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田装饰 - 言情小说 - 贵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1

分卷阅读141

    状师的事情。

下面的管事帮着林氏找了状师,又成功和离,甚至将王文抓进大牢里面要关半年。这新闻一下又成了个茶余饭后人们的谈资了。

媳妇儿告自己男人这样的事情,十里八乡的这么多年还真没有听过几次,一时之间啧啧称奇的人不少。而许多偏远地方的人,甚至连告官能请状师这样的事儿都不清楚。

而不少小状师们近来也听见了一些风声,据说是陈林氏那边的织布厂里传出来的,说是要每月给他们这些状师一笔固定的工钱,每天就让他们去织布厂那边提供的房子里头坐着,等着十里八乡的百姓过来请教律法上的问题。

不少小状师听了这话都是摩拳擦掌的,不为其他,就为了银子啊。毕竟现在当状师的还真没几个是主职,没法养家糊口也是没有办法的了,如果织布厂那边真的有这样的打算,对于一些小状师来说是再好不过了。

这个消息传出来没多久就被证实是真的了,九月里,杭城里的十几个状师被聚集到一起还真就进了织布厂,同时另一个消息也放了出去:无论是告官和离,还是邻里纠纷,只要不懂的均可以过来这边免费请教状师。

第98章

状师们原本以为不会有多少人过来请教,却不想光是九月下半月,他们每日几乎就没有得闲的时候。等到十月里就更甚,一些从状师这里得了经验回去的,又将这个事情告诉了其他人,以至于状师这边每日过来的人络绎不绝。

只是光杭城了一个地方,这样对于周边乡镇的其他百姓来说未免太远了。毕竟省城不是谁都会过来的地方。因此等到十一月里,陆陆续续在织布厂这边的牵头下,一些镇上也有了类似的地方,请的都是当地的状师。

这有两个好处,一是百姓们可以不花钱了解许多他们以前不了解的地方,二来则是对于状师们来说,送上门的生意也有很多。许多百姓在得知自己的事情是打官司能够解决的之后,不少都会选择直接聘请状师为自己告官。

唯一叫苦不迭的恐怕就是各级官府了,官司几乎是成本增加,一直忙到年关将近才渐渐少了些。若是只官司忙便罢了,而是官司多了以后,不少官员都发现了许多律法上的不足与不够详细,于是都在年末汇总起来作为折子往上呈交。

而在此之前的十月里,离开许久的卡尔终于又再次来到了杭城。

这一回他来了就没有准备走。

之所以离开这么久是因为他回国处理了自己在那边的许多事情,并且将从这边带过去的脂膏好好经营了起来。

脂膏在关外几乎不用其他言语,直接就成了火热畅销的货物。

原因简单,如果说对于宋国的女子来说,脂膏这东西是锦上添花,那么对于关外气候干燥地方的女子来说,脂膏就无异于雪中送炭了。

竟然有这么一种东西涂抹过后会让人的皮肤如同婴儿一般细致嫩滑。不仅仅是王公贵族,就连平民百姓也对脂膏喜欢的不得了。

受到追捧加之购买渠道有限,脂膏在边境之外几乎被炒到了天价。一盒在宋国卖三两银子的脂膏在国外能卖到三十两,一盒在宋国卖几十文的脂膏都能卖到一两银子。

卡尔中间让人回来运了几次货,自己则在边关维持生意。布料方面他则全都让给了原来的生意伙伴,自己将全部的精力都转到了脂膏上。

这次过年回来,是因为边关的事情处理得差不多,他也在那里找好了帮手,往后依赖着陈家的货运,自己就在杭城便成,没有什么大事不需要再去边关。

脂膏在边关畅销这个事情,林若青也晓得。这在她意料之中,毕竟任何空白而广大的市场都容易激起水花。

而织布厂那边在今年也有一些新的变动。

之前一段时间虽然时不时有一些加快生产的小技巧被呈交上来领奖励,可真正大的发明却没有。不想上个月有一个女工悄悄给管事交了一张图纸,上头对现有的织布机做了一番大改动。

照那女工说,自己家里是木匠出身,家里的兄长根据她的口述将织布机做了些改动,虽然不少零件做起来麻烦,可是整个织布机做好以后,自己织布的速度快了几乎一倍。

为此管事还亲自带了几个女工去那女工家里试了试机器,没成想还真是要比原先的快且顺手不少,且处理一些复杂的图案和样式也比以前轻巧。

这个女工不仅仅为自己争取了一百两的赏银,更是为自家两个做木匠的兄长争取了一大笔的订单。织布厂的织布机换掉了一大半,足够几个木匠从年头忙到年尾的。

类似的事例在各行各业都有,一整年来让杭城许多原本就欣欣向荣的产业更加蓬勃发展。

而学堂开办也已经满了一年,这一年里头各地的学堂虽然都有些零星的问题,可是总体上来说,所有学堂的发展都很不错,读了一年书,再不济的学生都已经能够认识不少字,不少勤奋好学的都已经读出了一些门道。虽然不能说是精通,可入门却是入门了的。

以往说官府贴个告示,看不懂的人一抓一大把,找个读书人过来念一念都是难得。今年来,已经有不少人能够磕磕巴巴读懂许多这类告示和说明。

这么一年来,杭城知府自然又是不少东西往折子上写的。而等这份折子递交到皇帝那里的时候,皇帝看了也高兴得很。

而且今年可不止杭城一个呈上去的折子让皇帝看了眉开眼笑,连带着凉城等几个跟在杭城屁股后面的大州府的折子也均是一些好消息。

虽然进度来说比不上杭城,可是总体的势头能看出来是让人心里高兴的。

官府哪里冰冷冷的数字在百姓生活里则更是切切实实的感受了。不说其他,杭城地区前几年里还有说找不找活干的人,可现在杭城则变成了缺人手了。农闲的时候还好一些,等到农忙的时候,不少产业必定是要急着招工的。

杭城地区的百姓便是最直接感觉到这几年来日子变化的人了。

原本吃不起饭的人现在能吃上饭了,吃不起rou的能吃上rou了,原本三餐不愁的人能存下闲钱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日子都在变好。

连林若青这边都因为大部分生意都上了轨道而轻松了一些。

不过清闲下来是好事吗?

林若青自己也有一些怀疑。

近来阿冕受了影响,时不时问林若青什么时候再给她生一个弟弟meimei。

林若青如果问他怎么想到这个,阿冕便把眼睛睁圆了反问她:“我看别人家里都有很多孩子,咱们家怎么没有呢?”

这种时候陈彦就坐在旁边八竿子打不着似的自己喝茶。

可偏偏这八竿子都该打在他的身上。这阵子陈彦