位把兄弟真够意思!”方轶顺嘴搭音道。

    “那是,我这位把兄弟不仅够意思,而且脑子活,在咱们市里也算是知名企业家。老早以前他在郊区买下一块工业用地,盖厂房开机加工厂,厂里有五百多工人。各种头衔一大堆,着实红火了一阵。

    这几年他的企业经营不太好,走背字。这不又被告了,还被判了刑。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点不假!

    咱们都是老交情了,我也不瞒你们,法院判下来后,他媳妇哭哭啼啼的找到我,让我帮忙再找个律师上诉。我就想起你来了。”童总道。

    “嗯,上诉期只有十天,是得尽快定下来。

    方律师是刑法博士,而且远的就不提了,最近这两年做了不少刑事案件,之前市里有个‘刀下留人’的案子就是他做的,后来又办了不少无罪辩护的案子,都打赢了。您在网上都能查到。”周慎介绍道。

    周慎说的不假,“远的”是不用提,也没什么可提的,那时方轶在大学教书得过且过,提起来丢人。

    “方律师,律师圈的事我不太懂,周律师是我公司的法律顾问,他向我推荐您,我觉得您一定有真本事。这案子您费心了,二审对我兄弟真的很重要。”童总眼巴巴的看向方轶。

    “您放心,我一定尽全力。但是我不能给您任何保证,我需要先看看案卷材料,然后才能做判断。”方轶接案子还是比较谨慎的。

    “这……”童总一怔,看向周慎。

    他以为方轶会斩钉截铁的告诉他这案子没什么问题,或者安慰下他,没想到却听到了这么一番话,一颗心又悬了起来。

    “童总,方律师很实在,接案子很谨慎,不会忽悠人。

    我看不如这样,您先委托他会见,然后调取案卷后分析下案子有没有希望,如果方律师觉得这案子没什么机会,您可以终止委托。

    当然律师费也可以分两次支付,第一次支付会见和调卷分析案子的费用,第二次支付开庭辩护的费用,您看怎么样?

    至少案子提起上诉了,开庭前换律师也来得及。”周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